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秦滅燕國 燕齊相爭 秦國得利

燕王噲由於聽信他人蠱惑,貪圖讓賢的虛名,稀里糊塗地把君位禪讓給國相子之,把燕國搞得大亂。燕昭王就是在這種國家殘破、民心離散的形勢下登上君位的。為了使燕國振興,燕昭王四處尋找治國的良才,那麼燕昭王究竟有何妙招來招攬人才呢?人才確實使燕國又逐步走向強盛,連強大的齊國也臣服於燕國,可是實際上,燕國的力量卻在逐步削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燕昭王是在齊國佔領軍撤走之後即位的,他痛感燕國被齊滅國的恥辱,決心召納天下賢才,復國報仇。

他對大臣郭隗說:齊國趁我們燕國內亂,攻破燕國。我深知燕國小、力量弱,不足以報仇。可是,我希望得到天下賢士和我一起來治國,以洗雪先王的恥辱,這是我莫大的願望啊!請問要怎樣才能找到賢士?郭隗回答:稱帝之君和自己的老師相處,稱王之君和朋友相處,稱霸之君和臣下相處,亡國之君和僕人相處(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范祥雍《戰國策箋證·燕策一》)。如果能夠屈身事奉,面北受學,那麼,比自己強百倍的人就會來到。如果先恭敬而後慢怠,那麼,比自己強十倍的人就會來到;如果別人恭敬我也恭敬,那麼,像自己一樣的人就會來到;如果頤指氣使,那麼,僕役就會來到;如果大聲呵斥,那麼,奴隸就會來到。這就是古人尋訪天下名士的方法。大王如果能遴選出有才之士,親自拜訪他們,天下聽說大王為尋訪賢才而殫精竭慮,天下的賢臣就會到燕國來了。

燕昭王大惑不解地看著郭隗說:我要怎麼做呢?

郭隗說:我聽說過一個故事。古代有一個喜歡千里馬的國君,找了三年也沒有得到一匹千里馬。他身邊一位涓人(清潔工)向他請求,我去為大王辦成這件事。國君答應了。三個月後,這位涓人找到了千里馬,但是,千里馬已經死了。於是,這位涓人斷然決定花五百金買下千里馬的馬頭回來交差。國君聽說花了五百金買了一個死馬的馬頭,當即勃然大怒。涓人卻說:大王買一匹死了的千里馬的馬頭還願花五百金,天下的人知道這件事之後,肯定會認為大王是真想得到千里馬的國君,所以,千里馬很快就會來到。果然,不到一年,送來的千里馬就有好幾匹(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范祥雍《戰國策箋證·燕策一》)。

假若大王一定要招納天下的賢士,那就先從我郭隗做起吧。至於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還會不從千里之外到燕國來嗎?昭王於是給郭隗改建豪華住宅,堂號「尊賢堂」,像對老師那樣用最高的禮節對待他。

燕昭王招賢一事迅速傳遍天下,有一個人獲悉此事,便風塵僕僕地從魏國來到了燕國。這個人是誰呢?樂毅!樂毅酷愛軍事,他曾經在趙國做過官。趙武靈王在沙丘被餓死後,他離開趙國到了魏國。這次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禮尊郭隗,樂毅就想到燕國來施展抱負。

剛好,魏昭王派樂毅出使燕國,燕昭王以賓客之禮接待他。樂毅先禮讓,後來向燕昭王表示願意做臣下,燕昭王立即任命他為亞卿。儘管燕昭王得到了像樂毅這樣的優秀人才,但是,以燕國一國之力要想打敗齊國非常不易。

怎麼辦呢?燕昭王一心想復仇。於是,他採取了兩種方法:一是等,二是做。

「等」是等待機會。「做」是創造機會。

這時,燕昭王苦苦等待的攻打齊國的時機終於來了。

齊國當時國力強大,一心想吞併宋國。公元前287年,韓、趙、魏、齊、楚五國攻秦。就在五國攻秦的同時,齊國出兵滅掉了宋國,擴地千里。因為齊國知道當時各國都忙於戰爭而無暇顧及其他,所以,齊國選擇這個時候伐宋。

