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集權皇帝 奉天承運皇帝

秦始皇在兼并六國後,運用了各種手段加強鞏固自己的統治。可以說他所建立的皇帝制度,在許多方面都具有首創性,而這些制度絕大部分被漢王朝繼承,並稍加改動使之更加完善。此後的兩千多年間,雖然歷代王朝都對皇帝制度有所損益,但秦始皇確立的這個制度的框架和精神基本沒有變化,可謂根深蒂固,它影響了中國社會兩千多年。此時,秦始皇仍然有一個問題不能迴避,那就是他畢竟強奪了周朝的江山,以武力兼并六國統一了天下,這樣的兼并統一是否具有合法性?關於這一點,秦始皇又該如何向天下人作出解釋呢?

證明一個政權的合法性是每一個政權誕生之後必須首先要處理的問題。在奪取前朝政權之後,中國古代帝王證明自己奪權的合法性有四大法寶:一是符讖,二是德運,三是傳國璽,四是封禪。

先講符讖。

「符」是符瑞,「讖」是預言。簡而言之,符讖就是祥瑞。一個新王朝的建立往往都會有吉祥物出現,這預示著新王朝的建立是上應天命。秦始皇統一中國本無任何吉祥物,但是,沒有怎麼能行啊?為了證明自己稱帝是順應天命,就必須得湊出一個祥瑞。於是,秦朝的大臣們舉出五百年前秦文公打獵時曾經捕獲的一條黑龍作為祥瑞。這似乎有些無聊,五百年前之事與今何關?但是,中國第一位皇帝還是借用了祖宗的亡靈為現世的自己找到了一條政權合法性的依據,從而證明自己奪取政權是天命天意。

再講德運。

中國的百姓恐怕對「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幾個字再熟悉不過了。古代百姓當然不用說,現在的老百姓在這些年來的古裝電視劇的強力熏陶下,也早聽慣了皇帝聖旨開頭的這八個字。這裡的「天」指天命,「運」指德運。

戰國時期齊國人鄒衍首創「五德終始」說,在當時非常流行。「五德終始」指的是水德王朝、火德王朝、木德王朝、金德王朝、土德王朝相互承接、相互替代。

鄒衍之說的理論依據是中國傳統思維中的五行學說。五行之說在中國起源很早,大致是說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是世界萬物的組成元素。春秋時期,五行之間又產生了相生相剋的思想。鄒衍將這種思想運用到政治中,提出了「五德終始」說。該說認為「五德」支配著歷史的變化,即「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歷代帝王的更替與五行相應和。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立即有人對他說,黃帝在五行中屬土德,夏朝屬木德,商朝屬金德,周朝屬火德,現在秦朝取代周朝屬水德。當年秦文公打獵,曾得到一條黑龍,它就是水德王朝的吉祥物(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史記·封禪書》)。秦始皇欣然認同了這一說法。

在五行之說盛行的中國古代,金、木、水、火、土與白、青、黑、赤、黃五色相配,又與西、東、北、南、中五方相配,西方為白、為金,東方為青、為木,南方為赤、為火,北方為黑、為水,中央為黃、為土。

此外,五行還與四季相配,金配秋,木配春,水配冬,火配夏,土配季夏(夏末)。

「水」在陰陽五行之說中屬陰,方位為北,季節為冬季,色彩為黑色,數字為六,音律為羽。因為和五行中「水」相配的季節是冬季,所以秦朝以冬季的第一個月十月為正月。因為尚黑,所以黑色成為秦朝的象徵,「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百姓也因此被稱為「黔首」。尺度以「六」為數,所以,很多東西都以「六」為限,或是「六」的倍數。另外,還把黃河改稱為「德水」(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史記·秦始皇本紀》)。

「五德終始」說論證了秦朝代替周朝符合天命。屬火德的周朝被屬水德的秦朝取代,這是天運。

任何繼承都是一種改造的繼承。秦始皇在利用「五德終始」說論證秦朝合法性的時候,還對「五德終始」說做了符合自己需求的改造。「五德」是相互循環的,如果承認「五德」相生相剋,大秦帝國最終也會被下一個德運王朝所代替。但是,秦始皇希望江山千秋萬世永遠姓嬴,因此,他一再鼓吹秦王朝從他開始稱「始皇帝」,然後二世、三世直到萬世。這意味著什麼呢?這不僅是不允許以下議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大秦帝國將萬世不變,所以,他要抽掉「五德終始」說中關於循環相生的理論,以製造秦朝江山永固的神話。

