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與外國情報機構合作 人力情報合作

關於美英的情報合作關係,一名觀察家寫道,「與信號情報相比,人力情報更加傾向於在較小的範圍內共享,更加強調嚴格的『須知』條件」。人力情報合作關係的核心內容是中央情報局與英國秘密情報局的合作,儘管兩國的國防人力情報機構也從事了一些情報交換活動(近期主要是通過美國國防部秘密行動局和英國國防部人力情報辦公室)。

中央情報局負責分析和情報編製的前助理局長馬克·洛溫塔爾(Mark Lowenthal)認為,英國的人力情報在某一領域比美國更具優勢。他認為,「英國的人力情報不能完全與美國的情報工作重疊,但是在英聯邦成員國家中具有某些優勢。」另外,有報道稱,英國的人力情報在阻止利比亞獲得大規模殺傷武器的過程中發揮了較大作用。

德國聯邦情報局(BND)和美國情報機構的合作中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人力情報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央情報局支持建立了蓋倫組織(Gehlen anization),該組織由希特勒時期對外軍事情報機構原頭目賴因哈德·蓋倫負責管理,並直接向美國中央情報局彙報。隨著西德從被佔領區過渡為獨立國家,蓋倫組織也改組為德國聯邦情報局。

2003年,儘管德國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德國聯邦情報局還是向美國方面提供軍事行動類情報。一份報告記載,2003年4月7日,德國軍事情報人員在戰前被派遣至巴格達,隱藏在曼蘇爾區的一處炸雞店內,觀察到與薩達姆使用相同裝甲車的一支車隊。該情報通過德國聯邦情報局傳遞給美國國防部情報局,美國方面據此在40分鐘後派出了一架B-1空襲了該區域。此次空襲擊斃了至少12人,其中既沒有薩達姆本人,也沒有他的兩個兒子,令美國方面大失所望。

德國通過駐巴格達的情報官員提供的情報,在配合美軍識別醫院、外國使館和宗教場所等民用設施方面發揮了作用,有效避免了上述場所遭到美軍空襲。這些德國人還提供了有關美軍一名失蹤飛行員可能位置的情報。除此之外,《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稱,德國駐巴格達的情報人員提供了一份薩達姆的巴格達防禦計畫複印件。相關情報幫助美國方面「清晰地掌握了伊拉克高層的考慮,其中包括薩達姆如何計畫部署其最忠誠的部隊」。該計畫是2002年12月18日由薩達姆及其司令官的戰略會議提出的。2003年2月,德國一名情報官員作為代表前往中央司令部,將此份情報交給國防部情報局駐當地官員。

這名聯絡官向美國方面提供了25份情報。根據美國與德國的情報交換機制,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的前幾個月,美國方面提出33個具體情報要求,這25份情報滿足了其中18個。這些報告中,有8份涉及巴格達居民的情緒和供給情況,另有8份關注該城市的軍隊和警察情況,2份報告反映了有關軍事調動的情況。

加拿大媒體一份報道稱,加拿大安全情報局官員在阿富汗當地收集情報,在參與審訊大量被捕的塔利班武裝分子過程中發揮了「長期的重要作用」。審訊人員主要關注對駐阿富汗的加拿大軍隊造成威脅的情況,而中央情報局和其他情報機構也對這些信息感興趣。加拿大國防部認為應該把相關情況告知阿富汗和北約官方人員。

1997年至2007年間,韓國國家情報局將通過訪談9000名朝鮮叛逃人員獲得的情報轉交給美國國防部情報局。相關信息主要涉及朝鮮政權的完整性、朝鮮政權垮台的可能性、侵犯人權的情況、改革項目、朝鮮如何收集有關韓國社會的情報等。

2005年7月,美國高級情報官員就伊朗渠道提供的一條情報,向維也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高層官員做了簡報(第十一章詳述)。同時,美國希望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在2005年至2006年對伊朗的調查獲得利益。2005年末,伊朗方面未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美國政府)的期望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反饋相關情況。不過,在10月和11月訪問期間,調查員詳細檢查了位於德黑蘭東南的帕琴(Par)基地的相關建築,並在當地採集了環境樣本。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人員的報告稱,「在調查的建築內沒有發現異常活動」。他們還報告稱,伊斯法罕的鈾轉化設施生產六氟化鈾的活動「仍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管和控制之下。」與這些情報相反,另一份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稱,位於阿拉克的民用反應堆仍在運行。相關情報直接來自美國的間諜衛星。

2006年1月末,國際原子能機構做出了更多的貢獻,通過間諜獲得的數據令美國情報官員非常滿意。伊朗向國際機構展示了60餘份關於核材料的文件。其中有一份15頁的文件,反映了把六氟化鈾拆解成小塊以及將富鈾和貧鈾鑄成半球性的過程,相關情況都與製造核武器零件有關。伊朗官方稱,該文件以及其他資料都是由阿巴杜·卡迪爾·汗的網路主動提供的。不過,伊朗方面沒有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製作副本。伊朗還提供了一些有關其如何獲取軍民兩用技術的文件,其中包括激光設備和電動設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