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支援前線

宋先生會怎麼收拾孔大公子,陳強並不知道,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陳強巴不得這兩隻國家的碩鼠可以斗一個兩敗俱傷。

中美貿易這塊蛋糕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足以讓這些大買辦大資本家出賣整個國家。無論是宋家還是孔家,都不可能放棄這塊大蛋糕,如果兩家在這方面產生了大的衝突,怕是連那位蔣夫人都做不了和事佬,雙方斗一個你死我活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未來的1948年,南京政府在軍事上節節失利,經濟形勢也是眼中惡化,民間怨聲不斷,已經是搖搖欲墜的時候,那位蔣家的太子爺曾拿著尚方寶劍,親自去上海整頓金融秩序,最終卻是強龍不敵地頭蛇,很快的鎩羽而歸。上海的富商、官僚,以及這些富商、官僚背後的大人物,使得太子爺的「金融整頓」寸步難行。而其中最大的阻礙,正是那位孔大公子。

那個時候的南京已經出現了敗勢,然而對於孔大公子來說,南京的那位手握大權的「姨夫」能不能繼續坐江山,遠不如自己賺錢來的重要,或者說孔大公子所賺的每一分錢,所搜刮的每一分民脂民膏,實際上都是在拆他姨夫的台,也加速了南京政權的滅亡。

中美貿易之間能產生的巨大利益,可以讓孔大公子這種人連自己國家都不要了,為了賺這筆錢他甚至可以拋棄掉自己最大的靠山,要說是殺雞取卵也不為過。

陳強在宋先生心中埋下了一顆危機的種子,並且迅速的成長為一根樹苗,而且隨著孔大公子越來越高調,這根樹苗會迅速的長成參天大樹,最終或許會點燃孔宋兩家的戰爭。

宴會仍在繼續,宋先生跟陳強交談了幾句後,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孔大公子也認識了很多的新朋友,政商各界的都有,時不時的孔大公子還把陳強招呼到身邊,介紹一下自己認識的新朋友。

「陳強,過來一下。」孔大公子又將陳強叫到身邊,指著旁邊一個身穿美國軍裝的男子,接著說道:「我來給你介紹。」

陳強打量起這個身穿美國軍裝的男子,這人六十歲左右的樣子,鬢角已經斑白,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七左右,在美國人當中算是矮的,身材勻稱,帶著眼睛,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學者而不是軍人。

只聽孔大公子介紹道:「這位就是中緬印戰區的美軍總司令,也是盟軍在中國戰區的總參謀長約瑟夫·史迪威將軍!史迪威將軍,這是陳強,你肯定聽說過他,他可是我們中國最出色的運動員。」

「他就是史迪威將軍啊!」陳強眼神中透出一縷恍然大悟的色彩。

史迪威將軍會說中文,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參戰,史迪威將軍被派往中國,先後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副司令、中國駐印軍司令,分配美國援華物資負責人等職務,後來也被晉陞為美軍的四星上將。史迪威將軍也算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在抗日戰爭中對中國有著巨大的貢獻,所以在2015年的時候,史迪威將軍獲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獎章。

對於這位幫助中國人民抗戰事業的美國將軍,陳強還是懷有好感的,於是陳強便於史迪威將軍攀談起來。至於孔大公子,則被宴會現場一個貴婦的眼神跟勾搭走了。

史迪威將軍在高中時代,是學校里的運動健將,要是身體孱弱的話他也考不進西點軍校,在體育運動方面,史迪威將軍與陳強也算是有共同語言的。

兩人聊著聊著,終於聊到了「三叉戟」會議方面了。

「史迪威將軍,不知道談判進展到什麼程度了?」陳強開口問道。

來參加宴會的都是三叉戟會議的知情人士,而且三叉戟會議開到現在,世人早已經知曉,也沒有必要進行過多的保密了,於是史迪威將軍直接開口介紹道:「各方的分歧還是比較大的。我與馬歇爾將軍當然是希望儘快的對緬甸發動進攻,但是英國人卻不這麼想,他們希望盟軍儘快進攻義大利。關於下一步的主攻路線,我們都不肯讓步。」

北洋政府時期,馬歇爾曾經擔任天津美租界擔任代理團長,而當時的代理參謀長就是史迪威,所以馬歇爾與史迪威是老搭檔了,馬歇爾以及他背後的美國陸軍肯支持史迪威反攻緬甸,很大部分願意也是因為史迪威與馬歇爾交情莫逆,史迪威說服了馬歇爾要支持自己。

