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七版《美國情報界》,似應更恰如其分地稱之為《美國情報界》擴充版。美國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的官方網站將美國情報界描述為「在一個行政部門內,由包括美國情報總監辦公室在內的17家機構和組織構成的一個聯合體,以獨立和協調運作的方式進行情報搜集與分析,這些情報對開展外交關係與國家安全活動是必要的」。這一描述造成了極大的誤解,因為,諸多機構,包括國防情報局、空軍第25聯隊以及美國情報總監辦公室自身,都被認定為單一實體部門。事實上,它們自身內部還設有一定數量非同尋常的組織。另外,美國情報界確定的情報機構之外,現實中仍有相當數量的情報機構存在,執行、運作著大量的情報活動。因此,美國情報界所代表的,其實只是被稱為「聯邦情報企業」的一個子集。

儘管美國情報界之外的諸多情報機構以及情報活動未在本版中全部涉及,但如前幾版一樣,大量的相關內容還是被包括在本版之內。因為,以美國情報界的情報機構及情報活動的性質而言,忽略這些內容肯定會造成誤解。於是,本書中所涉及的情報機構,包括聯合司令部所屬的情報部門,它們不隸屬於美國情報界,但實際上負責並開展大量的戰略測量和信號情報(MASINT),以及太空監視/跟蹤活動。

本版在結構和標題方面有所變化。我將介紹文職情報機構和聯合司令部情報機構的章節順序進行了調換,只是申明一個事實,後者(聯合司令部情報機構)並非美國情報界正式的組織部分。我將第七章的標題命名為「地理空間情報搜集、處理、開發利用和分送」,儘管本章主要內容依然涉及圖像情報。第八章標題成為「信號情報和網路搜集」,是為了陳述這樣一個事實,即,除截聽移動數據外,國家安全局至關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獲取靜止的數據」,這是一個專業術語,最初用來描述將儲存在全世界的電腦中的信息取出來。正因為有愛德華·斯諾登,本章部分內容反映了重要的被泄露內容。除此以外,第十二章的標題為「公開資源、現場挖掘搜索和外國軍備採購」,是為了將討論安裝感測器的內容移至探討行為準則的章節。

本版內容既保留了第六版的整體結構,又增加了自第六版(2011年)出版後情報界的新發展。最突出的內容包括致本·拉登斃命的突襲行動、政府公布涉及針對目標的摧毀行動的白皮書,以及美國及盟國從事信號情報活動在媒體(或網路)的泄露,包括攔截網、《衛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德國《鏡報》雜誌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媒體。我在前十九章論述美國情報活動時儘力保持中立態度,特別是我發現,某些同類書籍聲稱客觀,但其內容不斷出現編者的片面意見,實在令人厭煩。

最後一章是對五個重要事務的探討——美國在世界範圍情報活動的擴展、針對恐怖組織的秘密(但卻不是完全秘密的)戰、聯邦調查局和國家安全局針對國內的監視/跟蹤、國會監督,以及機密與泄露——從透明度及公民自由權方面,在多大程度上對情報界運作進行監督,實際上沒有過度側重於情報世界的獨特環境,而是反映了政府各層面存在的大量官僚主義行為。

本書內容主要來源於:人物訪問;依據《信息自由法案》獲得的官方文件;前情報官員、記者和學者撰寫的專著;網站;貿易與技術期刊;報紙和雜誌。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