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指鹿為馬 上帝想讓誰滅亡,必定先讓其瘋狂:秦二世的死期近了

趙高殺了李斯之後,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還要殺死秦二世呢?

權力與避險是他鋌而走險的兩大原因。

先說權力。

趙高在秦始皇去世之後立即說服胡亥、脅迫李斯發動沙丘政變,目的就是想利用胡亥除掉扶蘇,保住自己的地位,進而攫取更大的權力。胡亥登基之後,趙高當上了郎中令,成為九卿之一。但是,趙高並不滿足,他還要繼續擴大自己的權力。因此,趙高陷害李斯,最終借胡亥之手殺死了李斯,自己當上了中丞相。所謂「中丞相」,就是可以自由出入禁中的丞相。但是趙高即使當上了中丞相,還是不能為所欲為,他的權力還有一個不可逾越的上限——皇權。所以他又進一步伸出魔爪。

再說避險。

自古權力無頂峰。當上中丞相,與當年一個小小的中車府令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但是趙高的仕途還有政治風險,因為在他之上還有一位擁有生殺大權的秦二世。秦二世是天下公認的至高、至尊、至大、至上的皇帝,擁有主宰天下的絕對權力,一句話就可以殺掉權勢熏天的趙高。對於這樣一位皇帝,趙高也害怕。雖然他可以操縱秦二世,但是秦二世並不是一個可以隨便擺布的玩偶,他有一定的政治頭腦,又非常專制暴戾。因此,只要秦二世存在一天,趙高就面臨著一天的危險。

司馬遷說秦二世是「人頭畜鳴」的蠢材,確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全然如此。

為什麼說秦二世是一位有一定政治頭腦的皇帝呢?

第一,秦二世有鞏固帝位的明確指向。秦二世一即位就採取了強化祭祀和巡遊天下等多項措施,證明自己是秦始皇的合法繼承人。這說明秦二世並非毫無政治頭腦。

第二,趙高對秦二世懷有畏懼心理。趙高殺秦二世的原因之一是擔心秦二世追究他當丞相之後天下大亂的責任。秦二世曾嚴厲指責趙高為政不力,導致天下「盜賊」日益增多,這使趙高非常恐懼,促使他下決心殺秦二世。如果秦二世完全是任由趙高隨意擺布的傀儡,趙高還會嚇得連上朝都不敢嗎?

第三,秦二世處理李斯案件相當謹慎。秦二世受趙高挑撥抓捕了李斯,並交由趙高審理,但是秦二世在收到趙高的報告後並沒有立即處死李斯,而是親自派員去複審此案。趙高知道秦二世會派人複審案件,所以才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秦二世確認李斯「認罪」,才下令處死李斯。

所以,趙高認為,要想從根本上解除自己的從政風險,必須先下手為強,在秦二世準備收拾自己之前先除掉秦二世。這就是主動規避政治風險。

秦二世雖然有一定的政治頭腦,但是卻受到了趙高的愚弄。

趙高怎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愚弄秦二世呢?

第一,讓秦二世與群臣隔絕。

趙高愚弄秦二世的第一手就是隔絕秦二世和大臣們的聯繫。秦始皇從發動兼并六國的戰爭開始,一直非常注意和大臣們共商大事。秦國兼并六國、統一天下的大政方針都是在秦王趙政和大臣們的議論中形成的。比如兼并六國從何入手,大臣們的意見並不統一;秦王趙政就在朝堂之上讓韓非、李斯等充分展示自己的主張,他作為總裁判長,最終支持了李斯滅韓的主張。可見,秦王趙政歷來有非常完備的朝議制度。這種制度的本身為君主和大臣們共商國是提供了保證。由於有了大臣們的參與,秦王趙政的決策才有了更廣闊的視野、更堅實的基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趙政個人的獨斷專行和決策錯誤。決策上的錯誤是任何一屆政府最大的錯誤。

但是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後,趙高對秦二世說:先帝統一天下的時間長,所以大臣們不敢任意所為。您剛剛即位,又非常年輕,最好不要和大臣們一塊兒議事,因為您對朝政也不熟悉。假如您處理朝政稍有失誤,說了外行話,等於在朝臣面前示短獻醜。皇帝稱「朕」,應該獨攬朝綱(今陛下富於春秋,初即位,奈何與公卿廷決事?事即有誤,示群臣短也。天子稱朕,固不聞聲。《史記·秦始皇本紀》),所以,一定不要多和朝臣們接觸。不和朝臣們接觸的最好辦法是不見大臣,在宮中自己決斷大事。於是,秦二世便常常在宮中,與趙高決斷朝中事務(二世常居禁中,與高決諸事。《史記·秦始皇本紀》)。

趙高的這個主意將秦二世和大臣們的聯繫完全斬斷,秦二世成了孤家寡人。

趙高為什麼會出這樣的餿主意呢?

