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交鋒

今年,中芯國際是徹底扛不住了。

即便神州科技所需的很大一部分晶元,都交給中芯國際代工生產,相比另一個時空的處境好很多,但依舊難以阻擋其虧損態勢。2007年只虧損500多萬美元,2008年直接虧損4億美元,預計明年的虧損額將達8億美元——主要還是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

面臨如此困境,一些海外投資機構,仍然感覺中芯國際很有潛力,揮舞著鈔票想要抄底收購股份。

經過多方溝通協商,宋維揚透過離岸公司投資1億美元,受讓大股東上實集團(國企)8.5%的股份。又投資2億美元,收購中芯國際的定向增發股(約佔股15%)。同時大唐控股投資1.6億美元,收購中芯國際的定向增發股(約佔股12%),原有股東的持股全部被攤薄。

至此,中芯國際可以說姓宋了,他和神州科技共同持股超過35%,在九個董事席位中有三個董事代表。當然,那家離岸公司繞了很多個圈,除非美國政府親手調查,否則很難得知宋維揚就是幕後大股東。甚至連董事代表都屬於樣子貨,由張如京自己挑選心腹擔任,只有神州科技的董事代表(1個)是挑人派過去的。

張如京被推選為董事長,並繼續當他的總裁兼CEO。大唐集團派去一人擔任副總裁,專門負責TD-SCDMA相關業務。

手裡稍微有點閑錢了,張如京決定先買兩台高端光刻機。荷蘭佬賣不賣無所謂,可以從鄰居尼康那裡買——曾創下年銷量900台的尼康光刻機,今年的銷量還不足30台,直接丟失整個韓國和彎彎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尼康不但給錢就賣,而且發貨迅速,價格還便宜得一匹。

對於此時的尼康而言,管你什麼《瓦森納協定》,老子先偷偷賣了再說,大不了在美國爸爸發火時出來道個歉。

光刻機這玩意兒始終卡著國產晶元的脖子,但不是宋維揚能解決的,必須以國家的力量持續投入。

就拿盛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來說,2007年研製出90納米高端投影光刻機,成為全球第四家掌握該技術的公司。但消息傳出之後,關鍵元器件全部遭到禁運,樣機成了擺設,該公司不得不轉做更低端的後道封裝光刻機和平板顯示光刻機。

如何破局?

只有兩種選擇。

第一,國家調集大量科研機構進行持續攻堅戰,把生產高端光刻機所需的關鍵元器件全部自研出來。這就已經不是光刻機的事情了,而是一整套相關工業體系。

第二,等待技術突破,繞開傳統路子,直接進行降維打擊。

在收購中芯國際的同時,宋維揚盯上了剛剛取得技術突破的中微半導體。他憑藉與盛海政府的良好關係,個人注資1億美元,獲得中微半導體15%的股份,成為其第三大股東。這筆資金對於此時嚴重缺錢、且處於發展困境的中微半導體來說,無異於一場及時雨,而且是帶有善意的及時雨,因為宋維揚屬於超級溢價入股。

……

臨近年底,各種評選活動變得更多。

搜狐、新浪、網易都進行了「30年30人評選」,權威性比南方報系的「改革開放30年100位風雲人物」更高。因為網民只能投票選出前100位,還召集了眾多專家學者媒體人投票,專業人士投票都有巨大的加權特性——即便李宇春的大眾票數再多,被專家投票一抵消,也很難排進前30位。

三大門戶網站的投票結果顯示,宋維揚全都排進了前十名。排名更靠前的實至名歸,宋維揚心服口服,也不敢不服,就算給他100個膽子,也不敢跟袁老爺子這些人比啊。

特無語的是,央視也搞了個「改革開放30年風雲人物」評選,還把排名靠前的請去進行兩兩對話。

鑒於同屬科技企業領軍人物,同樣以高票數當選風雲人物,宋維揚被央視安排跟柳總對話……央媽的面子不能不給,今後還得求著人家給廣告位呢。

錄製現場。

白彥松居中,宋維揚在左,柳總坐於右。

不管私下關係如何,基本風度還是要保持的。宋維揚跟柳總都面帶微笑,非常熱情的握手寒暄,甚至還互相恭維了幾句。

白彥松面對鏡頭,微笑道:「觀眾朋友們好……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我們非常榮幸的請到了兩位中國高新科技企業的領軍人物……」

宋維揚和柳總各自面對鏡頭揮手,做了簡短的自我介紹。

白彥松又說了一番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突然問道:「柳總,你30年前在做什麼?」

