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豐公司在港城上市的保薦機構是BNP百富勤,金牛資本雖然也有證券經營牌照,但畢竟兩家企業的大股東都是宋維揚,有可能在聯交所審查的時候橫生枝節。金牛資本也有參與其中,雖不是保薦人,但也擔任了中介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在喜豐進行部門結構調整的時候,公司名稱也變了,從「喜豐食品飲料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喜豐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並面向全體內部員工(入職一年以上)發售原始股。
「原始股」這玩意兒在90年代吸引力極大,至少大陸是如此情況。
究其原因,還是證券市場發展不完善,企業和股民都不成熟。跌破發行價?不存在的。90年代但凡能上市的企業,上市之初總得先漲幾波再說,原始股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獲利。
所以民間一直流傳著原始股的財富神話:某國企股份制改革並預備上市,普通員工也能分到少量原始股,有些員工還到處借錢買原始股。一旦這家國企上市,1000塊錢的原始股,分分鐘變成幾萬塊,把左鄰右舍都羨慕死了。
這種情況很普遍,於是越傳越邪乎,最後變成某工人投資幾百塊,上市之後瞬間收益幾十萬。還真有人相信,而且越是底層民眾,越對這種傳聞深信不疑,夢想著自己所在的企業也能上市。
就說容平市這邊吧,隔壁市的五糧液前不久上市了。
由於五糧液不斷擴大地盤,暫時又拿不出足夠資金,周邊一些被佔地拆遷的農民,居然也分到了少量原始股。於是,「內幕消息」傳到容平市這邊,就變成了:某農民被五糧液佔了土地,耕地補償款沒拿夠,拿到100股的原始股。年初的時候,那個農民還到處抱怨,甚至跑去市政府上訪。嘿嘿,前不久五糧液上市,那個農民手裡的原始股,已經價值10萬元了!
當喜豐公司宣布發售原始股的消息一傳出,頓時引起劇烈反響,好多普通員工四處奔走,只為多借點錢購買股票。
甚至一些不是喜豐員工的社會人,也對此垂涎欲滴,到處托關係走後門。
各地分廠和銷售分公司的員工,同樣積極響應,有些連婚期都推遲了,把結婚的錢用來買原始股。
喜豐高層被搞得焦頭爛額,只能一邊擴大原始股的發售量,一邊規定每個員工的限購量。而且,級別越高、工齡越長的員工,可購買原始股的數量越多,並具有優先認購權,排後面的很可能想買都買不到。
包括楊信、鄭學紅、陳桃等高層在內,都拿出所有積蓄認購,他們的股份不但沒被稀釋,反而還趁機漲了一些——宋維揚借錢給他們了,其實就是在變相贈與股份,否則他們拿不出那麼多錢。
一句話,宋維揚在送錢!
效果是很明顯的,從高層幹部到底層員工,工作積極性都整體提升了一層。
許多偏向於保守的普通員工,本來對原始股不感興趣。但很快就被這種氣氛所感染,拿出閑錢來10股、20股的少量購買,走出去也可以拍著胸膛對人說:「老子現在是喜豐公司的股東了!」
等到原始股內部發售完畢,宋維揚的股份縮水不少,股權結構變成:宋維揚(56%),宋其志(18.5%),郭曉蘭(8%),楊信(5.5%),鄭學紅(5.5%),陳桃(3.5%),其他員工持股(3%)。
一下子,公司的現金量增加了1.2億元,宋維揚借了好幾千萬給公司高層買股票。
喜豐高層幹部以後肯定是大富翁,但現在他們欠宋維揚一屁股債,換來的只是暫時無法兌現的原始股份。
與此同時,BNP百富勤和金牛資本的人,也已經入駐喜豐公司,對公司進行情況調查、問題診斷、專業培訓以及上市業務指導。直至11月中旬,百富勤完成對喜豐公司的核查,並向港城的證監部門遞交上市申請文件。
百富勤還是很給力的,副總裁梁伯韜以前的搭檔,便是原港城證監會的副主席,此人也是百富勤的創始人之一(現在不幹正事兒了,專門給李超人的公子當保姆)。
一方面是百富勤關係硬,一方面也是喜豐公司有實力,初審只用幾天時間便通過,並於12月初正式通過喜豐公司的上市申請。
速度太特么快了!
