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集權皇帝 始皇帝

公元前221年的一天,趙政躊躇滿志地坐在秦國都城咸陽的大殿里,得意揚揚。原來,秦國統一的最後一戰迫使齊王建主動放棄抵抗,舉國降秦,並表示願意做一個五百里地的封君。這個消息傳到咸陽,趙政自然是心花怒放。因為,齊國的不戰而降,大大縮短了他統一天下的時間。另外,哪有什麼五百里地的封君?齊王建真是昏了頭,趙政對齊王田建的愚蠢感到可笑。大殿上的群臣聽到這個消息,齊聲高呼萬歲。面對歡呼的群臣,趙政沉思片刻,一臉嚴肅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今天下大定,我的名號也應當改一下了。如果再叫秦王,如何顯示我大秦帝國取得的豐功偉績?又怎麼能名垂青史呢?請各位大臣討論一下,該怎麼改好呢(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史記·秦始皇本紀》)?大臣們聽了趙政的一番話,都微微一愣,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因為他們沒想到秦王趙政在兼并六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議名號、改稱呼。隨後,大殿上立即開始議論紛紛。

不一會兒,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認真商量後,一起上前奏報:當年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的土地只有千里,諸侯有的來朝見,有的不來朝見,五帝無法控制天下的諸侯。現在大王興正義之師,平定天下,全國統一設置郡縣,法令一統,這是亘古以來沒有的大事,五帝實在無法和大王相比。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尊貴。大王應當稱「泰皇」,而大王發布的政令應當稱為「制書」「詔書」,大王則自稱「朕」(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史記·秦始皇本紀》)。

應當說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給秦始皇上奏的尊號已經登峰造極了,從稱號到政令、自稱,無所不用其極。但是,趙政並不滿意。既然前人已經用過,再讓我用,如何顯示我的偉大和與眾不同呢?一定要創新,要有創意。於是,趙政下令: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用上古的「帝」號,合起來稱為「皇帝」,其他的稱呼都按你們商定的辦(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史記·秦始皇本紀》)。看來,趙政最在乎的還是自己的稱號。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最高統治者「皇帝」的稱號由此誕生。

當大臣們以為今天的朝議已經結束時,趙政又說:過去君王下世之後,即位的君王和大臣都要給先君一個謚號。這是後代的君王議論前代君王,是以下犯上,從我這兒開始,廢除謚號。從今之後,朕稱「始皇帝」,下面是二世、三世,直至萬世(朕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

趙政統一天下之後,要辦的事、待辦的事、急辦的事可以說千頭萬緒。為什麼趙政如此重視自己的稱號問題,首先要解決這件事情呢?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趙政這種做法本身,表明他的野心在極度膨脹,頭腦已經開始發熱了。秦始皇兼并六國後,自以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皇帝」一詞非他莫屬。之後,他還制定了一系列與皇帝有關的制度,如「制」「詔」是皇帝命令、文告的獨特形式,「陛下」是臣民對皇帝的尊稱。皇帝的親屬也有了獨有的稱謂,如皇帝的父親叫「太上皇」,皇帝的母親叫「皇太后」,皇帝的妻子封為「皇后」等。與此同時,秦始皇還建立了與皇帝相關的禮儀制度,但是由於史料匱乏,它的原始面貌我們很難釐清。

另外,秦始皇之所以對自己的稱號如此在乎,還出於一個重要原因,即他急切地需要為自己正名。

正名是論證政權合法化的基礎。趙政九歲回到秦國之後,就成為了太子異人的嫡子。這註定了他將來一定要繼承大統,成為秦王。因此,趙政九歲之後應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為自己將來當秦王做好了文化上的準備。關於這方面的直接史料,我們目前無從看到,但是,趙政少子胡亥受業於趙高,趙高本人是一位文字學家,而且深通法典。從這一情況來看,趙政九歲歸國之後接受的教育肯定不差。如果我們這個推斷不錯的話,受過良好教育的趙政當然懂得正名的重要性。趙政的「議帝號」就是要正名。先秦諸子歷來非常重視正名,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正名」對維持整個社會秩序的穩定與有序,以及對老百姓的統治都有很大的意義。所以,趙政統一天下後首先忙著為自己正名。

