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水灌大梁 信陵君遭嫉:魏國玩兒完了

曾經稱雄半世紀之久的魏國,在它立國一百七十多年後滅亡。吳起、商鞅、孫臏、范雎等有名的人才一個個離它而去。透過這些人才的命運,我們看到的是魏國國君的昏庸和無能。而且,更讓人吃驚的是,魏國的國君甚至不能容忍自己的弟弟有才華,他的弟弟是誰呢?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

我們在「邯鄲之戰」一章中已經講過信陵君「竊符救趙」。「竊符救趙」是趙國邯鄲之圍得以解除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因為「竊符救趙」,信陵君帶來了魏國八萬精銳之師,這對久困在趙都邯鄲之外的秦兵來說是一支勁旅,秦兵怎麼能打得過這八萬精兵?最終只好退兵。

信陵君是一位有才之士。他是魏昭王的幼子,魏安釐王同父異母的弟弟。

有一次,魏安釐王和信陵君兄弟二人正在下棋,忽然,邊境報告,趙王率領的趙國大軍即將到達魏國邊境,馬上就會入侵魏國。魏安釐王嚇得立即停止下棋,要召集大臣商討趙國入侵之事。信陵君阻止了他,並對他說:趙王只是在打獵,並不是要入侵魏國。於是信陵君仍鎮定自若地和魏安釐王下棋。魏安釐王心裡擔心趙兵入侵之事,根本沒有心思再下棋了。略停了一會兒,北邊又傳來消息:趙王是在邊境打獵,不是要入侵魏國。

魏安釐王大吃一驚,問信陵君:你怎麼知道趙王的消息?信陵君回答:我有門客能夠打聽到趙王的一舉一動,並把消息報告給我。從此之後,魏安釐王懼怕信陵君的過人才華,不敢把國家大事交給信陵君處理(魏王大驚,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是後魏王畏公子之賢能,不敢任公子以國政。《史記·魏公子列傳》)。

信陵君利用如姬盜走了兵符,救了邯鄲,救了趙國,但是,卻得罪了早已對他十分猜忌的魏安釐王。因此,信陵君只好長期滯留趙國,「十年不歸」。

秦國聽說信陵君因為得罪魏王不能回國,「日夜出兵東伐魏」。魏安釐王這才感到離不開信陵君,屢次派人去趙國請他。信陵君擔心魏安釐王還生自己的氣,於是告誡他的手下:誰敢為魏安釐王的使者通報就處死。信陵君的好多門客都跟隨他從魏國跑到了趙國,沒有人敢勸其回國。趙國兩個信陵君非常敬重的人前來拜見,問信陵君:公子您名重天下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有魏國。現在秦國攻打魏國,魏國非常危急了。公子卻完全置魏國的生死存亡於不顧。假如秦國攻下魏都大梁,毀掉魏國先君的祖廟,公子還有什麼臉面立於天下(公子所以重於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史記·魏公子列傳》)?這番話沒有說完,信陵君臉色陡變,立即備車回國救魏。

魏安釐王看到信陵君,兄弟二人抱頭痛哭。魏安釐王馬上任命信陵君為上將軍。

魏安釐王三十年(前247),信陵君聯絡諸侯,率燕、趙、韓、楚、魏五國軍隊,討伐秦國,大敗秦將蒙驁,一直追到函谷關,秦兵不敢出戰(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記·魏公子列傳》)。

這是戰國時期諸侯合縱非常成功的一例。

信陵君的五國伐秦震驚了秦莊襄王,也就是在位僅僅三年的秦王趙政的父親異人。於是,秦莊襄王派人攜帶萬金潛入魏國,找到信陵君「竊符救趙」時被冤殺的大將晉鄙的門客,讓他們在魏安釐王面前施反間計:信陵君在外流亡了十年,現在回國擔任魏國上將軍。天下諸侯的將領都歸他統領,諸侯們只知道魏公子信陵君,不知道魏王了。信陵君也想借這個機會南面稱王,諸侯們畏懼信陵君,也想共立信陵君為魏王(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時定南面而王,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秦莊襄王這個反間計用了好幾次,最後竟然派使者到魏國大張旗鼓地祝賀信陵君繼承王位(秦數使反間,偽賀公子得立為魏王未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這一下動靜鬧大了。魏安釐王本來就不大信任信陵君,只是迫於形勢才不得不請其回國,如今一看局面如此,魏安釐王又動搖了,於是罷免了信陵君的上將軍之職。信陵君一看就明白又遭人暗算了,於是稱病不朝,天天和賓客在一起通宵喝酒,身邊還有很多美女。這種生活過了四年,鬱鬱寡歡的信陵君病死了(公子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史記·魏公子列傳》)。同年,魏安釐王也死了。

秦王政五年(前242),秦國聽說信陵君病死,執政的呂不韋立即派被信陵君打敗過的蒙驁攻魏國,一次佔領了二十座城,建立了東郡。這以後,秦國對魏國採取蠶食政策(其後秦稍蠶食魏。《史記·魏公子列傳》),最後只用了十八年就俘虜了魏王假,滅了魏國,對大梁進行了屠城。

信陵君是魏國的頂尖人才,也是魏國後期最著名的政治家。我們將他列為魏國流失的人才之列,嚴格來講有點不確切。因為,信陵君晚年待在魏國,死在魏國,似乎並未從魏國流失。但是,信陵君是留在魏國而「流失」的,他人未出國,卻不能為自己的國家效力。他晚年縱情聲色,不問國事,是魏安釐王造成的。他的下世,是魏國後期最不幸的事件。此後魏國再沒有任何頂級人才,完全淪為秦國的附庸。所以,當王賁水淹大梁之時,魏國輕易地就滅亡了。

魏國滅亡的原因也許還有許多許多,但是,筆者更願意講一講人才問題。因為只有人才才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集團、一個單位最核心的競爭力。離開了傑出人才,會有什麼結果?歷史上的魏國就是最好的案例。

魏國的滅亡意味著韓、趙、魏三晉全部滅亡。三晉滅亡,實際上預示著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的一次大提速。這一年是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那麼,秦王趙政的下一個目標是哪個國家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