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球奸』那麼多。」
「抗戰還那麼多漢奸呢,多正常的事兒。」
「你們注意了嗎?『球奸』大部分都是中國人,這本小說完美的展現了中國人的劣根性。」
「瞎幾把扯淡,去尼瑪的劣根性。太平洋沒蓋子,自己游過去啊,那邊的人個個偉光正。」
「滿嘴髒話,你這種人就是中國人劣根性的代表!」
「別吵吵,看個書還吵個鎚子。」
「我覺得吧,拯救派和降臨派都不是主流,以後人數最多的肯定是倖存派。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現在的日子就很難過了,誰還管得了幾百年後的外星人進攻?」
「那個,我讀書少,納米到底是什麼?是作者編出來的科技,還是地球上真有?」
「當然有,美國都已經裝備上納米科技了,中國也在研發當著,我一個哥們兒就在納米軍事研發基地工作。」
「我舅老爺還是總統呢!」
「我發現了一個問題,作者說三體距離地球四光年,三體人的最高航行速度是十分之一光速,那到達地球應該只花40個地球年才對,為什麼是450年呢?是不是作者數學太差,計算錯誤了。」
「這個問題我可以解答。我的100米跑成績是12秒5,那我每秒能跑8米,每天能跑691公里。京城距離盛海的直線距離約為1000公里,不到一天半的時間,我就能從京城跑到盛海。請問,我計算錯誤了嗎?」
「一天半跑完京滬的朋友牛逼。」
「……」
1997年的四通聊天室最火,但每個聊天室的同時在線人數也就二三十個,幾個聊天室加起來勉強破百——這特么還比不上未來的一個QQ群。
主要是現在的網費太貴,很多人聊一陣就下線了,能整天灌水的都是土豪。
憑藉《三體》的威力,搜狐的單個聊天室同時在線人數居然破百了,已經達到人數上限,張朝揚不得不把人數上限調整為200人。即便如此,每當到了《三體》的固定更新時間,200人上限還是不夠,好多讀者卡在外面進不去。
至於平常時候,搜狐單個聊天室的同時在線人數,依舊超過50人,擱這年份可以說火得一塌糊塗。
聊天室的火爆,也讓搜狐網的流量大大增加,平均每天訪問人次破6萬。許多網友聊累了,就去瀏覽搜狐的網頁,看各種新聞和技術內容。
隨著《三體》的更新內容越來越多,貼在聊天室的散亂章節不方便閱讀,於是這本小說又被搬到搜狐網。張朝揚讓人專門做了一個版塊,叫做「舞文弄墨」,但凡是在聊天室發表的有意思的文章,都將在第二天搬到搜狐網「舞文弄墨」版塊。
這大大刺激了網友的創作熱情,好多人都開始在聊天室貼原創文章,仍舊以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為主,但也有人開始發表長篇小說了。
其中的佼佼者有三人——
寧財神:專門寫鬼故事。
李尋歡:量產詩歌散文。
邢育森:主打短篇小說。
這三人再加上宋維揚的「天頂星人」,被好事者譽為「網路文學四大天王」。
夜晚,十一點。
這間聊天室只剩下寥寥幾人在線,林卓韻今晚住在研究生宿舍,宋維揚可以聊到半夜隨便撒歡。
李尋歡:「我要下線了,明天論文答辯。」
天頂星人:「你還沒畢業?」
李尋歡:「就快畢業了。」
天頂星人:「畢業之後準備做什麼?」
李尋歡:「進房地產公司,已經簽約了。」
邢育森:「做房產銷售啊?」
李尋歡:「我讀的是經濟類專業,不用頂在銷售第一線……」
天頂星人:「今年是自92南巡以來,房地產行業最不景氣的一年。老兄,保重。」
寧財神:「互相留個郵箱,以後工作有困難,可以到京城來跟我混。對了,我是做證券的,跟你的經濟專業很合拍。」
李尋歡:「謝了。我叫路錦波,這是我的郵箱地址……」
宋維揚對早期互聯網不是很熟悉,看到路錦波的名字,終於知道這人是誰了。韓寒、安妮寶貝、慕容雪村等人的幕後推手,「榕樹下」總經理,一個非常成功的文化商人。
至於那個邢育森,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邢捕頭。此人的真實身份是北郵信息工程博士,後來當了編劇,參與編劇的影視作品有《閑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家有兒女》前兩部、《都市男女》等等。