一是害怕大臣告狀。因為趙高從沙丘政變當上郎中令之後,利用手中權力公報私仇,殺人泄憤。殺了那麼多人,報了那麼多私仇,他怕有人向秦二世告狀(初,趙高為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史記·李斯列傳》)。

二是便於控制秦二世。秦二世不上朝,他怎麼處理朝政呢?和趙高拍板決定,趙高自然對秦二世的影響力大大增強。

秦二世為什麼會聽信趙高的這番「理論」呢?

一是信任,二是方便,三是示高。

先說信任。趙高和秦二世最親密的關係在於他們的師生之誼。趙高曾教秦二世法律,這是其一。趙高又首議篡改遺詔讓秦二世當上了皇帝,秦二世能不信任趙高嗎?這是其二。秦二世不懂朝政,處理朝政需事事依靠趙高,這是其三。有了這三條,足以使秦二世對趙高深信不疑。

再說方便。秦二世是一個貪圖安逸的人。他剛一即位便想到了享樂。此時的秦二世剛剛二十一歲,正是風華正茂之際,為什麼對人生看得如此悲觀?因為他從父皇一生勤勞執政、五十歲撒手人寰中汲取了教訓。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就一定要增加生命的密度。

理解了的未必能夠深刻地感受,感受到的才能深刻地理解。秦始皇短暫的一生對秦二世來講可謂刻骨銘心。秦始皇第五次大巡遊唯一隨游的兒子即是秦二世,但是剛剛五十歲的秦始皇,出發之時還非常健康,毫無得病的癥狀,僅僅幾個月的光景就一病不起,命歸黃泉。胡亥目睹了父親由鮮活到死亡的全過程,這對於一位剛剛二十一歲的年輕人來說太殘酷了。只有親身經歷過這種刺激的人才會有如此深的震撼。

由於秦二世把人生看得很悲觀,趙高建議他居禁中處理朝政,可以說是大得其心。

不上朝,僅僅在宮中和他最信任的老師一起處理朝政,這比起上朝聽政,自然是又快捷、又方便、又省時、又省事。和老師趙高商議朝政,沒有了雜七雜八的議論,六根清靜,趙高又善於阿從,這等於取消了坐班制,變成彈性工作制,在家上班。秦二世何樂不為?

最後說示高。秦二世在禁中就能處理天下萬事,充分顯示了皇帝的萬能和高明。這明明是趙高給秦二世戴的高帽,但是胡亥就是喜歡這樣的高帽,喜歡聽這樣的話。

趙高愚弄秦二世的第二手是斷臂。

李斯是沙丘政變的支持者,也是秦二世一朝的中流砥柱。但是,秦二世不上朝之後,李斯見秦二世一次也非常不易。李斯只有到宮中通報,得到允許,才能見到秦二世。正是這一背景,斷送了李斯的性命。因為趙高一方面誘使秦二世不和朝臣接觸,一方面欺騙李斯在秦二世玩樂的時候求見,每每打斷秦二世的興緻,惹得其大為惱火。他誤以為李斯是有意給他添亂添堵。趙高就趁這個機會向秦二世進讒言,最終導致李斯被殺。如果秦二世正常上朝,李斯完全有時間、有機會向秦二世進諫,李斯的悲劇也許不會因此引發。正是因為趙高隔絕了秦二世和朝臣甚至是丞相之間的聯繫,秦二世才會聽信讒言,誤殺李斯。殺了李斯,也就斬斷了秦二世的左膀右臂,趙高代替李斯當了丞相,秦二世的死期迅速臨近。

到了秦二世殺盡了所有的兄弟姐妹,殺盡了所有的忠臣志士之時,秦二世自己的生死已經掌控在趙高手中了,他的死期也就到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