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新鞋問世

剛剛粉刷過的廠房裡,一排排工作台已經布置好,工作台上每隔一段距離便擺放著一台縫紉機。

在耐克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陳強就開始準備廠房,他手中本來就有好幾處的物業,便拿出其中一處改造成了生產運動鞋的廠房,然後又購進了一批縫紉機。

接下來陳強需要招募一批製鞋女工,鞋廠才算是徹底的開起來。

製鞋本來就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開辦一個製鞋廠需要大量的工人,陳強估摸著,以現在的廠房規模,至少要招聘100名製鞋女工才行。

二十世紀上半葉絕對是美國工業最為輝煌的時代,這個時候的美國是世界工廠,可以生產各種各樣的工業產品,小到螺絲帽,大到航空母艦,美國全都能夠生產。

同時這個時代也是美國工人的黃金時代,整個美國遍地是工人,工人們也絕對不會缺乏工作崗位,而那些技術工種,還可以獲得比較高的薪水。

當然絕大多數的技術工人都是男性,女性技工的數量非常的少。女性從事的都是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對體力要求不高的勞動。

西方國家可沒有「女人能頂半邊天」的說法,而在富裕的美國,靠著丈夫一個人的薪水養活一家人彷彿並不是什麼難事。

二十世紀以前,美國的女性很難獲得一份正式的工作,很多女性都只是在婚前工作,婚後便成了家庭婦女,這有點像現在的日本。當時的美國女性不工作的原因並不是為了在家裡相夫教子,也不是國家文化使然,而是美國的僱主不願意為女性提供一個正式的工作機會,這也算是一種就業歧視。女性找不到工作,自然也就不去工作了。

女性在找工作時處於弱勢的一方,在未來也是存在的,而在十九世紀的美國,這種現象更為嚴重,所以美國歷史上爆發過很多次的女權運動,差不多每次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女權運動就會消停一陣子,一旦經濟復甦,女權運動又回興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很多美國的男人們都上了戰場,美國女性開始獨立持家,參與到工作當中,然而在一戰結束後,絕大多數參與工作的女性立馬就失去了工作,大量的男性從戰場上回歸,僱主們肯定更願意僱傭那些身強體壯的男性職工去從事勞動工作。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美國男性再次走上了戰場,美國也開始重複一戰時候所發生過的事情,女性又一次的參與到了工作當中。而且由於女性長期在就業市場上遭到歧視,所以依舊有很多僱主不願意招募女性員工,因此招募女工要比招募男工要容易的多,女工的薪水也要比男工低得多。

二戰期間,有很多歐洲人逃到了美國,這些歐洲人並不都是精英,有很多沒有一技之長,在美國生活也很艱難,為了在美國生存下去,他們很願意去從事那些沒啥技術含量的工作,這也為美國的勞動密集產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資源。

製鞋本來就不是什麼對技術要求很高的崗位,無非就是用縫紉機將材料縫在一起,稍加培訓就能學會,這種低門檻的工作,招聘員工的難度也很低,陳強很快的就招聘到了一百多名製鞋女工。

接下來會對製鞋女工進行培訓,同時原料也回陸續到位,球鞋生產便可以開始了。

……

廠房內,陳強拿著一個剛生產出來的「耐克一號」運動鞋,忍不住脫下自己的鞋子,開始試穿起來。

這鞋穿起來感覺很不錯,雖然不如後世的運動鞋,但是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非常舒適的了,這鞋遠比厚重的皮鞋要舒服的多。

在加工水平比較低下的時代,帆布的鞋面配合橡膠的鞋底,的確是最為舒適的一種搭配,即便是放在後世,很多運動鞋依舊使用的是這種搭配。

運動鞋發展的過程中,直到八十年代以後,各大運動品牌才加大了對運動鞋的研發投入,材料加工的工藝不斷提升,皮質也能做到像帆布一樣柔軟,再加上各種新技術加入到運動鞋當中,這才使得運動鞋月來也舒服,也越來越符合人體工程學。

陳強對於未來運動鞋的種種科技也是頗為了解,以後世的標準看,「耐克一號」簡直是渣渣,但在1944年,能夠做出「耐克一號」這樣的運動鞋,陳強已經非常滿意了。

「陳先生,這是車間里剛剛生產出來的鞋子,您還滿意吧?」一個中年男子開口問道。

這個中年男子名叫賈里德,波蘭裔猶太人,在戰爭開始之前便逃來了美國,他也算是運氣挺不錯的,早早的就來到了美國,如果等到戰爭爆發以後還待在波蘭的話,說不定就被關進奧斯維辛集中營了。

