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難說再見 統一是最大的貢獻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年秦始皇在自稱始皇帝的時候,是企幻他創立的大秦帝國能夠傳至千秋萬代的。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願望僅僅持續了短短十五年,就在項羽的一把大火中灰飛煙滅了。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創立的制度並沒有隨著王朝的消亡而被後世廢止,而是影響了中國社會兩千餘年。正是因為這種影響,秦始皇在下世的兩千多年中不斷被人提及。

秦始皇之所以被人們每每提及,首先是因為他的巨大貢獻。

秦始皇對中華民族發展的貢獻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即「統一」。其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國土統一,二是制度統一。

先說國土統一。

在秦國數代國君的不懈努力的基礎上,秦始皇憑藉著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個人的雄才大略,結束了戰國兩百多年的紛爭,建立了一個統一強大的國家。這是秦始皇對中華民族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秦始皇使中華民族第一次實現了偉大的統一,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儘管大秦帝國的版圖和現代中國遼闊的國土相比,還不能完全匹配,但是中國統一的大趨勢卻始於秦始皇。此後,雖然也有南北朝的分裂,五代十國的混亂,但是統一始終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思想,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願望。

秦始皇兼并六國、統一中國,主要出於個人強烈的功業理想。他用十年時間成功地兼并了六國,而且,在成功兼并六國之後他並沒有停止用兵。秦始皇將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南越。對匈奴的戰爭及萬里長城的修築使得大秦帝國的北方獲得了相對的安寧平靜,保障了中原農耕民族的和平生產。

秦始皇對南越的用兵前後達四年時間,動用軍隊五十萬,這是秦始皇兼并六國之後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最終平定南越,建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與象郡。當時的南海郡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廣東,桂林郡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廣西,象郡相當於今天越南的中北部。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之後,這支五十萬的南征大軍滯留在了南方未得北歸。這支大軍當時由征南越的副統帥趙佗指揮,由於沒有參加鎮壓秦末大起義,他們避免了被殲滅的風險,存活下來。

秦始皇在世之時,時任龍川縣令的尉佗(即趙佗,兩次出征南越的副統帥)上書秦始皇,要求增派三萬中原女子到嶺南,秦始皇批准了一萬五千名中原女子移居嶺南的計畫。她們和南征的五十萬秦軍的部分士兵結合,繁衍後代,將中原先進的農耕文化帶到了嶺南,大大加速了當地生產的發展。如今這一萬五千名中原女子被客家人尊稱為「客娘」。

到秦二世時,南海郡尉任囂得病將死,便把龍川令趙佗召來,並對他說:「聽說陳勝等發動了叛亂,秦朝推行暴虐無道的政策,天下百姓對此感到怨恨,項羽、劉邦、陳勝、吳廣等都在各自的州郡同時聚集民眾、組建軍隊,像猛虎般地爭奪天下,中原地區擾攘動亂,不知何時方得安寧,豪傑們背叛秦朝,相互對立。」(召龍川令趙佗語曰:「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傑畔秦相立。」《史記·南越尉佗列傳》)

任囂死後,趙佗殺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親信做代理長官。秦亡以後,趙佗攻擊併兼並了桂林郡和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並最終歸漢。

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征南越,使嶺南第一次成為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秦亡之後,秦朝的南越駐軍在趙佗領導下為開發嶺南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年趙佗所在的龍川縣(今廣東河源市龍川縣佗城鎮),至今還保有不少歷史遺存。廣東省河源市因此成為嶺南客家人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今天的佗城鎮就有兩百多個姓,以及近五十家姓氏宗祠,它們都是當年南征的五十萬秦軍的遺存。

秦始皇統一嶺南的初衷,並非要建立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多民族國家,然而,他對嶺南的開發卻成為現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秦始皇實施宏圖大略的堅定決心和當地各族人民的巨大付出之下,大秦帝國擁有了南至福建、兩廣,東至沿海,西至臨洮,西南至保山,北至長城以北的廣袤國土。第一次奠定了現代中國遼闊國土的基本框架,同時也奠定了現代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這一基本格局。

在現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中,一個國家是不是大國與強國非常重要,它關係著當代世界格局中是否有更多的話語權。

大國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與作用是無可爭議、毋庸置疑的,大國所擁有的綜合國力、大國佔有的資源,以及大國所具備的承受能力,都遠非小國所能相比。

以國防為例。在現代世界軍事格局中,一個國家的國防縱深至關重要,而國防縱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本土面積的大小。如果擁有較大的國防縱深,在戰爭中就有很大的迴旋餘地,具備梯次抵抗的戰略防線。秦始皇開創的龐大帝國為現代中國擁有巨大的國防縱深奠定了基礎,僅就此一點而言,秦始皇留下的遺產也彌足珍貴。

以經濟為例。小國在世界性金融海嘯中往往顯得承受力非常有限,而大國則不同,大國擁有的抗風險能力亦遠非小國所能相比。

再說制度統一。

領土統一主要是整合,制度統一則在創新。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創建了一種嶄新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終結了周代的分封制,誕生了以皇帝為最高統治者的帝國。中央集權制度給我們這個民族帶來了繁榮與發展,同時也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總體而言,中央集權制度是一筆可圈可點的政治遺產。秦始皇通過中央集權制度,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實現了整體意義上的國家統一。

人類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大勢。各種各樣的政治制度是世界多極化的表現之一。

人類的政治制度不是某一個人的獨創,它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力量形成的產物。秦始皇利用中央集權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並且集中力量辦了一系列大事:修築萬里長城、馳道、直道,北驅匈奴,南征南越。

秦始皇的這些大工程常常被後人斥為暴政。前面講過,秦始皇興建的這些工程,實際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工程,一類是只為個人享樂的工程。前者如長城、馳道、直道,這些工程儘管耗費了國力、民力,給當時天下百姓造成了極大的痛苦,但是對於一個統一帝國的穩定和中原農耕民族的和平來說,卻是必要的。

如果說秦始皇這些工程危及了大秦帝國存亡的話,問題在於實施得太急,不體恤民力,而不在於這些工程本身。

至於另一類工程,如大建皇陵和宮殿,則完全是為了滿足秦始皇個人的享樂,顯然不能與修長城、馳道相比。這類工程雖然滿足了秦始皇個人的慾望,但是大秦帝國卻付出了二世亡國的慘痛代價。

後人往往將大秦帝國的短命歸咎於秦始皇的政治制度,其實其過在「政」不在「制」,秦因其治國之急政而二世亡國,但是秦始皇創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卻延續了兩千多年,這是歷史的真實。

為什麼一個短命王朝創立的政治制度卻能留存兩千多年呢?

每一次的政治進步都是以政治失敗為代價的。秦始皇創建的帝國僅存十五年便亡國,但是後世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認可皇帝制度,只是鑒於秦朝二世而亡的事實對它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正。正是這些修正緩和了統治階級與廣大百姓的矛盾,延續了後世一個一個帝國的生存。

漢代以後的王朝之所以選擇皇帝制度,是由兩方面的原因決定的:一方面是皇帝制度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皇帝的個人慾望,另一方面是沒有出現第二種更好的政治制度可以取代皇帝制度。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歷史的發展,皇帝制度的反動腐朽暴露得越來越充分。皇帝的專制獨裁,往往成為封建王朝沒落的原因。因此,皇帝制度最終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了,因為它已經成為阻礙中國發展為現代國家的巨大障礙。

從上述可見,秦始皇的確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