「五德終始」說是一把雙刃劍。它既維護君權又限制君權,既為新王朝論證合法性,又為下一個王朝的興起奠定理論基礎。因此,秦始皇要把「五德終始」說改造成為只維護君權而不限制君權、只為大秦帝國取代周朝服務而不為下一個王朝取代大秦帝國服務的理論。

製造神秘是一切封建帝王強化統治的手段之一。秦始皇在大力提倡「五德終始」說的同時,又大力主張「數以六為紀」。所謂「數以六為紀」絕對不是今人所說的「六六大順」。

那麼,秦始皇「數以六為紀」有什麼含義呢?

五行與陰陽、八卦是相輔相成的。在五行之中,火為陽,水為陰;在八卦之中,有陽卦和陰卦之分。乾卦()是陽卦,坤卦()是陰卦,它們是六十四卦中最典型的兩個卦象。

乾卦由三畫「」組成,歷來有「乾三連」之說。陰卦最典型的是成兩組六畫「」排列而成的坤卦,歷來有「坤六斷」之說(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水屬陰,坤為陰,水德必以「六」為數。所以,在秦代,「六」是一個非常神秘的數字。六寸、六尺、六馬都以六為數,甚至秦初分天下設為三十六郡(六乘六),也是「六」的倍數。這些事例說明後都沒有什麼神秘之處,然而,秦始皇在大講以「六」為紀的同時,卻又不解釋清楚為什麼要如此,他有意要製造一種神秘色彩。

三講傳國璽。

傳國璽是「奉天承運」的具體體現。在上部「秦趙之爭」中,秦昭襄王對趙惠文王得到的和氏璧垂涎三尺,企圖以十五座城池為誘餌,空手套白狼,騙取趙國的和氏璧,但是最後失敗了。不過,後來秦國滅掉了趙國,也如願以償奪得和氏璧。趙政得到和氏璧之後,命令李斯在上面書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這八個字表明趙政得到天下是「受命於天」,而且還得順承傳之萬世的天意。還有一說,秦始皇的傳國璽是用藍田玉刻成的。

「德運」說聽起來總是那麼玄玄乎乎,讓人感到神秘,而傳國璽卻是一個確確實實的存在物。因此,傳國璽的重要在於它是「德運」的一種物化形態。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宋代,開國皇帝一直都把手握傳國璽看作是天命所歸的象徵。朱元璋稱帝後,因為沒有得到傳國璽,一直以為大憾。

四講封禪。

封禪是帝王進行的最盛大的天地祭典。「封」,是在泰山山頂築壇祭天;「禪」,指的是在山南梁父山辟基祭地。「封」與「禪」一先一後,先祭天,接著祭地,所以,「封」「禪」合稱。

封禪是表明「奉天承運」的大典。「易姓而王」的君王,一定要通過「封泰山禪梁父」的儀式,向天帝報告成功(《五經通義》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史記·封禪書》,張守節《史記正義》引)。

封禪是在西周出現的一種具有宗教性質的祭祀大典。秦始皇兼并六國之後,把封禪與受命於天相聯繫,使封禪成為「奉天承運」的一種文化象徵。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也就是兼并六國後的第三年,秦始皇東巡郡縣,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餘人到泰山下,商議封禪典禮,以表明自己當上皇帝是受命於天、名正言順的(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祠騶嶧山,頌秦功業。於是征從齊魯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史記·封禪書》)。儒生們的議論各不相同,難於實行。於是秦始皇黜退所有的儒生,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始皇聞此議各乖異,難施用,由此絀儒生。而遂除車道,上自泰山陽至巔,立石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史記·封禪書》)。自泰山之陰下山,行禪禮於梁父山。

秦始皇舉行封禪大典,固然有慶祝成功之意。但是,通過封禪進一步論定大秦帝國的合法性,仍然是趙政心中第一位的大事。這近乎純粹是出於政治目的表示皇帝受命於天,向天告太平,並答謝天的佑護之功,當然更要向上天彙報自己的顯赫政績。

秦始皇正是通過上述四種活動證明了自己統一天下是奉天承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