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古時代的井田制度(公元前770—前221年) 一、古代井田制度沿自封建

中國古代的井田制度,一直以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無法得出一個結論來。通常一般人研究井田制度之主要參考書有下列數種:

1.《孟子》;

2.《周官》 ;

3.《春秋公羊傳》 ;

4.《漢書·食貨志》 。

孟子時,井田制度已不存在。由於《周官》為戰國末年晚周之書,此時井田制度被破壞已有二三百年。故《周官》亦不可靠。商鞅在秦變法,以中國東方之制度去西方實行變法,但此時東方早已變了。

所以,欲研究井田制度,上述四種古籍已不可靠,應找《孟子》以前之史料。

戰國之時、孟子之時均已無井田制,故此時講井田制已無憑據。胡適之先生謂並無井田制度,然而並無證據足以證明其說。

講井田制,宜根據鐘鼎文講,不過單靠鐘鼎文,材料不夠。

總之,井田制度乃跟隨封建制度而來。

何謂封建?中文之意,即「封土建國」。

「封」者,《周官》云:「制其畿疆而溝封之。」意即由大司徒圈劃一塊土地,在土地之四周築以水溝而成封土。

凡封國,即封其四疆(如封信、封門一般),將溝中挖出之土築成圍堤,堤上植樹,使人不能越過,謂之「封」。

聚集土曰封,「封」者,界也。

又穿溝出土於岸,而皆為封,封即起土界也。

「國」,就是城圈之意,猶如西方之「城」(City),中國古代之城與西方相同。

中國古代之城散開而並不毗連。「國」與「國」之間為游牧之人所居,謂之「戎狄」。古代封建時期,農、牧之民兼有,直至戰國時土地大加開發後,大部分人民才以農業為主。

游牧之民無宮室城郭,便是戎狄,其他則為耕織之民。華夏為防禦游牧人入侵,故築溝建牆以居。此耕織之民便是華夏。其實,華夏與游牧,均為中國人,不過游牧是流動四方的牧民,華夏是固定居住的農民而已。其不同只在文化生活方面。

故封建時期,可稱之為「農民集團的武裝墾殖的活動時期」。昔年蔣百里先生亦同意此見解。

西周時代的封建,其實是一種耕稼民族的武裝開拓與墾殖。這種華夏的耕稼城郭之國,在西周以前就有。

西周亦無法將之除滅,便任其和平共存;這些小城邦亦無法與西周匹敵,便承認西周為共主,遂以天子之禮事奉之。

西周初期,這種錯落散處的城邦從幾十個擴展到一百幾十個,各在其城圈之內耕種農作物,與城圈外之游牧部族本可相安無事,但游牧部族乘城郭諸邦有事時便來侵擾,使城圈內之諸夏懷有戒心,便趁封建勢力擴大後,將游牧人驅逐至塞外或山上。

由上述可知,中國古代農業區是分散的,一塊塊的。分別為墾殖區,各不毗連相關,可稱為小規模的農業分區開墾。

古代最大的侯國,其國土面積佔100方里的已算是大國了。城與城(即所謂國與國)之間相距約50里。此100方里之地裡面包括城郭、村邑、山林、池澤、耕地及棄地,並不能完全用來作耕地用。即使全部可墾殖作耕地的話,亦不過可劃分成一萬塊井田面積,合計約900萬畝土地面積 。根據《周禮》一書的記載,當時黃河流域一帶已滿布田地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