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一門出奔 十 木曾通牒

木曾義仲來到越前國的國府 ,召集家人與侍從開會評議形勢。「本來義仲考慮經由近江國進入京都,唯恐比睿山僧眾出來阻擋進路。如欲衝破其防禦,固甚容易,但平家當今無視佛法、毀寺院、殺僧侶,無惡不作。我輩意在守護佛法而試圖入京,若對山門大眾開戰,則無異重蹈平家覆轍,同為一丘之貉。此事看似簡單,其實難乎其難。如何是好?」陪侍在側的文書大夫房覺明言道:「山門眾徒三千人,人人各有所思,並非一心同德。僧眾中有心向源氏者,亦有忠於平家者。何妨先通牒狀,以探其意。回牒便知。」木曾道:「言之有理,事不宜遲。」便請覺明寫好牒狀,送往山門。牒云:

義仲細察平家惡行,保元賓士以來,久失人臣之禮。雖然,貴賤束手,緇素戴足 。恣意立廢帝位,盡情擄掠郡國。無論有理無理,追捕權門勢家;不問有罪無罪,刑戮卿相侍臣。奪取其資財,悉與部屬;沒收彼莊園,濫惠子孫。就中,於治承三年十一月,遷法皇於城南離宮 ,流博陸于海西絕域 。眾庶不言,道路以目 。尤有甚者,同四年五月,圍二宮之朱閣 ,驚九重之垢塵。於是帝子為逃避不測之災,潛入園城寺之時,義仲以日前已奉令旨 ,亟欲揚鞭馳援。詎知怨敵滿巷,無從上路。鄰近源氏猶不能至,況遠在僻處者乎?然園城心餘力絀,為之移駕南都途中,有宇治橋頭之戰。大將三位入道賴政父子,輕生重義,雖勵一戰之勞,不免眾敵之攻。遂曝形骸於古岸之苔,流性命於長河之浪 。令旨之志銘肝,同類 之悲銷魂。是以東國北國之源氏,各謀入洛 ,誓滅平家。義仲亦於去年秋,為達夙願,揚旗揮劍出信州。越後國人城四郎長茂率數萬軍兵來襲,會戰於橫田河原 。義仲才以三千餘騎破彼數萬之兵。風聞廣傳,平氏大將率十萬大軍開向北陸 。在越州、賀州 之砥浪、黑坂、鹽坂、筱原等城郭,數度會戰。運策於帷幄之中,得勝於咫尺之下 。然擊之必覆,攻之必降 。不異秋風之破芭蕉,似同冬霜之凋群葉。

是皆神明佛陀之所助,無關乎義仲之武略也。平氏既敗北,義仲有入洛之計。今擬過睿岳 之麓,以入洛陽之衢。當此時也,竊有疑慮。抑天台眾徒與平家同心歟?或與源氏同德歟?若助彼惡徒,勢必與眾徒交戰;若至於交戰,睿岳之滅亡不須旋踵間。悲哉。平氏惱宸襟 ,滅佛法。茲欲起義兵以靖其惡,不意非與三千眾徒對敵不可。痛哉。若忌憚醫王山王 而滯留行程,則必為朝廷怠慢之臣,永遺武略瑕疵之譏。此所以陷入迷途,進退失據,懇請開示者也。伏乞三千眾徒,為神為佛、為國為君,與源氏連心,以誅兇徒,以浴鴻化 。不勝丹誠之至。義仲惶恐敬啟。

壽永二年六月十日

源義仲謹上

惠光坊律師 法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