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合縱連橫 各個擊破:破解統一戰線的最好方法

合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有內外兩個方面的因素。

從六國聯盟的內部來看,首先,六國自身難以長期保持一致。一方面是因為六國關係複雜。既然六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六國就應該堅持合縱,聯合抗秦;但是,六國是六個政治、經濟集團,集團與集團之間聯盟的基礎是目標一致、利益一致。阻止秦國東擴是六國聯合的目標,六國聯合遏制被秦國吞滅是六國聯合的利益所在。另一方面,六國之間的利益關係非常複雜,它們之間既有利益一致之處,也有利益不相合之處。因為,六國除了需要集體對抗秦國,各國之間難免相互爭奪和發生戰爭。這就是六國集團利益不一致之處。這些不一致的地方正是六國的軟肋。其中,只要有一至兩國違反縱約,其他國家立即就會停止履約,導致合縱全面瓦解。

其次是六國利害不一。在六國之中,韓、趙、魏三國與秦接壤,是秦國東擴的首要打擊對象。燕、齊、楚三國離秦國遙遠,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較小。這種地緣政治決定了六國對合縱的態度有很大差異。燕、齊、楚三國在韓、趙、魏三國滅亡之前,較少受到秦國的直接威脅,因此,合縱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常常會受到秦國的威脅、利誘而坐山觀虎鬥。韓、趙、魏三國的地緣決定了它們是秦國首要的打擊對象,秦國動輒興兵討伐。在強秦的高壓之下,韓、趙、魏三國也極容易在合縱與連橫之間搖擺不定。

最後是六國強弱不同。六國之中,齊、楚兩國地廣國強,是秦國統一天下的主要對手。秦國對齊、楚兩國的聯盟最擔心,也最下功夫去做「統戰」工作。

從聯盟的外部因素來看,秦國不遺餘力地瓦解合縱與有效的應對策略是合縱失敗的外因。

六國合縱以抗秦,使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放緩了,但是,當時天下唯一的超級大國秦國當然不願意就此停止統一的步伐,它必然要想方設法破壞六國的合縱。連橫就是秦國化解六國合縱的一劑良方。連橫的代表人物是張儀。張儀破解合縱的方法即是逐國遊說,只要攻破一國即可攻破另一國。張儀就是用與蘇秦一樣逐國遊說、各個擊破的辦法瓦解了六國的合縱。

關於蘇秦和張儀,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所謂的合縱連橫,實則是他們二人聯合起來,給當時的各個諸侯國挖了一個大坑,一個主張合縱,一個主張連橫,讓諸國心甘情願地往坑裡跳,他們二人互相依存,功名富貴也就源源不斷。

秦惠文君即位之時,六國興起了一股稱王之風。原來,在周代,「王」是最高的稱號,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但是,到了此時,周天子勢力早已經敗落,所以,大家紛紛稱王,秦惠文君也改稱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在位期間,主要精力用於打破六國的合縱,同時,他派司馬錯伐蜀,得到了蜀地這個天府之國。一個關中之地,一個蜀地,成為支撐秦國統一天下的兩個根據地。秦惠文王在位的二十多年,秦國在崛起的征途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明顯提速。所以,秦惠文王是秦國崛起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那麼,秦惠文王之後繼承王位的秦國國君又是誰?他還能使秦國在這條崛起之路上走得更遠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