當然,這還有大環境背景。現在港城股市正處於復甦階段,急需業績良好的公司添柴加火,而楊信在前年就開始籌划上市,準備工作比較完善,方方面面都挑不出漏洞來。
年底的時候,楊信丟下手裡的工作,帶著陳桃一起去港城做「IPO路演」。
路演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其中也有宋維揚的影響力在其中。大陸丁蟹,股神嘛,跟索羅斯對剛的男人,還在《未來屬於中國》一書當中展示了自己的超卓才華,金融機構對宋維揚很有信心,對業績良好的喜豐公司也很有信心。
經過反覆核算與商討溝通,喜豐公司上市總股本定為38億股,其中10億股為新發股票,包括百富勤、金牛資本、花旗銀行、中銀投資、滙豐銀行等多家機構願意認購或承銷。
而且發行價定得比較高,每股1.5港元。
喜豐公司的上市日期,確定為1999年1月1日。
當然,這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咱們說回現在。
神州科技公司自產主板的小靈通,第一批已經開始發售。經過長達7個月的反覆測試修改,神州小靈通主板完全不遜色於台企產品,至少小靈通用戶沒有感覺出來什麼差別。
神州科技的小靈通業務做得如火如荼之際,華為也從今年夏天開始了GSM技術研發——然後就炸了,任總急得想跳樓,到處找人融資,到處找銀行借錢。
說起華為的GSM研發項目,華為高層定性為「愚昧無知、自高自大」。啥都不懂,一頭莽進去,然後被套住,只能硬著頭皮往下做,同時還受到來自於各方面的瘋狂打壓。
90年代初,中國固話網路設備的老大是貝爾電話公司,聽名字就知道是外企。
外企沒把中國本土企業放在眼裡,於是他們付出了慘重代價,固話設備業務在幾年間就被「巨(龍)大(唐)中(興)華(為)」搶得精光。現在得知華為要做GSM設備,外企頓時警醒起來,貝爾電話公司的移動業務負責人甚至說:「我寧可因為價格過低被撤職,也不能因為丟失市場而被撤職!」
於是,當華為GSM項目研發有了成果,第一次參與競標,就遭遇愛立信、貝爾等外企的聯手打壓。外企先是虛報一個很高的價格,華為傻乎乎的降一點標價,結果外企的投標價集體跳水,低得讓人瞠目結舌。
華為的翻身仗,是研發出全球第一個基於國際新標準的移動智能網技術,移動公司利用此技術建立了「移動夢網」。
當時,各大外企之間簽有智能網私下協議,每個用戶收費300美元。華為牛逼炸了,直接定價為100多元人民幣,僅為外企價格的二十分之一,把移動公司的官員整得目瞪口呆。
腰斬算什麼價格屠夫?
你有種降價到二十分之一啊!
華為研發的移動智能網技術,也讓騰訊、新浪、搜狐、網易等互聯網公司絕處逢生。當時正值互聯網泡沫被戳破,網路公司根本找不到盈利點,移動夢網給這些公司帶來豐厚利潤,否則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
那是2000年以後的事情了,而現在的華為,資金正在一點點被研發項目抽干。
甚至窘迫到忽悠員工的地步!
華為建立有公司內部銀行,發給員工一張陽光卡,工資都在裡面,而且利息比其他銀行更高。那些傻乎乎的程序員們,把自己所有身家都存在內部銀行里,甚至年底的獎金和分紅,也被領導忽悠著用來購買華為的虛擬受限股。
一旦華為GSM項目破產,這些員工將血本無歸!
與此同時,也不知道是誰指使的,相關部門收到3000多封舉報信,說華為欠工人100億工資,欠客戶100億貨款,欠政府100億稅收。
雖然有關部門對這些誇張離譜的誣告信不予理睬,但信件卻莫名其妙曝光了,甚至被媒體報道出來。華為的客戶,大部分是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單位負責人害怕承擔政治風險,不敢再跟華為合作,導致華為長達半年時間沒有接到一個訂單。
不僅如此,華為以前跟各地電信局合資成立銷售公司,搶佔了大量市場。現在,電信局被勒令不得開這種公司,全部進行清理結算,華為跟電信的親密關係就此割裂。
接不到訂單了,公司資金見底了,還得投入巨額研發費用,這就是1998年到1999年華為的困境。
11月初的時候,宋維揚接到一個電話,是神州科技那邊打來的。
華為請求投資,錢越多越好,但只能買受限股,也即沒有投票權的股份。宋維揚如果投資華為,不能參與管理,頂多定期派人去查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