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李斯變節 李斯變節:趨利避害

李斯是秦始皇的老臣、重臣,是隨從秦始皇出巡的丞相。李斯變節,意味著大秦帝國的沙丘政變塵埃落定。除了趙高、胡亥、李斯,沒有人知道秦始皇已死的內幕,沒有人知道秦始皇遺詔傳位給扶蘇,而玉璽又在趙高手中。所以,秦始皇的遺詔可以輕易地被篡改,李斯可以重臣、老臣的政治身份證明秦始皇立胡亥為秦二世。他人即使懷疑也沒有直接的證據。

所以,李斯變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大問題!李斯變節直接改變了大秦帝國的發展方向。

李斯為什麼會變節呢?

有兩種說法:

一說李斯與趙高是在演雙簧(簡稱「雙簧說」)。焚詩書、坑術士之時,李斯和扶蘇已經是政見不同了,所以,李斯對在外執掌兵權的扶蘇本來就不想支持,他和趙高的六次過招,不過是個幌子。其實,他和趙高一樣,都想立胡亥而不想立扶蘇。

另一種說法是李斯因私利而屈從趙高(簡稱「屈從說」)。

先談雙簧說。

雙簧說的主要論據是李斯與扶蘇的政見不合。焚書令是李斯的建議,扶蘇對焚書令並未表示異議,因此,我們不知道扶蘇對李斯建言的焚書令究竟是何看法。坑術士不是李斯的建議,但是李斯未表示反對。當時方士們背後誹謗秦始皇,觸怒了龍顏,所以秦始皇下令坑術士。扶蘇極力進諫,他在這個問題上和其父秦始皇政見不合,但很難判斷扶蘇與李斯的政見是否一致。再說,李斯和趙高演雙簧又是演給誰看的呢?政變本來就是在非常機密的狀態下進行的。所以,趙高和李斯在改遺詔、立胡亥的問題上演雙簧戲的說法恐怕站不住腳。

再談屈從說。

趙高找李斯要求篡改遺詔、另立胡亥談得並不順利。如果我們細細地讀一讀《史記·李斯列傳》就會明白,趙高六次過招,利誘、威逼、恫嚇,軟硬兼施、反覆較量,李斯六次接招,忠君、愛國、報恩,不卑不亢、有禮有節,最終還是堅持不住,無奈之下同意了趙高的意見。

通過這六次過招,不得不承認李斯是屈從而非迎合,是受到脅迫而非甘心情願。雖然從實際效果上看,屈從與迎合的效果一樣,脅迫與甘心等值;但是,這一問題涉及對李斯個人的評價,不可不辨。

總有些時候,人要面臨痛苦的選擇。選擇應該選擇的是勇敢,選擇不該選擇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懦夫,放棄該放棄的是睿智。

貝多芬曾經說過:「就是為了御座,也決不背叛真理!」可惜李斯不是貝多芬!

李斯變節的原因主要是怯懦與無奈,但是,李斯的變節也有著深刻的背景。

秦王政十年(前237)呂不韋罷相,李斯上《諫逐客書》,大受趙政寵愛,從此成為趙政身邊的重臣。從這一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沙丘病故,李斯主政二十七年。在這近三十年的主政期間,李斯一直深得秦始皇的信任與重用。

李斯力主先滅韓,秦始皇付諸實踐;在秦始皇兼并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斯始終是其堅定的支持者。應當說,此時李斯的主張基本是正確的,它保證了秦始皇在這一過程中基本沒有發生失誤。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李斯力主郡縣制,堅決反對分封制,保證了中央集權制的鞏固。李斯奉命撰寫《倉頡篇》,成為天下文字的範本之一,為中國文字的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李斯力主焚詩書、廢私學,促使秦始皇下達焚書令,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其實,李斯本人就是荀子所辦私學的受益者,設想如果在先秦就取消了私學,李斯跟誰去學「帝王之學」呢?

秦始皇曆次巡遊天下,李斯都護駕隨行,並成為秦始皇各地刻石的撰寫者。李斯的刻字歷經兩千餘年的風雨得以保存,至今人們尚可一睹其書法的風采。

李斯的兒子個個「尚主」,娶了秦始皇的女兒為妻;李斯的女兒個個都嫁給了秦始皇的兒子(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史記·李斯列傳》)。這是什麼關係?姻親關係。

可見,秦始皇與李斯的關係是如何不一般。

李斯的長子李由擔任三川郡的太守,李由回京城咸陽,李斯在家中備酒宴,朝中文武百官全部到家中祝賀,光門外的車馬就有數千輛。看到這盛大的場面,李斯感到震驚,他感慨說:我聽我的老師荀子說,萬物最怕過了頭。我只是上蔡縣的一介布衣,依靠聖上的擢拔,才有了今天,位極人臣,富貴已極。但是,盛極則衰,我都不知道我將來會停泊在哪兒(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長皆前為壽,門廷車騎以千數。李斯喟然而嘆曰:「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史記·李斯列傳》)。

李斯為秦帝國的創立建立奇功,秦始皇對建奇功的李斯深加籠絡,這就是兩家相互結為兒女親家的根本原因。

但是,隨著秦始皇的去世,李斯獲得的一切也可能會隨之而喪失。為了保住位極人臣的地位、榮華,李斯最終還是選擇了背叛。

從李斯早期的「老鼠哲學」就可以看出他在名利面前易於患得患失,這便是趙高說動李斯的思想基礎。李斯正是因為名韁利鎖,而最終掉入了趙高的彀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