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李斯變節 到底該誰負責:人性不能考驗

誰應當對李斯變節負責呢?

首先當然是李斯本人。

面對趙高的威脅、利誘,李斯如能捨棄自己的一切,立即行使權力,抓捕趙高,做拚死之爭,行困獸之鬥,趙高未必能夠得逞。也許李斯因此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於在擁立扶蘇之後被貶、被殺,但是,那樣李斯無愧於大秦帝國,無愧於秦始皇。而且,未必一定會敗!即使敗了,雖敗猶榮。然而李斯最終沒有這麼做,他選擇了妥協,選擇了屈從。他暫時保住了自己的地位與榮華,而這次違背良知的背叛所造成的惡劣後果不久便顯現出來。李斯也為這次選擇付出了慘重代價,最終使自己走上了不歸之路。

人有言: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李斯在威逼利誘之下,不辨是非,不辨順逆,不求萬世,但求暫安,李斯豈是大丈夫哉?所以,他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其次是秦始皇。

秦始皇在皇位繼承人上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他沒有及早明確繼承人!由此改變了他親手建立的大秦帝國的發展方向,也使他幻想大秦帝國傳至千秋萬代以至無窮的藍圖在不久的將來變成了泡影,灰飛煙滅。

其實,秦始皇可以有多種辦法避免篡改遺詔事件的發生。

一是早立太子,公告天下;

二是臨終前在隨行大臣中公布太子人選,使大臣們個個都了解他的意願;

三是設立輔政大臣班子,不能由李斯一人說了算;

四是迅速發出給扶蘇的詔書,使趙高無空子可鑽,無文章可做。

秦始皇為什麼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呢?

一是對疾病心存幻想。由於心存長生之夢,遲遲不願公開立太子;心存僥倖,幻想能逃過疾病這一劫,未能早發詔書,錯過了立太子的黃金時機。

二是過於自負。秦始皇兼并六國、統一天下之後,覺得自己功高三皇、名過五帝,過於看重自己的權威,一句話,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他以為只要他說的話,他發布的詔令,誰都不會也不敢篡改。他活著的時候,這些可能都可以辦到,但他不知道死後一切都無法掌控!

三是他根本就沒有想到會發生政變,沒有防範宮廷政變的心理準備。秦始皇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在他屍骨未寒之時,他身邊最信任的兒子胡亥、大秦帝國的重臣李斯、機要官員趙高會相互勾結髮動政變。當然,這和他是始皇帝有關,他是第一位創建了大一統帝國的皇帝,還缺乏統治這個大一統帝國的經驗。

由於沒有防範意識,秦始皇有三個想不到,當然,縱有可能,他也不能再想了。

一是想不到趙高會首先發動政變。趙高出身卑微,母親是犯人,但是,秦始皇並沒有因為趙高的出身而埋沒了他,而是慧眼識珠發現了他,並重用他、信任他。因此,秦始皇斷不會想到身受重恩的趙高會率先發動政變,而且突破了胡亥、李斯的重重防守,最終獲得成功。卑微者可以高尚,也可以永遠卑微。

二是沒有想到自己最喜愛的少子會背叛自己。秦始皇非常喜歡胡亥,所以他才同意讓胡亥參與第五次大巡遊。但是,這個生前自己最喜愛的兒子,竟然完全背叛了他,背叛了他的意願,成為一個叛臣逆子!

三是沒有想到李斯會變節。秦始皇對李斯是恩寵有加!兩家互結姻親,平日言聽計從,臨終前托以大事,最終卻是李斯在關鍵時刻背叛了秦始皇,使趙高的政治企圖成為現實。

於是,以胡亥為首,以趙高為中心,有李斯參與的政變集團組成了。

胡亥在趙高的策划下,終於擺平了重臣李斯,為自己的登基做好了準備。那麼,胡亥能夠順利登基嗎?手握兵權的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不會懷疑嗎?他們會安心接受這個現實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