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最近的情況不好?」樊馨曼用關切的語氣問。
「是有點。」馬小雲笑著把情況大致講了一下。
「臨州電信局的吃相也太難看了,」樊馨曼替馬小雲打抱不平,又安慰道,「去年我不是說要給你拍紀錄片嗎?正好你在南方接不到單子,可以跟我一起去京城。咱們一邊跑業務,一邊拍紀錄片,生意和宣傳兩不誤。」
「那太好了,太感謝你了!」馬小雲感覺非常意外,他不記得自己跟樊馨曼的關係有這麼密切啊。
事實上,兩人認識只有一年時間,前後見面不超過三次,只是同鄉兼普通朋友而已。
這就要說說樊馨曼的為人了,她見到有本事、有潛力的人,就忍不住想要幫著宣傳一把,似乎別人成功了她就非常高興。歷史上,她不但幫馬小雲在全國打出名氣,還力捧過胡神醫和李道長。
胡神醫和李道長的共性是:會武功、會氣功、懂中醫、懂養生,是傳統文化包裝出來的大騙子。
樊馨曼很信這些,恰巧,馬小雲也很信這些。
2008年的時候,馬小雲的生意已經做得很大,還被樊馨曼帶去拜見李道長。堂堂的阿里大老闆,關閉手機電腦,不看書,不說話,在道觀裡面壁修鍊整整八天。
然後就翻車了,因為馬小雲的拜見,方舟子、司馬南盯上了李道長,遂開始打假——李道長完蛋,樊馨曼被央視開除。
「你在看什麼書?」樊馨曼問道。
馬小雲把書遞過去:「一個朋友寫的,很精彩。」
「《未來屬於中國》?這書包裝很精美啊,居然還有封腰,」樊馨曼突然掃到封腰上的宣傳語,眼睛一亮,「你還認識喜豐的老闆宋維揚?」
「聊過兩次,」馬小雲說,「這位宋老闆雖然年紀輕輕,但思想理論很有一套,而且對傳統文化也研究頗深。你不是喜愛『老莊』嗎?有機會可以跟他聊聊。」
「既然都是同類,是該接觸接觸。」樊馨曼笑道。
馬小雲問:「什麼時候動身去京城?」
「最好今天就走,我是來南方拍攝《百姓故事》的,還要回電視台交差。對了,我可以介紹你去體委,明年就有奧運會,中國體育也該宣傳宣傳,看能不能把體委也拉到中國黃頁,」樊馨曼拿著《未來屬於中國》,問道,「可以借我看看嗎?」
「當然。」馬小雲非常高興,期待著能接到國家體委的單子。
馬小雲交代了一下公司事務,便跟樊馨曼和央視員工一起坐火車進京。
樊馨曼在火車上就把《未來屬於中國》看完,她是傳統文化的信奉者,民族主義那套正合她的心意。這本書讀得她心潮澎湃,讚歎道:「絕無僅有的好書,應該廣泛宣傳,讓全國人民都讀一下!你有宋維揚的聯繫方式嗎?」
馬小雲想了想,感覺這不是壞事兒,就把宋維揚的電話號碼寫出來。
樊馨曼沒有立即聯繫宋維揚,而是連夜寫了篇讀書評論,並抄錄宋維揚的前言一起投給《中青報》。以她的人脈、文筆和見解,只要文章不亂來,《中青報》刊登的幾率很高。
恰巧,宋維揚因創辦大學生志願者社團,在團裡邊掛了號,而《中青報》又是團機關報。
元旦那天,這篇文章就發出來。
由於版面關係,樊馨曼的書評被斬掉大半,反倒是宋維揚的《序言:論民族精神和逆向民族主義》全文刊登。
整個中國,輿論爆炸!
我們前面說過,1995年的《什麼是文明》和《神不在異國》,已經揭開了中國民族主義大討論的序幕。但那只是兩篇論文和散文,討論一陣子,熱點效應就過去了。
而宋維揚出的是整本書,還有《中青報》做宣傳,所引發轟動不可同日而語。
僅是被刊登出來的那篇序言,就引起激烈討論。一幫子人站出來支持,另一幫子人跳出來反對,互相在報刊雜誌上打起了筆仗。
宋維揚也被噴得狗血淋頭,有人說柏楊是名揚世界的大學者,宋維揚這黃口小兒還沒資格妄議。也有人說,喜豐罐頭自己就請蘇菲·瑪索做代言,憑什麼罵那些請洋人打廣告的商家?
宋維揚還沒來得及辯駁,陳桃手下的宣傳部門就發力了。她直接召開新聞發布會,請了不少媒體參加,說喜豐罐頭請蘇菲瑪索代言,是為了打入歐美市場,國內市場只是順帶的。同時,還公布了喜豐罐頭為國創匯的詳細數據,並宣稱喜豐罐頭繼打入北歐和俄羅斯市場後,又成功與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簽下代理合約。
這手熱點蹭得漂亮,人們突然發現,原來在國內被日漸遺忘的喜豐罐頭,已經在歐洲賺了那麼多美元!
真理越辯越明,誰有道理,誰胡說八道,一目了然。
那些崇洋媚外者只知道挑中國不好的地方說事兒,而民族主義者則扔出一大堆西方國家的黑料。看看吧,大家都差不多,別想著把問題歸結於中國人的劣根性和國家制度。
但是,反對者依舊在罵,低端的滿嘴胡噴,高端的叫囂著別比爛,反正中國就是有問題。
宋維揚的支持者們說,我們沒比爛啊,我們也沒有否認中國的問題,我們只是找出了中國的閃光點和西方的黑暗面。請你們不要逃避轉移話題,也不要把中國和中國人一竿子打死!
加入討論的人越來越多,各自都有支持者。如果宋維揚只是寫了篇文章,那麼頂多能維持一個月熱度,但他寫的可是一本書,人們對這本書越來越感興趣,然後發現好多地方的書店都買不到。
歷史上,《中國可以說不》被炒熱後,幾個作者是這樣對話的:
「我們的書現在火了,趕快加印,至少能賣50萬本吧?」
「還用你提醒?已經賣出去200萬本了!」
宋維揚的書現在就有大火的徵兆,而復旦大學出版社毫無準備,首印只有5000本。《中青報》的推薦文章一出,半天賣完,各地書商瘋狂給復旦出版社打電話,甚至有不少直接找上門等著提貨。
書商們還提了個要求:去掉封腰,改變印刷紙張。
也就是嫌《未來屬於中國》的印刷裝訂太精美,不利於擴大銷量,最後整出來就跟盜版差不多。讀者也不嫌棄,只要沒錯別字就行,包裝越差、價格越便宜越好!
京城。
張小波也是書商,同時,也是《中國可以說不》的作者之一。他看到宋維揚的《未來屬於中國》銷量喜人,立即給各地的朋友打電話催促:「稿子寫好沒有?寫好了就趕快發過來,我們要緊跟著腳步出版!」
歷史上,這本書的創作速度很快,但完稿之後拖拖拉拉,大家都沒太當回事兒。張小波收稿就收了一個多月,又花時間校對,又花時間聯繫出版社,折騰三個多月才面世。
現在被宋維揚的書刺激到了,《中國可以說不》提前四個多月結稿,校對排版只用了六天時間,書號更是秒過,一切只為蹭著熱點趕快賣書。
《中國可以說不》一問世,讓輿論爆上加爆,這書的銷量甚至反超宋維揚的《未來屬於中國》。因為它偏激,它憤青,它粗俗,它的民族主義走向極端,迎合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胃口。同時,也召來更多的罵聲。
甚至一些支持宋維揚的文化人,都逮著《中國可以說不》開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