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商細蕊演的諸葛亮上得場來,程鳳台竟沒有認出是他,看了好多會兒才醒過神。雖然聽不懂唱功如何,但是程鳳台可算明白商細蕊的過人之處在哪裡了。商細蕊就像個一等一的電影明星,別人做戲,頂多演什麼像什麼,他竟演什麼是什麼。換了裝扮上得台來,走一步,一搖扇,真箇兒是孔明還魂,三尺戲台鎖住了卧龍。

台上的卧龍可要命了,那一位大爺的胡琴還是不隨嗓子,信馬由韁自由自在,忽而扶搖直上九萬里,忽而飛流直下三千尺,把商細蕊的火氣都唱出來了。金部長以及幾位懂戲的客人紛紛皺了眉。這要是在給曹司令唱堂會,那拉琴的早就拖出去槍了斃了。湊湊合合把前面的遮過去,到了一段最著名的慢板,「我本是卧龍崗散淡的人」,拉琴的更要顯一顯本領,拉得激越無比,儘是婉轉花腔,讓商細蕊沒有插嘴的餘地。不過憑良心說,何少卿的大弟子,弦上功夫到底是拔尖的,一段自由發揮拉下來,下面就有識貨的人給他叫好。琴師出夠了風頭,回歸本調,開始拉那一段慢板,可是商細蕊卻不唱了。

商細蕊轉身走向那琴師,摘下髯口,語重心長道:「人,是不可以這樣的。」

琴師一呆。金部長他們別有一番興緻地看著台上,程鳳台更是比看戲來勁。琴師是有逾越之過,可商細蕊現在唱的又是哪出呢?

商細蕊教導說:「何大叔在世時,常說弦要跟著嗓子走,不能把角兒的嗓子晾著了,得托著腔。兄長一心要顯你的胡琴,喧賓奪主,先聲奪人,先落了好去,可讓台上的人怎麼唱呢?若不各盡其職,各守本分,這戲是斷不能演了。」

商細蕊這番道理說的極是,可是當著這許多人的面如此講來,也忒不給琴師臉面了。那琴師本就是個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這便不買賬了,緩緩站起來,把墊胡琴的白手絹搭在肩膀上,醉眼道:「我當哪個嘴毛沒長齊的小子在那賣大輩兒渾唚,原來是商大老闆。您別說,商老闆雖不識幾個字,這話倒是有文采。」

程鳳台也覺得商細蕊很會用成語,居然在下面一點頭表示贊同。

「鄙人不才,跟著先師學了十二年的琴,竟不知道什麼叫隨嗓子,什麼叫托腔。」琴師歪著腦袋,不安好心道:「聽商老闆方才的口聲,與先師極有淵源的,又是咱北平城出了名的『文武昆亂不當,六場通透』。您既會說,不如今天趁著各位官爺的便宜,您給來一段兒,讓我也見識見識。」說著把白手絹扯下來,不由分說往商細蕊肩上一甩。

商細蕊沒想到他會這樣,有些懊悔剛才把話說犀利了,招惹了醉漢,現在騎虎難下。他在台上唱戲,縱有十萬個人盯著他瞧,他也能唱做自如。可是一旦離了戲,他被人多看兩眼就要不自在,像現在就手足無措地僵站在台上,臉頰微微發燙。倒也不是拉不得,可是這樣一來,或者還要得罪了金部長,要讓這次堂會不歡而散了。

金部長卻朗聲笑道:「既這樣,商老闆就來一段兒吧,就當額外賞咱們的。」

金部長發了調令,商細蕊也無話可說,轉身對台下略一欠腰,坐下來將白手絹疊了兩疊擱在腿上,真準備拉琴了。戲提調在一旁,心裡正是悔恨不及,早知道拉琴的是個輕狂人,年下難免要吃酒,怎麼還糊塗得請了他來。這樣一鬧,開罪了金部長事小,待放完了公差回去南京,也不怕他什麼。但若開罪了蒸蒸日上大紅大紫的商細蕊,以後還吃不吃戲飯了呢!戲提調心內料定商細蕊唱戲是行家,胡琴大概也就那麼回事,茲紐拉兩聲兒,博人一個樣樣俱佳的誇口,趁手的戲碼能有個十來出就算到頭了,連忙湊上耳來與他串通:「商老闆,您說。」

商細蕊想了想,道:「把剛才的樊梨花叫出來,隨她揀一出拿手的流水快板。」

「您不定一出?」

商細蕊輕飄飄地微笑道:「都一樣。」

戲提調瞪著眼睛,為難地看著他,心說毛孩子哎!你可別不自量力的掙這個臉,下面的幾位爺都是懂行的,錯一個調兒被人拿了短,回頭北平城可有得說嘴了,你這小臉蛋兒還怎麼擱呢?我問你一聲可是好心!

於是又問了一遍:「商老闆,今兒來的爺,有好幾位名票,也有愛操琴的,耳朵尖著吶!您不給他們亮出好的?」

商細蕊哎一聲:「說了都一樣。大叔快去吧。」

戲提調一點頭,心說得嘞,這一個比剛才那位更狂了,要不怎麼說年輕氣盛,初生牛犢。真要打了自個兒的臉,栽在這狂勁兒上,也是與人無怨!