但是,齊國一國獨吞宋國,引發了韓、趙、魏、楚、秦等國的不安和不滿。各國頻繁出訪,尋機攻齊。秦國丞相魏冉想通過伐齊,得到當時最大的商業城市陶邑作為封地,力主伐齊,遂使秦昭襄王參加伐齊之戰。

公元前285年,秦將蒙驁帶兵攻齊,攻下九城。此後,各國之間又進行了一系列以伐齊為中心的外交活動。聯軍伐齊是燕國求之不得的良機,所以,燕昭王也積极參加了伐齊。

公元前284年,秦、韓、趙、魏、燕五國聯手伐齊。

燕昭王動員全國兵力,派樂毅擔任上將軍,趙惠文王也把相國大印交給樂毅。樂毅統一指揮五國聯軍攻打齊國。

濟水一仗,五國聯軍大敗齊軍。各路諸侯軍隊都停止了攻擊,撤回本國。燕國軍隊卻在樂毅指揮下單獨追擊敗逃的齊軍,一直追到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齊湣王逃到莒邑(今山東莒縣),據城固守。

樂毅集中力量攻擊臨淄,一舉拿下齊都後,樂毅把齊國的珍寶財物及宗廟祭祀的器物全部運回燕國。燕昭王大喜,親自趕到濟水岸邊慰勞軍隊,用酒肉犒勞軍隊,封樂毅為昌國君(燕昭王大說,親至濟上勞軍,行賞饗士,封樂毅於昌國,號為昌國君。《史記·樂毅列傳》)。

燕昭王帶著戰利品回到燕國,讓樂毅繼續進攻還沒拿下來的齊國城邑。

樂毅在齊國堅持了五年,攻佔齊國七十多座城邑,全部設為燕國的郡縣,只有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未被攻佔(樂毅留徇齊五歲,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以屬燕,唯獨莒、即墨未服。《史記·樂毅列傳》)。

齊國就這樣被燕國攻打了五年,但是,五年之後齊軍又把燕軍悉數逐出齊國,收復了全部失地。

齊國確實是燕國的仇國,但是,一向對燕國示好的秦國也是燕國的仇國。燕國只看到了仇國齊國,卻忘記了秦國更是亡燕之心不減。

攻齊、滅齊固然實現了燕昭王復仇的願望,齊國經此五年亡國,一蹶不振,從一流強國的位置上滑落到谷底。齊國的衰落使其對燕國的威脅大大減小了。

誰是齊國衰落的受益者呢?燕國毫無疑問。但是,還有另一個重大受益者——秦國。

滅齊是一把雙刃劍,燕國復仇雪恥的同時,齊國實力一落千丈。齊國本是戰國七雄之中能夠和秦國一決雌雄的少數國家之一。齊國的強大嚴重製約了秦國對三晉的蠶食,如果三晉有齊國的支持,秦國對付三晉就非常困難,至少是不敢放開手腳;如果齊國衰落了,秦國的軍鋒便可直指三晉,肆無忌憚地展開攻勢。三晉的衰敗洞開了攻打燕國的大門。燕國最後的亡國就是在韓、趙、魏相繼亡國之後發生的。此時,秦國已可以毫無顧慮地對燕國用兵了,而燕國也已不堪一擊。所以,滅齊對燕國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自我削弱!

燕國其實處在一種兩難的困境之中,齊國是燕國的世仇,自然必須努力打擊,這是從燕國自身利益出發的明智之舉。但是,打擊齊國又必須掌握分寸。分寸不夠,齊國對燕國是威脅;分寸過了,齊國衰落又導致秦國的威脅加大。燕國的國君完全不具備這種戰略眼光,因此也不知如何把握這個分寸。

這便是燕國滅亡的第二大原因:滅齊自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