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不戰而降 方向選擇是大智慧

從君王后開始,齊國一直奉行「事秦謹」的國策。「事秦謹」,說白了就是不和秦國對抗。君王后與齊王建為什麼要採取這種國策呢?

首先是不願得罪秦國。與齊國「事秦謹」國策相匹配的是秦國的「遠交近攻」。范雎入秦之後,秦國開始實行「遠交近攻」的國策。齊國和秦國並不搭界,自然成為秦國的「遠交」之國。「遠交」的好處是不受秦國攻擊,但是,「遠交」的代價是三晉受到「近攻」。當三晉在秦國連年蠶食下苦苦掙扎之時,齊國倒是相安無事。但是,表面上的安寧實際上卻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當三晉滅亡之後,這個代價立刻就顯露出來。秦國的「遠交」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齊國不要援助三晉,讓秦國放手削弱並滅亡三晉,可到三晉真正滅亡之日,齊國的末日也就來臨了。

其次是秦國的金錢戰略。齊國「事秦謹」的國策能夠執行數十年之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秦國用重金收買了權臣後勝和他的門客,這些拿了好處的蛀蟲當然主張「事秦謹」。這樣,秦國的金錢賄賂了齊國權臣,誤導了齊王建。秦國用於賄賂的這點金錢和得到一個偌大的齊國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就是這麼一點點錢卻讓後勝及其黨羽出賣了齊國。

最後是五國伐齊的誤導。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趙國是參與國之一,齊國對此耿耿於懷,而且汲取了教訓。五國既然可以聯手滅齊,齊國憑什麼還管三晉之事?齊王建不懂得,五國伐齊之後,齊國儘管復國,但是,齊國的實力已大不如前。此時只有趙國以一國之力在抵抗秦國的東進,如果趙國再慘敗於秦,秦國的東進就無人可擋了。所謂唇亡齒寒,但齊王建還是不救趙,他和執政的君王后完全不懂大局。長平之戰由於趙國指揮失誤,加之軍糧嚴重不足,最終是四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滅。從此,齊國再也不能安享趙國抗秦所帶來的短暫安寧與和平了。

齊王建的「事秦謹」政策非常愚蠢。秦國滅了五國之後,兵臨齊境,齊王建還幻想當一個五百里地的封君。由於心存這種幻想,所以,他到死都不願抵抗。

這是齊國後期國策上的重大失誤。國策錯誤,豈能不亡?

我們可以看到,齊國中期和後期的國策,對齊國的生存都是不利的。齊國中期,齊湣王濫用武力,給齊國帶來了災難,導致五國伐齊,齊國從此衰落下去。而齊國後期,執政的君王后和齊王建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完全不用武力,眼睜睜地看著別的國家一個個被秦國消滅,自己直接暴露在強秦的鐵蹄之下,加速了齊國的滅亡。可以說齊國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國策失誤。那麼,齊國滅亡還有其他原因嗎?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政治腐敗。

齊國和三晉不同。三晉獨立之後,都謀求改革,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魏文侯的李悝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都是為了圖強。三晉改革的原因非常現實,為了生存。三晉分封為諸侯之後,都處在激烈的爭鬥之中,韓、趙、魏三家本身就是晉國六卿之中相互鬥爭的勝出者,而且,韓、趙、魏三國也都沒有齊國廣袤的國土、優越的自然條件,這些因素促使韓、趙、魏三國希望通過變法圖強獲得生存。秦國地處西陲,不受中原諸國重視,只有變法圖強,才能東進中原。所以,齊國和秦國也不相同。生存的艱難使七雄之中的韓、趙、魏、秦相繼變法,唯獨齊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生存條件的優越使其毫無憂患意識。所以,齊國儘管有名相、有名將,也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但是,沒有秦國獎勵軍功的軍功爵制,不能用制度保障立功者的利益。即使在五國伐齊之後,齊國復國,仍然不思進取。君王后和齊王建更是把政治的腐敗推向極致。後勝專權,受金誤國,這樣的政治局面怎麼可能應對強秦?

秦王趙政滅齊是統一戰爭中的經典戰例:不戰而屈人之兵。尚有數十萬雄兵的齊王建不戰而降,使秦王趙政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使命——統一天下。齊國軍事家孫武寫過一部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該書《謀攻》篇有兩句名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齊國以自己的滅亡印證了齊國孫武的這兩句名言,真是歷史莫大的諷刺。

至此,我們已經講完了秦王趙政統一天下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勢如破竹。「秦皇掃六合」,「諸侯盡西來」,「六王畢,四海一」的局面終於形成。那麼,秦王趙政統一天下為什麼如此順利迅捷呢?趙政又是如何治理這幅員遼闊的統一國家的呢?

請看下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