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這是一部詩體散文,作者借用古代波斯拜火教始祖查拉圖斯特拉之名,有意對抗基督教的聖業,模仿聖典的文體,以比喻和逸事描述查拉圖斯特拉升華進入超人之域的過程,是一本獨一無二的哲學思想結晶,副標題為「為所有人、不為某個人而寫的書」,象徵地表現出尼采最後的境地。這部作品雖然包括了尼採的一切,但查拉圖斯特拉是作品的主人公,而非作者本人。

全書分為四卷。

卷一 序白從「查拉圖斯特拉三十歲時,離家到山上去隱居修道,他在那裡安然無倦地度過了孤獨的十年」開始。下山途中,他遇到聖者,告知「上帝已死」,到鎮上的市場去,說明「人是應當被超越的」「超人必定代表大地」。

走繩索者在繫於市場兩座高塔之間的繩索上走過去時,後面又跟來一個小丑搶先衝過去,使得先前的走繩索者跌落下去摔死。進入本文後,查拉圖斯特拉前往叫作「斑牛」的小鎮,在那裡獲得無數信徒。他向大家說明人的精神必須經過三種變形。

首先變成駱駝——對人生崇敬,像駱駝那樣屈膝承受一切。接著變成獅子——否定一切舊價值的權威,創造新價值。最後,必須變成如孩童般的天真,做出神聖的肯定。

卷二 查拉圖斯特拉回到山上的洞穴,經過漫長的歲月後再度下山,前往大海上的「快樂之島」,在那裡說教「現在我要教你們訴說超人」「你們能創造一個上帝嗎?——那麼,請不要對我談諸神的事!但是你們卻能創造超人」「如果有上帝,我豈能容忍自己竟不是那個上帝!」,但是他感覺到自己還無力去命令,再度回到山上。

卷三 查拉圖斯特拉說自己是個流浪者,是個無法在平原上靜坐太久的登山者,「無論我遭到什麼樣的命運和際遇——流浪與登山必不可少,而一個人到最後所要面對的仍是自己。」他唱著:「噢,我頭上的天,明凈而悠邈的天啊!光明之深谷啊!每當我向你望去時,就不由得會因神聖的信念而顫抖不已。我將自己拋擲到你的高處——那是我的深度!我將自己隱藏在你的純潔之中——那是我的天真!」在兩個地方說出以下的句子:「這世界十分深邃——比白天所見的還要深邃。」

卷四 頭髮都白了的老查拉圖斯特拉,「早就不再追求幸福,而只努力做我自己的工作」。查拉圖斯特拉下山途中遇到許多人,那些人當中,在尋求偉大事物,歌頌無名之神的魔法師,似乎就是音樂家瓦格納。接著遇到的是因為上帝已死而失去工作的昔日教皇。

他決定要找到不信奉上帝者之中最虔誠的人,而他要找的就是查拉圖斯特拉。他說:「查拉圖斯特拉,你的不信比所信還虔誠呢!你心中有個神使你皈依自己的無神論。」之後查拉圖斯特拉遇到的是最醜陋的人,那人說「上帝看進人類的內心深處和根底,也看清了人類的恥辱和醜陋。她的憐憫不懂得羞怯,甚至爬到我身上最不潔的暗角兒。那個最愛窺伺、多管閑事而濫施同情的人一定得死。」

查拉圖斯特拉以超人為目標,作為尼採的重要觀念之一的這個超人,可以視為比歌德的「巨人」觀念更遠大。所謂超人就是站在與有教養,並且力主平等的俗物相反立場的人。雖然將自己的目標定位在超越自己,但那目標並不是在虛偽的宗教彼岸,而是可以在自己的發展中去尋求的自立主義者。

也因此基督教否定今世的生,超人則肯定生。而且若有上帝,由於這個人世間的一切都由上帝決定,所以人就沒有創造的餘地,也沒有自由,因此超人要宣告上帝已死。這對將人視為卑小者推崇同情與憐憫的基督教也是最大的反擊,因為那樣的說法只不過是奴隸道德。

就像這樣,超人並不是為了一時救贖,完成人生而去依賴虛妄的上帝的弱者,而是要在創造的無限過程中尋求人生意義的人。而且只有這個創造者,才是創造人的目的,賦予大地意義,創造何者為善、何者為惡的人。這個超人的價值創造,也成為尼採的「力的意志」。

查拉圖斯特拉也認為,人無時無刻不跟「世間一切都相同,一切都是徒勞,世界毫無意義」這樣的虛無主義戰鬥。把這個無意義的事物放進永恆輪迴,虛無主義達到頂點。佛教、尼採的老師叔本華,也都有這種永恆輪迴的思想,不過查拉圖斯特拉聽到這個說法時,陷入深深的憂愁中。

但他還是完全肯定這個永恆輪迴,以擁有「這就是生嗎?那麼好!再來一次!」這樣的勇氣和決心予以克服。在雅斯貝爾斯等人的重新評價中,尼采和克爾愷郭爾同被視為存在主義始祖。這部作品的思想深刻雋永,語言流暢華麗,文體嚴謹莊重,實在是罕見的傑作。

威爾·杜蘭在《哲學的故事》尼採的一章中開頭就寫道:「尼采是達爾文的兒子,又是俾斯麥的兄弟。他不時嘲笑這位英國的進化論者,又挖苦德國的國家主義者,這種不承認那些影響他最深刻的人的態度,似乎是一種想隱瞞對前人所負債務的潛意識行為。」

嚴格地說,尼採的著作都是嘔心瀝血譜成的音符,所以杜蘭給了他最高的評價:「沒有一個人曾經為自己的天才付出這樣重大的代價。」

譯者於2001年5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