陳強點了點頭,隨後開口說道:「我聽說駐紮在緬甸的並不是日軍的主力兵團,如果能夠封鎖孟加拉灣,讓日軍孤立無援的話,我相信我們中國軍人可以把日軍趕出緬甸!」

「我也很希望可以儘快的將日軍趕出緬甸,重新恢複滇緬公路的暢通!」史迪威頗為堅定地說道。

當年第一次遠征軍失敗,史迪威的指揮也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背鍋的,史迪威作為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最終只帶著100多逃回了中國,他也算是一個戰敗的將軍,對於史迪威來說,反攻緬甸不僅僅是要打通滇緬公路,讓盟軍取得戰略上的優勢,更是挽回顏面的一場戰役。

史迪威又指了指不遠處另外一個英國人,接著說道:「那個就是英國野戰元帥韋維爾,本來談判各方已經比較傾向於反攻緬甸了,就是因為他的一份報告,讓我們無法達成共識。」

「什麼報告?」陳強開口問道。

「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而韋維爾曾經擔任過英軍駐紮緬甸的軍事長官,他對於緬甸的氣候和地形非常了解,他所提出的報告內容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緬甸的叢林對於現代武器有著極大的限制;二是當地的季風帶來的降雨會對進攻時間產生限制;第三就是由於緬甸的地形過於複雜,所以海軍支援很有限,如果貿然進攻的話會產生很大的傷亡,因此進攻緬甸的事情應該放在一般。」史迪威將軍緩緩解釋道。

韋維爾作為英軍的野戰元帥,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在緬甸待過很多年,所說的也算是事實。

緬甸到處是熱帶雨林,在大片的熱帶雨林當中,二戰時期的那些步槍並不比弓箭厲害多少。更何況弓箭還沒有聲音,不會暴露位置,打游擊戰還更好用。這種熱帶雨林的戰場,熱武器的效果被降到了最低。想像一下未來的越南戰爭就知道,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最終還是敵不過越南的游擊戰,就知道在熱帶雨林的環境下,熱武器被削弱的有多麼嚴重了。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常年在20攝氏度以上,而對於軍事行動來說,氣溫並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降雨。緬甸沒有什麼現代交通設施,行進打仗全靠士兵的雙腿,補給也只能靠牲畜來拉,一旦發生降雨的話,交通受到阻礙,進攻會受阻,後勤補給也運送不上來。要知道打仗這種事情,本就是兵貴神速,相差幾個小時可能都會扭轉戰局。就比如滑鐵盧戰役中,格魯希元帥如果肯早一點支援滑鐵盧的話,拿破崙就不會失敗,世界也會一次而改變。

緬甸的地形也比較複雜,北部是高山,西部是丘陵,東部是高原,中部和南部的地形相對平坦一些。可偏偏西部丘陵正對著的是孟加拉灣,海軍的炮彈再厲害,也不可能越過高山丘陵去支援陸軍吧!

對於當時的中國軍隊來說,壓根就不知道什麼是海軍支援,反正中國也沒啥海軍。但是對於美軍則不同,美軍是很依賴海軍的炮火支援的。

二戰時期美軍打仗素來是火炮開路,能用大口徑艦炮的絕對不用陸跑,能用加農炮榴彈炮的絕對不用迫擊炮,開戰之前先用大炮轟上幾遍,然後陸軍再過去。未來有一部《血戰鋼鋸嶺》的電影,裡面就有形象的描述,美軍在進攻鋼鋸嶺之前,就先用艦炮把鋼鋸嶺犁了個便,然後陸軍再上去,結果發現還有大量日軍活著,然後退下來再用艦炮把鋼鋸嶺犁一編,這就是美軍的作戰模式。即便是未來現代戰爭中的美軍也差不多,先用導彈犁地,再用轟炸機犁地,最後才派陸軍登場,甚至很多時候美軍並不直接派陸軍,而只是送上幾波轟炸。

無論是雨林也好、氣候也罷,又或者是複雜地形阻擋了海軍支援,這對於中國遠征軍來說都不是問題,中國軍人完全可以克服這些,但是對於美國人來說,先進武器發揮不出作用、補給運送不上來、沒有海軍的炮火支援,這仗還怎麼打?於是乎當英國野戰元帥韋維爾遞交上報告之後,瞬間獲得了很多的支持,原本一些支持反攻緬甸的人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陳強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他開口說道:「史迪威將軍,我認為你們不應該以看待美軍的眼光,看待我們中國的軍隊,我們中國軍人已經習慣了在惡劣的條件下進行戰鬥,我們不需要巧克力或者可口可樂那樣的後勤補給,我們也不需要艦炮的支援,只要跟我們武器彈藥,我們就可以跟侵略者拚命!」

「你說的對,中國軍人的戰鬥意志的確讓我感到吃驚。我見過很多中國的軍人,他們的武器裝備甚至還不如美國的民兵,但是他們的勇敢卻讓我感到欽佩。也正因為如此,我希望可以儘快的重新打通滇緬公路,讓更多的物資可以運送到中國。只是依靠駝峰航線的話,運量實在是太有限了,根本無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