神化是樹立皇帝權威的必經之路。趙政自稱「皇帝」,獨佔「朕」字,政令稱「制書」「詔書」等,目的都是為了神化自己,通過上述一系列的形式把自己和全體臣民嚴格區別開來,最大限度地把自己標榜得與眾不同,顯示出自己的獨一無二。這套神化造勢術,一方面源自韓非學說中的「術」和「勢」,另一方面則源自趙政自己的政治需求。為了讓別人感覺自己地位的神聖不可侵犯,趙政認為必須有一整套形式上的儀式作為神化自己的手段。

「皇帝」稱號本身就是在神化自己。「皇」是「天人之總稱」,趙政不要「泰皇」,但取「皇」,因為「皇」是尊貴之稱。「帝」是「天號」。「皇」與「帝」合稱「皇帝」,神化的意義更為明顯。

聖化是樹立權威的又一條路徑。趙政廢王稱皇帝,確有「稱成功,傳後世」,展示並炫耀自己功德的一面,但是,趙政更改稱號更重要的目的是聖化自己,使自己成為天下一切崇拜的集中代表。

神化、聖化自己的基礎是皇帝意識。

秦始皇是一個皇帝意識非常濃厚的帝王。具體表現是什麼呢?

第一,帝王心態。在秦始皇的「皇帝」稱謂中,還有一種隱性稱號,即「龍」。「龍」在先秦是一種神物,也是民間對「皇帝」的一種通俗稱呼。秦朝的臣民稱秦始皇為「祖龍」,《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今年祖龍死」一說,暗示秦始皇將死。秦始皇聽說之後,對「祖龍」一詞做了新的解釋:「祖龍者,人之先也。」這說明秦始皇默認「祖龍」指的就是他自己。

第二,壟斷心態。秦始皇壟斷心態極其強烈,在現實生活中獨斷乾坤。「朕」字在先秦是第一人稱的通稱,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到秦始皇之時,他便獨佔了表示自稱的「朕」字,使其成為帝王的專稱,並嚴格禁止他人使用。這表現了秦始皇強化「一人」的獨佔性,皇帝制度就是「一人」政體,皇帝是天下獨擅大權的唯一「一人」。秦始皇儘管只壟斷了一個「朕」字,但在實際上,這件事本身就充分體現了四海之內唯我至尊的思想。

正名、神化、聖化的根本目的都是強化現實統治。秦始皇創立的是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控制臣民,特別是控制被秦國兼并的六國臣民,這是秦始皇建國伊始的既定方針。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稱皇帝,壟斷「朕」,都只不過是秦始皇控制天下的一種手段。秦始皇之所以選擇通過這種手段威懾天下,是因為他自己非常清楚,天下並不會完全臣服於他的統治。

皇帝制度的存在及其職能的實現,不僅僅依賴它所具有的物質力量,還需要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同。認同可分為主動的、自為的維護和被動的、自在的接受兩種情形。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就會呈現轟轟烈烈的歷史畫面。

廢除謚法剝奪了後世對前代君王的評議權。中國歷史上的君王死後,即位的新君和禮官等大臣要給先君一個評價,這就是「謚」。

秦始皇廢除謚法之舉,意義深刻。首先,體現了他對大秦帝國永世長存的自信;其次表現了他不許「以下議上」的思想;另外,還為了杜絕後世對前代皇帝的任何批評的出現。趙政認為,前代君王死後由後代繼位君王和大臣們議定謚號的做法是「子議父,臣議君」,非常不合適。因此力主廢除謚法,自己是始皇帝,後代君王的稱號只用數字表示,下面依次是「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在大喜的時刻,趙政把廢除謚法與稱皇帝、萬世相傳一併宣布,似乎有點煞風景,然而這正是秦始皇極高明的政治藝術和嫻熟的政治權術的具體表現。他規定死後不準人們對他評頭論足,那麼他在世時臣民能否對他評論也就不言而喻了。在中國歷史上,我們經常看到有作為的專制帝王一次又一次地為身後立法。秦始皇可謂最為突出的一位,他反覆宣布一切法令「永為儀則」,世世代代都要遵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