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吾身榮華 十三、鵜川之役

安元三年三月五日,妙音院殿內大臣藤原師長卿升太政大臣,小松殿重盛卿越過大納言定房卿,超遷內大臣之職。內大臣兼左大將,真是可喜可賀。旋即設宴慶祝。聽說主客是大炊御門右大臣經宗公 。本來以妙音院的家世,應可升任左大臣,然而由於父親宇治惡左府賴長公不幸的先例 ,難免有所忌憚了。

北面武士並非古制。自白河上皇在位 時開始設置以後,有不少六衛府的武士轉職過來。有為俊、盛重兩人,小名千手丸、今犬丸 ,長袖善舞,無人能出其右。鳥羽上皇時,有季教、季賴父子 同在宮中侍候,偶亦掌管傳旨上奏事宜,都還能循規蹈矩,謹守分際。但到了後白河上皇的當代,北面武士卻往往越分妄為,不將公卿殿上人放在眼中,無視禮儀禮節。從下北面升到上北面,又有從上北面獲准在殿上行走者。如此這般,自然助長了北面驕慢的氣焰,甚至參加了如此狂妄的叛變陰謀。

其中,有故少納言信西的兩個侍從,一個叫師光、一個叫成景 。師光是阿波國國府的官員;成景是京都人士。兩個都是身份卑賤的下級胥吏。開始時,他們被當作健兒童或恪勤者之類使來喚去 ,但憑著一點小聰明,又善於察言觀色,終於獲得提拔:師光為左衛門尉,成景為右衛門尉,同時都變成了衛門府的三等官。信西死於平治之亂後,兩人也同時出家,分別取名左衛門入道西光、右衛門入道西敬。出家之後,仍在法皇御所里擔任掌管御庫的職務。

西光的兒子之中,有一個名叫師高,聰明能幹,亦頗善於諂諛弄權,已升至檢非違使五位尉。安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追儺除目時 ,補加賀國守缺。但在執行政務時,漠視成法先例,沒收神社佛寺或權門勢家的莊園領地,強行種種殘酷措施。雖說召公典範遠不可及 ,至少也該穩重行事,不可胡作非為。同二年夏,其胞弟近藤判官師經,出任加賀國目代 。在赴任途中,鄰近國府有鵜河山寺 。寺僧們正在燒水,準備洗澡。師經帶頭闖入寺內,趕走寺僧,自己先入浴後,叫隨從下馬來刷洗馬匹。寺僧怒道:「自古以來,此處嚴禁國府官員進入。請遵照舊例,不要亂來,快快出去。」

新任目代卻駁道:「因為過去所有目代,膽小怕事,才被看不起。本目代可不同,只是堅持依法行事而已。」寺僧們試將國府的官員趕出門去,他們卻正想趁機闖進門來。雙方打得不可開交之際,目代師經的愛馬被打折了腿。其後,互相動起真刀真箭,或斬或射,纏鬥了數刻之久。目代眼看一時不能取勝,而且夜幕已垂,便撤出山寺而去了。

過了不久,加賀國府動員了官吏武士一千餘騎,沖入鵜河,將寺殿僧舍付之一炬,一間不留。鵜河者,白山之分支末寺也 。於是,有些老僧便建議向上奏聞此事,老僧是誰?是智釋、學明、寶台坊、正智、學音、土佐阿闍梨等人。白山所屬三社八院的僧眾 ,呼應而起,總計二千餘人,於同年七月九日黃昏,聚集在目代師經的官邸附近。今日已晚,決定明日開戰,當夜便就地露宿休息。秋風凝露,吹翻鎧甲之左袖 ;閃雷穿雲,照亮頭盔之帽星 。目代大概覺得一定會打敗仗吧,便趁夜逃到京城去了。翌日卯刻,僧眾喊聲震天,沖入官邸,裡面卻靜悄悄,空空如也。派人進去搜查,回報說:「都逃走了。」僧眾別無他法,只得撤退了。

既然如此,有人便建議何不前往山門投訴。於是,將白山中宮的神輿裝飾一番,僧眾抬著,朝比睿山而去。同年八月十二日午刻前後,白山的神輿剛抵比睿山東坂本時,忽然雷電交加,自北國天空,轟轟隆隆,指向京城。接著降起大雪來,埋沒大地。山上京中,甚至常綠樹梢,都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