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讀佛學大師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的話簡單,難做到

印光法師,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是近代凈土宗大師,在當代凈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印光大師的一幅遺墨讓我在沒學佛之前,就深有感觸,大師如此寫道:死,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自成。

我在十歲左右的一段時間,特別怕死,覺得死這事太難理解,父母兄弟、親戚朋友都是真的,好像都有存在的必要,人人都活得挺認真的,可最後我們都要死掉,這太荒誕了,這不是耍我們嗎。

讓我尤其不能理解的是,周圍的人為什麼不像我這麼恐慌,他們大多數人都會比我先死掉啊?為什麼不抓緊時間研究研究怎麼不死,每天瞎忙什麼呀。

世界很強大,漸漸地,我也變成了我曾經極度不理解的那群人中的一員,假裝不知道自己終究會死,隨時有可能死,每天像永遠不會死似的忙碌著。

活到今天,我覺得印光大師的這句話太對了,凡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願面對現實,不願想人一輩子究竟為啥而活。當然,生而為人,我們要盡到自己該盡的責任,作為兒子的責任,作為父親的責任,作為丈夫的責任等等,等等。

可除此之外,我們確實應該想想這輩子到底要活出個什麼來,多少人匆匆忙忙地活一場,匆匆忙忙地死掉,像一泡尿一樣,這太浪費了。

我們縱然不是修道之人,一生無緣悒道,但起碼得知道這世上除了死路,還有什麼更好點的路,或者死路後頭是否還有路,是什麼路,山路、土路、柏油路,好不好走?有沒有人走過,怎麼走的?

活一趟,不容易啊,短短几十午,連路都不問清楚,傻愣愣地就死了,活得也太漆黑了吧。

大家就是習慣於不想真正的後路,吃的便宜點、簡單點沒關係,說不定反倒讓你多活幾年;錢少掙一點好像是比較難過,那你就多掙點;小三少找或不找,清凈省錢,也挺好;這些說實話都可以隨緣,其實強求也白搭,都是命。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是否研究過後路問題,是否明白自己在活什麼?

佛教最為現實的意義,莫過於一些真誠的大法師、大和尚真誠地告訴我們,跟後路有關的學問,以及走好後路的方法,讓我們別傻乎乎、黑漆漆地死掉。

當然修行成道的路很多,印光大師的凈土宗,我感覺直接而有力,他知道我們這些即將迎接2012的眾生基礎差,本性受污染的程度重,希望我們可以一心念佛,以求超脫。

印光法師在往生時,曾如此說道:凈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法師的意思是,好地方本來是給好人去的,壞人也不要灰心,只要一心念佛,可以蒙佛接引,帶著罪業去好地方繼續修行。

附印光大師語錄:

一、贊凈土超勝

大矣哉凈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宜挹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

若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

圓滿菩提。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

下不能普利群萌。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具攝初中後法。普披上中下根。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於現生中。定出生死。不歷僧只。親證法身。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實眾生一切修持中之出苦要道。以其仗佛慈力。故與專仗自力者。其利益奚啻天淵懸殊也。以故將墮阿鼻者。由十念而即得往生。已證等覺者。發十願而迴向凈土。是知此之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也。

二、勸信願真切

凡我有情。聞是凈土法門者。當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已來。業障深重。匪憑佛力。驟難出離。當信求生決定現生得生。當信念佛定蒙慈悲攝受。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西方。如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

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卧。迎賓待客。穿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

心不離佛。

須知西方極樂世界。莫說凡夫不能到。即小乘聖人亦不能到。

以彼系大乘不思議境界故也。小聖回心向大即能到。幾夫若無信願感佛。縱修其餘一切勝行。並持名勝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願最為要緊。蒲益雲。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鐵案也。能信得及。

許汝西方有分。

三、示念佛方法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

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涌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凈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某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

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

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

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四、評修持各法

吾人心性。與佛同儔。只因迷背。輪迴不休。如來慈憫。

隨機說法。普令含識。就路還家。法門雖多。其要唯二。日禪與凈。了脫最易。禪唯自力。凈兼佛力。二法相校。凈最契機。

如人度海。須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末世眾生。唯此堪行。否則違機。勞而難成。發大菩提。生真信願。畢生堅持。

唯佛是念。念極情忘。即念無念。禪教妙義。徹底顯現。待至臨終。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證無生忍。有一秘訣。剴切相告。

竭誠盡敬。妙妙妙妙。

律教禪宗。最初須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斷惑證真。方出生死。若教理不明。則盲修瞎煉。若非得少為足。

便是著魔發狂。縱使理明功深。亦須斷惑。倘有絲毫未盡。依舊不出苦輪。直待惑業凈盡。方可出離生死。尚去佛地甚大懸遠。

更須歷劫進修。始可圓滿佛果。念佛法門。縱不明教理。未斷惑業。但能信願持名。求生凈土。臨命終時。決定蒙佛親垂接引。

往生西方。見佛聞法。悟無生忍。即此一生。定補佛位。

五、勉居心誠敬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日誠日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

增一分福慧。有十夯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

古人修行。皆能證道。今人修行。少見明心。豈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歷觀傳記高人。成皆視經像如視活佛。

其敬畏之跡。雖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何能彷彿一二。

因其恭敬之極。故能斷惑證真。超凡入聖。觀於二祖立雪。程門立雪。可見矣。今人視佛像如土木。視佛經如故紙。縱有信心。讀誦受持。亦不過供其口頭滑利而已。有何實益之可論也。

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

六、論因果事理

因果者。世出世間聖人。賓士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

若無因果。則善無以勸。惡無以懲。遑論明明德以止至善。斷煩惑以證菩提乎。由其知有因果也。則必趨吉避凶。改過遷善。

閑邪存誠。克己復禮。冀入聖賢之域。期登極樂之邦。上焉者安而行之。中焉者利而行之。下焉者勉強而行之。同得格物慾以顯良知。出迷途以登覺岸。

現在世界之劫運。吾人所受種種災難。皆是過去惡業所招。

以致感受現在苦果。故知此惡業者。即過去惡因之所造成也。

欲免苦果。須去苦因。過去已種之苦因。念佛懺悔。乃能消去。

現在如不再造苦因。將來即能免受苦果。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