樊梨花卸妝卸得一半,頭面都摘下了,這會兒也來不及再戴上,胡亂穿了一件粉紅色的旦角兒戲服匆匆上場,幸而臉上妝容未褪,還能看得。她向商細蕊輕聲道:「《丑配》。強盜興兵來作亂。」

商細蕊一點頭,手下弓弦一動,琴音如流水般傾瀉而出,將女伶的嗓音包得密不透風,這想必就是他方才說的「托腔」了;又如影隨形,將嗓子的不到之處節節填滿,是為「隨嗓」。別的程鳳台也聽不出什麼,只覺得流暢非常,輕巧婉轉,那邊范漣卻極得滋味,搖頭晃腦的。程鳳台問:「怎麼,很好?」

范漣道:「不是一般的好。想不到啊!他還有這手!」

短短十句西皮流水真如流水似的漫淌而過了。客人們站起來拍手叫好,不知是沖著嗓子的,還是沖著琴去的。然後全場人把目光移到那琴師身上,倒看他要如何拜服。琴師臉紅脖子粗地朝商細蕊一抱拳:「領教了!」說罷琴也不要了,撥開眾人,橫衝直撞地跑了。

這一場鬧劇,出風頭的是商細蕊,台下眾人卻比他還要高興。尤其是那個戲提調,趕著商細蕊撣衣裳遞茶,真把他當個百年一見的活寶貝那樣。

金部長招招手,喚商細蕊下來說話,笑道:「商老闆,這出好戲!」

這是一句讚揚的話,商細蕊的臉卻熱了。他低眉順眼地站在跟前,道:「攪了金部長的堂會,真過意不去。」

金部長笑吟吟地看了他會兒,話鋒一轉,忽然說:「也是。琴師雖有錯,只錯在他那一環。豈不知商老闆一站出來,攪了滿堂的戲呢。」

眾人聽這話都一愣,想不到金部長會說出這樣類似於怪罪的話來難為商細蕊。

商細蕊也呆了呆,但是很快神色自若地答道:「紅花再好,需得綠葉配。戲台上的活計一環扣一環,有一環遭瞎了,別人怎麼好得起來?唱戲的本分是要賣力氣,把本事全拿出來,不是遮羞蓋丑,糊弄過場,糊弄座兒。」

金部長聽了,面上有一二分的驚訝,八九分的讚賞,深深地點頭:「好,你說得很好。」自今日見到商細蕊的第一面起,就覺得他戲中舉止似有寧九郎的風韻,眼下再看他的應答見解,真與寧九郎不分伯仲了。由衷讚歎一番之後,道:「要是人人都能像你一樣,不計較艱難,不貪圖安逸,有那不辱沒行業的要強志氣,中國就可強盛了。」

程鳳台與范漣對視一眼,不知道金瘸子是有心還是無意,這一句話像是說給他倆聽的,噎了人還回不得嘴,到底薑是老的辣。

金部長轉頭對戲提調吩咐道:「讓台上繼續演,我和商老闆說會兒話。」戲提調讓侍候的人搬來一把椅子給商細蕊斜放著坐了,自去安排不提。金部長再也沒有看戲的心思,只顧與商細蕊聊道:「剛才看薛金蓮,有幾個我從沒見過的身段,不知從何而來?」

商細蕊知道金部長曾是寧九郎高山流水的鐘子期,是個極懂戲的,因此心裡很有幾分敬重,說:「那是我自己加的,您看著,可還入目?」

金部長連連點頭:「極好。照我說,不如往後都照這麼演。」又笑道:「你和九郎都是有這志向的。九郎過去總說要改戲,可是他膽子小,遵規矩,不過就是修飾修飾。直到遇見你,才認真創新戲了。我記得幾年前,你和九郎有一出《帝女花》,是不是?據說本子寫得好,身段唱腔更好。」金部長彷彿在說什麼好笑的事情,笑道:「直把齊王爺看得大放厥詞,妖言惑眾,得罪了黨國。足以見得,這戲是真的到火候了。」

商細蕊說:「是杜七寫的本子。我和九郎加的身段安的腔。」

「可惜那時候我在南京,錯過了。聽人說,後來你們去天津給皇上照樣兒演過一出?」金部長嘆道:「還說,你唱到『誰家江山萬古長』的時候,皇上哭了?」

那次奉詔進戲,真是商細蕊至今為止的頭一件殊榮。此時離清朝覆滅還不算很久,帝室余榮猶在。戲子一行,唱的是帝王將相,演的是才郎閨秀,他們吃的是古人留下的飯,潛移默化之下,對舊王朝的那一套很推崇很嚮往很敬服。因此,這恐怕也將是商細蕊平生第一件殊榮。事後宣統帝當面誇獎他一番不說,還賞給他一把牡丹紅梅的泥金扇子,扇面兒上有皇帝題的詩和一枚私章。

但是商細蕊現在仔細回想了半天,說:「我也不知道那天皇上哭沒哭,我唱戲的時候,從來不看座兒怎樣。」

在商細蕊唱戲的時候,宣統皇帝也只是底下的一個「座兒」。程鳳台暗暗納罕,這小戲子,口氣真不是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