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襄公拿著房產證當然想把房子收回來,可是一直到最後戰死,他都沒有能夠把西戎之地奪回來。秦襄公死後,秦國經歷了七代國君,近一百七十年都沒有什麼作為,也沒有從周平王的封賞中得到實惠,但是,到了秦穆公時期,周平王的恩賜終於使秦國獲得了極大的回報。
這叫做:襄公有其名,穆公得其實。
秦襄公戰死疆場都沒有得到的東西,秦穆公憑什麼得到了呢?
這主要得力於一個人。
這個人是誰?他為什麼能夠讓秦穆公得到這麼大的回報呢?
這個人叫由余。
由余的祖上是晉國人,後來逃到了戎地。戎王聽說秦穆公非常賢明,為了了解秦穆公,於是派由余來秦國做實地調研。
聽說戎王的使者由余來了,秦穆公特意安排由余參觀巍巍壯觀的秦宮和宮中大量價值連城的財寶。秦穆公為什麼要這樣做?只能有一個答案:炫富。
但是,由余看完之後卻淡淡地飄過來四句話:這些東西如果讓鬼神造出來,也能把鬼神累死。你讓人民造出來,那真是苦了天下的民眾啊(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民為之,亦苦民矣。《史記·秦本紀》)!
由余並沒有羨慕富麗堂皇的秦宮和各種稀世珍寶,反而直截了當地提出了批評。由余為什麼要批評秦穆公呢?因為由余既看透了秦穆公的用心,又感到秦穆公的炫富非常可笑。
由余的回答讓穆公大為驚詫,於是問:中原各國用「德」(詩書禮樂)和「法」來治理國家,還不時出現戰亂;戎人沒有詩書禮樂與法律,他們靠什麼來治理國家?
由余笑答:這就是中原各國出現戰亂的原因啊!自從黃帝創造了禮樂法度,並親自帶頭貫徹執行,也只是實現了低水平的太平。到了後代,君主一天比一天驕奢淫逸。仗著法律的威嚴監督民眾,民眾不堪忍受了,就怨恨君上,要求實行仁義。上下互怨,篡奪屠殺,甚至滅絕家族,都是由禮樂法度引發的。戎人不是這樣。在上位者懷著仁德來對待臣民,臣民懷著忠信侍奉君上,整個國家的政事就像一個人支配自己的身體一樣輕鬆自如,根本不需要什麼治理的方法,這才是真正的聖人治國(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史記·秦本紀》)。
穆公聽了由余的這番高論,既震驚又讚賞。會見一結束,他便立即召見一位大臣,說:鄰國有了聖人,就是我國的災難。現在這個由余太有才了,必然是我們將來的麻煩。我們怎麼辦呢(今由余賢,寡人之害,將奈之何?《史記·秦本紀》)?
這位大臣回答穆公說:我告訴你三個字——一送,二扣,三怠。一送,戎王地處偏僻,沒有聽過中原各國的音樂,送給他漂亮的歌女舞伎,讓他整天沉迷於歌舞聲色之中,喪失鬥志。二扣,扣著由余,延誤他回國的日期,並且積極主動向戎王給由余請功,這樣,戎王一定會產生懷疑。一旦他們君臣之間有了隔閡,我們就可以設法得到由余了。三怠,戎王一旦喜歡上歌舞聲色,一定也沒心思處理國事了(戎王處辟匿,未聞中國之聲。君試遺其女樂,以奪其志;為由余請,以疏其間;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間,乃可虜也。且戎王好樂,必怠於政。《史記·秦本紀》)。
秦穆公一聽,大喜,說:好,就這麼辦。於是,秦穆公一方面盛情款待由余,另一方面送給戎王十六名漂亮的歌女。戎王非常高興,整日沉迷在歌舞聲色之中。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戎王看不足。
過了很長時間,秦國才讓由余回國。由余看見戎王整天泡在聲色犬馬里,便多次向戎王進諫,戎王一概聽不進,由余因此非常鬱悶。
秦穆公放由余回戎地之後,一直密切關注著由余的動向。當他得知由余鬱悶之後,屢次派人秘密到戎地,盛情邀請由余到秦國就業。看著戎王日日無所作為,無可奈何的由余只好痛下決心,離開戎王,投奔秦國。
秦穆公得知由余到來,用最隆重的賓客之禮接待他,並非常尊敬地向他諮詢,應該在什麼樣的形勢下、怎麼進攻戎族(由余遂去,降秦。穆公以客禮禮之,問伐戎之形。《史記·秦本紀》)。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國用由余的計謀攻打戎王,一下子吞併了十二個西戎之國,開闢了千里疆土,終於在西戎之地稱霸(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
周天子聽到這個消息,親自派召公帶著金鼓前來祝賀。
周天子派人祝賀有兩個原因:一是報仇,秦穆公替周天子報了當年戎王殺死幽王之仇;二是拉攏,通過嘉獎秦穆公拉攏秦國。因為,平王東遷之後周天子更加衰弱,籠絡有實力的諸侯已經成為其生存的一項重要法則。
秦襄公當年得到的封賞,終於在秦穆公手裡變成了現實。秦國因此有了幅員廣闊的根據地。兩年後(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當秦穆公仙逝之時,他留下了一個疆土更為廣闊的秦國。
秦穆公繼承秦襄公的遺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奠定了秦國的基業。但是,西戎之地畢竟偏遠,秦國要想成為大國,必須向東發展。而且,秦穆公對西戎用兵,是在其晚年,他在位三十九年,稱霸西戎在第三十七年,那麼,前三十多年秦穆公在幹什麼?他對進軍中原有沒有什麼作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