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生父之謎 《史記》記載有沒有被篡改

《史記》中對秦始皇身世的記載很容易使我們想到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關於秦始皇身世記錄的本紀與列傳本來基本一致,都記載他是異人的兒子,但是,《史記》的這些記載被部分篡改。後來相關文獻認為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的都是依據了被篡改的文字。產生這種懷疑是緣於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即使有粗疏之處,對秦始皇身世這樣的重要問題不會如此自相矛盾:在這裡說是異人之子,到那裡又說是呂不韋的兒子。作為史家的司馬遷出現如此淺顯的訛誤可能性很小。從另一個方面看,這也正好說明《史記》中有關秦始皇身世的記載被做了篡改,篡改得不夠嚴謹全面,所以出現了兩說並存的情形。由此,必然會產生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人有意篡改秦始皇的身世呢?

第一,秦始皇死後,對他的評價既有歌頌,也有謾罵,歌頌有歌頌的理由,謾罵有謾罵的依據。將《史記》中秦始皇身世篡改為呂不韋之子顯然不是為了歌頌他,它應當是出自對秦始皇異常厭惡者之手。

第二,既然想對秦始皇的出身進行篡改,既可以把秦始皇說成是呂不韋的兒子,也可以把秦始皇說成是其他人的兒子,而篡改者將其確定為呂不韋之子,他首先要使讀者相信,他所篡改的是真實的,並儘力不留篡改的痕迹,至少他是努力這麼做的。因為呂不韋是運作異人登上國君寶座的關鍵人物,與異人的關係最為密切,而且,呂不韋與趙姬也的確存在不正當的兩性關係,因此,選擇呂不韋作為篡改的內容補充,是最容易讓人信服的,篡改目的也最容易達到。

第三,將秦始皇篡改為呂不韋之子,是為了誹謗秦始皇。對秦始皇的種種誹謗,在他還健在時就已經開始了,之所以誹謗秦始皇,緣於秦始皇的各種統一大略與具體的治國措施,這種誹謗與侮辱在《史記》及相關文獻中均有不少記錄。將秦始皇改為呂氏之子就能侮辱秦始皇嗎?能。因為呂不韋是個商人。商人在古代中國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不管他多麼有錢。呂不韋棄商從政的行為說明他潛意識中也並不認同商人的地位。在古代中國,商人是被排在各種職業的最後,有些時期甚至明確規定商人穿的兩隻鞋子不能一樣,留的頭髮兩邊不能一樣,類似「陰陽頭」,以此鄙視商人。要說明秦始皇政治的非正統最好從其出身的非正統說起,出身在古代中國是被特別看重的。這種邏輯是:商人在社會上是低等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商人之子當然也不是好東西,商人之子當了皇帝,也絕對不會是正統的,所以做的事情也不是什麼好事。要做到這一點,還有什麼比把秦始皇說成是私生子而且是商人之子更有效的呢?

第四,對秦始皇身世進行篡改的這個不知名者有可能是一個儒者。秦始皇依靠法家的那一套進行統治,坑儒儘管有人懷疑,焚書是確實發生了,而且秦始皇對儒者的態度一向不大客氣,這就可能導致某個儒者對司馬遷的記載進行篡改。

第五,《史記》中被更改的這段記載與《戰國策》中的一段非常相似,篡改者有可能是受此啟發。《戰國策》卷十七《楚策四》記載:

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求婦人宜子者進之,甚眾,卒無子。

趙人李園,持其女弟,欲進之楚王,聞其不宜子,恐又無寵。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於是園乃進其女弟,即幸於春申君。知其有身,園乃與其女弟謀。

園女弟承間說春申君……春申君大然之。乃出園女弟謹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為太子。(范祥雍《戰國策箋證·楚策四》)

《史記·春申君列傳》也有這段記載。春申君向膝下無子的楚考烈王(前262—前238年)進獻了已經懷孕的女人,生下的兒子被立為太子,繼承了王位。對秦始皇身世進行的描述,與這段文字何其相似。

由上面這幾點理由,我們可以推測,《史記》中關於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的記載很可能是後來的一個對秦始皇非常厭惡的儒者進行的有意識的篡改。

先秦歷史異說非一。秦始皇生父、趙氏孤兒等故事均載於《史記》,但與真實的歷史或許迥然不同。2009年,北京大學獲得了一批漢簡,其中的《趙正(政)書》中記載,秦始皇臨終前,聽從李斯等人的建言,明確指定胡亥為繼承人。這便又是一案例。

秦始皇的生母趙姬也不是一個可等閑視之的人物,在秦國的歷史上,她也留下了昭昭「事迹」,那麼,歷史上的趙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對秦國統一天下又有何影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