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初探 二、古人重黍稷輕稻粱

中國五穀之一曰「稷」 ,「后稷氏」者,「後」為尊敬之意。以上提及不稱「後稻」、「後麥」,可見當時最重要的農作物是「稷」。今山西省有「稷山」,「歷山」亦在山西。

稷為高地旱性植物。中國古代農業偏於高地旱性作物,所以中國古代文化起於丘陵,起於高地,而非起於平原。故稱大陸文化,並非海洋文化。

所謂五穀,即黍、稷、稻、麥、粱;普通說農作物為黍、稷、稻、粱。清程瑤田作《九穀考》,曰:「稷者,今之高粱。」此處所稱之粱,即今之小米;黍即北方之黃米。

中國古代農作物由高地開始,是先種(多種)高粱、黃米(即黍稷),而非先種稻麥。《詩經》云:「黍稷稻粱,農夫之慶。」其意乃黍稷在先也。

《詩經·七月》中,周公述說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及農村農民之生活狀況甚詳。此詩雖無說明先種植何種作物,不過可自其下種之日期看出,高粱是在古歷正月下種。稷則可稱五穀之長。此詩中說明春天為蠶桑之時(插秧期);夏天盛產瓜茄蔬菜;對於稻,只提了一句說:「十月獲稻,為此春酒。」此是旱稻,且僅是種少量作釀酒用。酒在古時僅供老人飲用。此詩述說農事極詳,卻不提及種稻之法。

《詩經》《禮記》《管子》所記載的,均可證明春秋以前,中國人民主要在山陂陵阪地區種植黍稷等旱地作物。另一證明,古代敬神是取黍稷,因古代人民尊重高粱、黃米,含有重視黍稷過於稻粱之意。

古代有兩種盛載祭物之盛器。一曰簋 ,為當時第一等盛器;一曰簠 ,為第二等盛器,但當時祭神以簋盛放黍稷,以示尊敬;稻粱卻放於第二等盛器簠中。

古代祭神,水為最尊貴,酒次之。亦從而可見中國古代農作物是黍稷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