柳總說:「我70年代就在研究所工作,剛剛改革開放那會兒,大家都希望多做點工作。每天忙著看資料搞科研,心裡痒痒得很,都想多學習新東西。」

白彥松說:「那個時候條件很艱苦吧?」

柳總道:「艱苦到難以想像的程度。我一家人住在12平米的車棚里,因為中科院計算所已經十多年不讓蓋房子了。我們全家還加上岳父岳母家,就住在12平米的車棚里,另外拿石棉瓦加蓋了一些,總共16平米。你說這日子怎麼過?所有傢具都是摺疊的,晚上把床拉出來,白天把床收回去。」

「家裡的小孩要買棉褲,需要提前幾個月做預算,要辛苦節省半年才能湊出一條棉毛褲的錢。當時的物價很便宜,但工資也少。食物也很便宜,但有錢都買不到,需要憑票購買。我經歷了中國30年的發展變化,非常珍惜現在的社會,我也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白彥松又望向宋維揚:「宋先生,30年前令尊已經開始創業了吧?」

宋維揚說:「在改革開放之初,我父親先是去參加高考。當時知青高考是有名額的,需要村裡邊開證明。我爸倒是忽悠村支書開了證明,可惜最後沒通過審查,因為我爺爺奶奶都有些歷史遺留問題。他灰心喪氣了一陣,就跟村裡的年輕人搞釀酒作坊,跟我媽提著酒罐子一個村一個村的推銷。」

「當時還沒搞土地聯產承包,柳總說他家裡困難,買吃的需要憑票。農民倒是不用憑票,但要計工分,每年分到的糧食都有定額,而且總是不夠吃。農民分到精糧之後,第一時間就是背去城裡賣掉,全部換成玉米等粗糧。玉米糊糊也是不夠吃的,主食其實是紅薯。食用油就更不夠,三口之家,一斤菜籽油要吃一年!」

「在這種情況下,我爸也是心大,居然敢開釀酒作坊,那玩意兒的糧食消耗量大啊!我至今不知道他們怎麼弄來的糧食去釀酒,但不管是什麼方式,放在當時肯定是違法的。80年代我爸被抓去坐牢,絕對沒冤枉他,不違法搞糧他拿空氣釀酒?人家農民賣精糧買粗糧,都是有正規渠道的,不可能一次性買賣太多,量多了百分之百被懷疑投機倒把。」

柳總笑道:「令尊很有商業頭腦,在這種情況之下,肯定沒有私人釀酒。只要他釀出的酒,比公家釀的酒稍微便宜,肯定不愁銷路。」

宋維揚點頭說:「只搞了三年多的釀酒作坊,我父親就把鎮上的釀酒坊給吞了。也不能說吞併,因為那是一家鄉鎮級集體企業,我爸頂多能算長期承包。不但擴大了規模,還獲得了合法身份,集體企業承包者。」

白彥松說:「宋先生的父親是鄉鎮企業家的典型代表,需要衝破各種政策限制,創業道路舉步維艱。那柳總呢,你在創業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困難?聽說你創辦聯想之前,曾經賣過旱冰鞋?」

柳總回應說:「不是創辦聯想之前,而是之後。所長給我們20萬元投資,這錢在當時很多,問題是我們做電腦啊,七萬塊錢一台電腦,你說怎麼做?而且聯想剛剛創辦,一上手就被人騙走14萬,剩下的錢連一台電腦都買不到。知識分子剛下海,不知道海水有多深,都是教訓!那就隨便倒騰買賣唄,我賣過旱冰鞋、賣過電子錶。有人說我還賣過菜,在此聲明,我沒賣過菜。當時很多單位進口電腦,我們就給人家做驗收、講課、維護機器,靠這個一點點積累資金,再拿這些錢開發聯想漢字系統,然後通過漢字系統就打開了市場。」

白彥松說:「不管如何,您賣旱冰鞋、電子錶的經歷,也為今後積累了商業經驗。」

柳總搖頭道:「賣旱冰鞋能積累什麼經驗?真正的經驗,是給IBM做代理,學到了怎麼推廣市場,學到了什麼是財務管理,然後才自己辦工廠、搞研發、做品牌。這是一條貿工技的道路,先做貿易充實資金,再搞技術形成配套。」

白彥松說:「宋先生創業是賣罐頭?」

宋維揚搖頭道:「販賣商業智慧。」

「怎麼講?」白彥松問。

宋維揚笑道:「現在很多人稱呼我為馬博士,這個東西我不需要否認。當時我父親入獄,家裡欠了幾百萬債務,罐頭廠一兩百口人等著發工資,好多果農等著我結算貨款。我一個高中生能怎麼辦呢?揣著點錢去特區闖蕩唄,連通行證都沒有,鑽鐵絲網狗洞進的特區。當時正值下海潮,特區的寫字樓都滿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