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秦趙之爭 澠池之會:不僅僅靠外交,還有軍事

作為一位門客,藺相如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完成完璧歸趙的使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趙惠文王非常善於納諫,在用人上唯才是舉。這使得在秦、趙之間的第一次外交爭鬥中,秦、趙兩國打了個平手,秦國沒有在趙國身上佔到半點便宜。不過為了秦國的統一大業,秦昭襄王並沒有停止對趙國的攻擊。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又在澠池向趙惠文王發起了第二輪外交攻勢。那麼這裡面潛伏著怎樣的危機呢?趙惠文王又是如何應對秦國的這次挑戰的呢?

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9),秦昭襄王想邀請趙惠文王在澠池進行一次友好會晤。趙惠文王害怕秦國,不想去參加這次會盟。廉頗、藺相如兩個人商議:大王如果不去,會顯得趙國軟弱而且膽小。於是,兩位大臣極力勸說趙惠文王前去赴會,藺相如隨同前去(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送行到秦、趙邊境,臨別時對趙王說:大王此行,往返時間加上禮儀,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還沒回來,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了秦國的念想。趙王同意了這個建議(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澠池相會之時,秦昭襄王飲至酒興正濃時,突然對趙惠文王說:我私下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您彈一曲瑟吧!趙惠文王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便在匆忙中彈起瑟來。趙惠文王剛剛演奏結束,秦國的史官便迅速記錄說: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一同飲酒,令趙王彈瑟。藺相如一看情況不太妙,立即上前對秦昭襄王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秦地打擊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個瓦盆,也請秦王助助興。

秦昭襄王一聽,勃然大怒,堅決不答應。藺相如向前,遞上瓦盆,跪下請其演奏。秦昭襄王就是不肯賞臉,於是藺相如說:五步之內,讓我頭頸中的血濺在大王身上!秦昭襄王的侍從一聽這話,都想殺掉藺相如護駕。只見藺相如圓睜雙眼,大喝一聲,秦昭襄王的侍從們嚇得連連倒退。秦昭襄王無奈,很不情願地敲了幾下瓦盆。藺相如趕快回頭招呼趙國的史官記載: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接著,秦國的大臣們挑釁說: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獻禮。藺相如不甘示弱,針鋒相對地回應道: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王獻禮。就這樣,直到酒宴結束,秦昭襄王始終沒有佔到趙國的便宜。而且當時趙國已經部署了大批軍隊戒備秦國,秦國知道廉頗嚴陣以待,也不敢輕舉妄動(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和藺相如的並肩作戰,終於使趙國在第二次秦、趙之間的外交鬥爭中沒有吃虧。

在澠池之會上,趙國的國君趙惠文王給人留下了膽怯和懦弱的印象,趙國是依靠藺相如的大智大勇,才沒有在秦、趙澠池之爭中落下風。但是,仔細想想,難道只憑義正詞嚴的藺相如就能夠鎮住強大的秦國嗎?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呢?趙惠文王表現出來的膽怯是個性使然,還是因為趙國的實力不如秦國呢?

這次澠池之會前,秦國參與謀划了五國伐齊之戰,東方能夠與秦國抗衡的齊國被徹底打敗。齊國的慘敗對趙國來說利弊兼得:趙國伐齊分得了齊國的濟西之地,並使自己東部邊境的安全有了保障。但是,強大的齊國戰敗之後,趙國就成了強秦的主攻對象,秦、趙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澠池之會前,秦國於公元前280年兵分兩路,大舉伐楚。秦軍擊潰了楚國主力,正乘勝擴大戰果。所以,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9)的澠池之會時,秦軍主力正陷在楚地戰場上,無力顧及趙國。

如果秦國此時再和趙國鬧翻,秦軍根本沒有力量和趙國決戰。所以,這次澠池之會實際上是秦國想籠絡趙國,不想讓趙國趁機進攻秦國的一次友好會盟。但是,即使是一次安撫趙國的友好會盟,秦昭襄王依仗著秦國的強大,也想趁機戲弄一下趙惠文王。所以,才出現了迫使趙惠文王彈瑟,命令秦國史官做記錄的事件。藺相如針鋒相對,也迫使秦昭襄王擊缶。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值得肯定。但是,真正讓秦昭襄王不敢輕舉妄動的根本原因是秦軍主力正在楚地激戰,無暇顧及趙國,所以不願激怒趙國,以免陷入南北兩大戰場同時開戰的不利局勢之中。

應當說在這兩次外交之戰中,秦國都沒有佔到上風。但是,秦昭襄王時期秦國的上升勢頭不減,趙國卻因為趙武靈王的遇害而中止了崛起。所以,秦國一旦抽出身來,肯定不會放過趙國,秦、趙之間的戰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趙惠文王在澠池之會上明顯表現出來對秦國的畏懼心態,這與當年他的父親趙武靈王喬裝打扮暗訪秦國的過人膽識相比,實在差得太遠了。

還有一件事情可以印證趙惠文王的膽怯。公元前297年,被秦昭襄王欺騙而扣留在秦國的楚懷王逃出秦國,抄小路到了趙國,希望能借道回到楚國,趙惠文王竟然不敢收留楚懷王(二年,楚懷王亡逃歸,秦覺之,遮楚道,懷王恐,乃從間道走趙以求歸。趙主父在代,其子惠王初立,行王事,恐,不敢入楚王。《史記·楚世家》),導致楚懷王又被秦兵抓回去,最終客死在秦國。趙惠文王的膽怯在這件事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個大智大勇的爹怎麼生了這麼一個窩囊兒子,還搭上自己一條命傳位給這個兒子?歷史也太會和趙國開玩笑了,而歷史也太眷顧秦國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