第三章 封建時期的工商業(公元前770—前221年) 一、工商業的興起

從井田制度衝破格子線後,發展到山海林澤。農業生產由黍稷到稻麥,再而到桑麻興起;鹽鐵、水利、紡織等工業亦隨之而發達。工業一展開,商業亦就開始,運輸業亦隨之而開始興旺起來。

古代運輸用車及船。船用舫船,以兩船相併,亦有作渡船用。一條舫船可裝載50名戰士及三個月食用糧食再加上軍隊的武裝,已相當大了。秦以後更有樓船。舫船是加闊,樓船是加高。民間砍伐山上大樹造船作為運輸工業之用,與鹽鐵、紡織、水利等工業,均可稱大工業。西方的工商業發展,亦按部就班而來,無不如此。

近代西方人與東方之印度做生意,專收購胡椒等香料:因西方人每逢冬季有數月停止畜牧業,須用香料腌肉防腐,使冬天有食物,而印度香料價賤,西方商人因之而發大財。

戰國時期,煤鐵、棉花、交通運輸、紡織等均為重要之大工商業。孟子所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之時,其實尚未具備商業性,稍後才有商業。

農田以外的山海林澤,謂之新生產。如林礦生產再加上手工便是。農業是先加手工;工業是後加手工,如砍大木燒成煤炭。伐木捕魚,收益比種田好。戰國時代才有真正的民間商業。春秋時並無商人工人,但稱為「工商食於官」。其時的商、工人員是由政府所養,是世襲的。其生產品有限,職業並無自由,均由家族相傳,分為「輪氏」、「車家」、「鮑家」、「皮家」等,至今尚有鹽戶之業。故古代只有國家養的工商人,只有國際商業 而無國內工商業。

今日的共產主義其實是復古,並非打倒古制。因共產黨不讓私人經營,由政府主持交易買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