賈里德曾經在一家製鞋工廠擔任車間主任,於是便被陳強挖來做了製鞋廠的廠長,陳強畢竟不是企業家出身,他並不懂得工廠的管理,他也不可能天天在鞋廠里待著,所以便請來了賈里德這個專業人士,負責鞋廠的管理和正常運營。

猶太人在商業方面的確很有天賦,這個賈里德也頗有能力,雖然鞋廠是新的,員工也是新的,但是在賈里德的管理下,整個工廠卻是運營的井井有條,很快的就投入到正式生產當中,生產出了第一批的「耐克一號」。

面對賈里德的詢問,陳強笑著點了點頭:「這鞋很不錯,穿起來很舒服,投放到市場上,肯定能夠跟匡威的JACK PURCELL運動鞋一較高下!」

「但是陳先生,我認為關於這個『耐克一號』,我們還有改進的空間。」賈里德開口說。

「你有什麼建議?」陳強馬上問。

「陳先生,經過我的研究計算,我發現如果取消側面那個標識的話,我們的製鞋成本會大大的降低。」賈里德一邊說著,一邊瞄了一眼陳強,發現陳強正在認真傾聽,這才接著說道:「在鞋的側面增加一個這個大的公司的標誌,其實有些得不償失,我們不僅僅要多花費一塊布料,還要花費人工把這個標誌縫在鞋上。如果沒有這個標誌的話,我們可以節省原料成本,也可以節約人力。」

陳強點了點頭,然後重新拿起球鞋,仔細的摸了摸球鞋側面的耐克標誌,這個標誌縫的很工整,也很結實,可以看出來不是糊弄上去的。

那個時代,運動鞋上面的商標都是額外縫上去的,這需要額外花費專門的材料,還得花費人工,這些可都是成本。而很多運動鞋為了節約這部分成本,乾脆就連商標都沒有,當時穿上一雙運動鞋,別人壓根就不知道是什麼牌子的。

那個時代的人畢竟沒有品牌意識,只是單純的生產處一個產品,然後拿到市場上去售賣,賣光了就再生產一批,根本就想不到去培養一個品牌,為後續推出新款做準備。

這一點匡威就做的比較好,即便是1917年所推出的最原始款式的Chuck Taytor ALL STAR運動鞋,也在鞋幫的位置縫上匡威的標誌,美國人看匡威的標誌看多了,漸漸的熟悉了匡威的標誌,買運動鞋自然就會首選匡威,也因此匡威才能稱霸美國市場幾十年。

陳強是打算把耐克做成頂級運動品牌的,當然不可能取消運動鞋上的耐克標誌,就算是要花費更多的成本,陳強也必須要將那個大大的「對號」標誌保留下來。

然而站在廠長賈里德的立場上,他當然要想盡一切辦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所以像是標誌這種東西,在賈里德看來完全是華而不實的東西,沒有必要存在。

陳強明白賈里德的想法,他心中也佩服起賈里德的精打細算。

未來陳強在做大學教授的時候,曾經接受過某個國內體育品牌的委託,去研究過國內運動鞋產業發展。陳強還記得當時調查後得到的數據,以耐克的籃球鞋為例,福建的代工廠為耐克生產一雙球鞋,只能在利潤當中分到2%,餘下的都被其他環節分走了。而代工廠的製鞋工人,只能在利潤當中獲得0.7%,也就是說耐克賣一雙球鞋所獲得了利潤,生產球鞋的製鞋工人連1%都分不到。

從這數字看,生產代工環節的成本,只佔據一雙球鞋很少一部分。

可即便是這樣,耐克公司仍然覺得製鞋工人獲得那0.7%都有些多了,所以將工廠搬到了人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那裡的製鞋工人獲得的,可能只有0.4%或者0.5%。

資本都是貪婪的,從這方面來說,賈里德是一個合格的猶太人。

於是陳強只好開口解釋道:「這個公司標誌肯定是不能取消的,我開辦製鞋工廠,並不是為了賺快錢,而是打算做一個偉大的運動品牌,一個世人皆知的運動品牌,所以我們必須有一個讓人熟知的標誌。我希望有一天,當人們看到我們的標誌是,便能夠脫口而出『耐克』的名字。」

「但是這個標誌的確是給我們增加了很多的成本,面對匡威的JACK PURCELL運動鞋,我們或許會喪失售價方面的優勢。」賈里德開口說。

「沒關係,這是我們第一款運動鞋,我們要做的是打響公司的招牌,是搶佔運動鞋的市場,至於盈利方面,我可以適當的做出讓步,我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