李尋歡:「各位再見,我可能要消失一陣子。畢業破事兒有點多,還要換個城市生活,有緣再會!」
等李尋歡離線之後,寧財神突然問:「天頂星老兄,你是做什麼的?」
天頂星人:「學生啊。」
邢育森:「天頂星人肯定是學物理的,而且是非常高端的物理,天體力學、量子力學之類的玩意兒,否則不可能寫出《三體》這樣的作品。」
天頂星人:「呵呵。」
寧財神:「我怎麼前幾天在聊天室里,看到有人說《三體》是宋維揚的作品。」
邢育森:「宋維揚是誰?」
寧財神:「草,你平時不看報紙的?」
邢育森:「好吧,我想起來了,好像是喜豐公司的老闆。」
天頂星人:「老寧,有沒有興趣到泰國玩一把,那邊貌似蠻熱鬧。」
寧財神:「算了吧,我就是個小嘍啰,哪有資格跟資本巨鱷一起玩?別轉移話題啊,你真的是宋維揚?」
天頂星人:「宋維揚能有我這麼閑?」
寧財神:「也對。」
天頂星人:「我下線了,再見。」
隨著時間的發酵,《三體》從互聯網火到現實當中。
首先是計算機專業雜誌,報道了網路文學的興起。接著是大眾媒體,把網路文學當成新鮮事物報道,並賦予了它崇高的意義:互聯網正在改變文學創作的方式和途徑。
這對於網友和普通民眾來說,都是非常新奇的事物。
90年代中期,人們想要發表文章,只能給報刊雜誌投稿。一份銷量稍大的雜誌,每個月收到的稿件有幾十萬份,且編輯錄用的大部分都是老作者稿件,新人能夠發表作品的幾率跟中彩票差不多。
現在居然可以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如何不讓人感到興奮?
《三體》帶來的示範效應,讓網路文學迅速「繁榮」起來。網友們目的很純粹,不為賺錢,只為抒發自己的文學表達慾望。而其他人也很捧場,就連李尋歡寫的那些酸不拉幾的散文,都能迎來一致讚譽。
究其原因,是在網路上當讀者,可以跟作者交流,可以在聊天室即興評論,還能遇見那麼多的志同道合者——這是讀紙質書籍不能比擬的。
97年夏天的中國網民人數,已經超過了20萬,網路咖啡廳(早期網吧)蔓延到內陸城市。
這些人上網能幹啥?
無非是瀏覽資訊和聊天,MUD(文字網遊)都才剛開始流行。創作和閱讀網路文學,一下子就成為人們上網的重要內容,你要是沒看過《三體》,都不配自稱為網民!
那是中國網路文學鼻祖,分分鐘被捧上天。
網吧里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喲,你也在網上衝浪啊。看過《三體》沒有?什麼,沒看過?那你就太跟不上潮流了,我跟你說啊,《三體》特別牛逼,作者是一個天體物理博士……趕緊看看吧,不看丟人!」
《科幻大王》都不打個招呼,就直接把《三體》拿去連載。
《科幻世界》的總編楊瀟,立即給宋維揚打電話,想要得到《三體》的獨家連載權。
雙方溝通之後,宋維揚同意了,前提是不要透露作者信息。
《科幻世界》從6月中旬開始連載《三體》,並警告競爭對手:「《科幻大王》並未聯繫作者,並未獲得作者授權,請立即停止連載《三體》。」
兩本雜誌之間的爭鬥,立即讓科幻迷產生了興趣,並因此知道了什麼叫網路文學。
甚至有頭髮蒼蒼的老科幻迷,為了追更新,拄著拐杖跑去網吧,從零開始學習如何上網。
美國那邊也有網路文學圈子,被譽為「網文八大家」之一的方肘子,開始把《三體》放到《新語絲》(網路刊物)連載。《新語絲》的讀者以留學生為主,大陸和彎彎的留學生都有,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分分鐘被《三體》圈粉,接著又順理成章的流傳到彎彎那邊。
整個華人世界的互聯網圈子,《三體》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某天,小馬哥突然打電話給宋維揚:「老宋,我發現了一本科幻小說,叫《三體》,特別厲害!我可以說,這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放在全世界都屬於頂尖作品。」
宋維揚笑道:「那我可要拜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