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泥

現代書畫名家,寫字作畫有幾件最苦惱的事,第一,想找幾張著色墨著得得心應手的好紙,真是千難萬難;第二,除非您有製筆的高手朋友,特別訂製,否則想買幾枝揮灑自如的筆也是很困難;第三,是凝厚深潤的好墨,老坑硃砂,色彩精煉的石青石綠,靈秀淡蕩赭石藤黃,都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瑰寶了;第四,是跟書畫關係極為密切的印泥。

在清末民初能得到極品印泥,已經是稀世珍寶了,至今想要找幾兩不沾不滯,磨而不磷,沉純不火,歷久彌新正朱或深紫的好印泥,比前面三項更是難上加難啦。

我幼年時,在書房上學,除了唸誦默背之外,看書還要加以圈點,也是重要窗課之一。一開始先看《史記》、《漢書》,用的是江南官書局大字本,全書不別句讀,看書的人要一邊看,一邊點句。文具盤裡擺滿了比牙簽長一點象牙牛角的點書圈,有單圈、雙圈、三圈、套圈、萬子、梅花、三角、方勝等。第一遍看用單圈,第二遍看就點雙圈或套圈,總之,每看一遍換一種不同式樣的點書圈。所用的印泥,無非一般南紙店賣的所謂上等八寶硃砂印泥,裝潢倒都是細瓷燒的山水、花鳥、仕女圖樣印色盒,比起現在台灣市面上賣的紅漆鐵盒上頭貼著「朱肉」兩個字的印盒,那要細緻典雅多了。雖然印色盒挺講究,可是盒裡所盛的印色未見高明。印色用不了三幾月就乾了,再加調印油,那可糟啦,夏季天熱,不論怎樣揉攪卷翻,看起來表面上泥油勻稱,兩者交融,可是用起來,格格不入,不潤不沾。冬季天冷,就是加倍翻拌,泥油依然兩不相契,油印殊途。有人說,冬陽一曝,必定可以調和融化,如果趁著印泥未涼,尚可使用一時,等熱氣一過,泥油化分,泥硬油汪,整盒印色簡直報銷啦。

本來想專心一志好好點幾頁書看,讓印泥不趁手一攪和,看書的興趣頓時飛到九霄雲外。於是想到何不針對這些毛病缺點自己製點印泥來用呢。說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雖然累次試製,都不理想,可是始終未曾氣餒。

先伯祖秋宸公當年服官浙江吳興(湖州)的時候,幕府中有位老夫子鄢慕淵,雖然年紀很輕,他可是祖傳擅製印泥的高手。因為幕東相處十分融洽,先伯祖卸任返平的時候,他把自己悉心調製的極品八寶藕絲印泥,一朱一紫,大約各有四兩,放在一隻仿定窯,有蓋白定長方雙格印池裡,外面用一隻紫檀木織錦裡帶提梁的套匣相贈。匣蓋外面並且用隸書刻了「用行舍藏」四個字,風骨清勁,精練脫俗。不但印泥是燦若丹霞的極品,就連印盒印匣也是文房中稀有的珍玩。在下看書點書雖然苦於印泥惡劣,幾次拿出觀賞,由於珍視先人遺物,始終沒敢拿來點書。因此更堅定了想試製合用印泥的決心。

當時聽說杭州西冷印社有兩位製泥高手,可是南北遠隔,只有徒殷結想而已。到了民國二十一年,舍親李栩廠組織軒渠軒詩鐘雅集,有一次在故都名金石家壽石公寓所舉行,在座有位張志魚先生是位竹刻專家,並且擅長製泥。據他表示,他製印泥是經過海曲鄢慕淵指點。

我聽到這消息,簡直欣喜若狂。後來經過志魚兄的引介到宣外永光寺中街鄢老的寓廬求見。慕老極為念舊,知我是秋宸公侄孫,又是虔誠求教而來,欣然答應。

累次,慕老把取朱、飛朱、乳朱、理艾、製油配合種種心得都不厭其詳地解說,讓我一一抄寫下來。慕老說:「『泥封』就是印泥前身,漢代官文書就開始使用了。所謂封泥是一種微含紫色的強力黏土,等公文信件用繩索捆紮好了之後,用一塊稀釋的封泥,跟繩索包粘牢,就用印章在封泥上捺印,等到封泥凝固硬化,就會和緝索結成一體,若是收件人收到封泥檔案包裹,而封泥崩裂剝落,那顯然是有人私拆了。後來歐洲各國國際外交檔案上使用火漆固封,跟封泥的用意完全相同。」

自從蔡倫發明造紙,很快公私檔案奏章函札,一律改用紙張,封泥因此不合實用。於是有人研究把硃砂研成細粉,用水調勻,塗在印上,再轉而印到紙帛錦絹上,比起最初使用封泥又簡便多了。不過水調丹砂,一定要塗抹得十分均勻,否則模糊難辨反而增加困難,於是古代監印官員必須經過相當訓練,才能得心應手。所以從漢唐到明清大官到任,都要攜帶監印人員。

到了漢末唐初,有人研究出一種新的方法,改水調為蜜調,不但著朱勻淨高潔,而且濃艷殷紅,色彩持久不褪。後來又有人發明改用油調新法,把油調硃砂拌入千捶百煉的艾絨裡,就絨拓朱印在紙絹之上,歷代相傳一直到目前仍然沿用此法。

談製印色方面,自然是以硃砂為主要的原料,所以要得極品印泥,首先要精選硃砂。中國硃砂以湖南辰州所產的硃砂為最好。硃砂又有老坑新坑之分,顏色發紫,色不染紙的是老坑砂。顏色鮮艷,色易染紙的是新坑砂。名稱有箭鏃砂(俗名箭頭)、豆砂(俗名豆瓣)、劈砂、末砂、和尚幾種。箭鏃是硃砂中極品,豆砂大小如同黃豆,跟劈砂都算硃砂的中品,末碎加雜有碎石,和尚頭色澤紫中帶黑,屬於次品。又有一種煅炙過硃砂,紫而不鮮,外行一看,以為上品,其實過久變黑。宋代開禧德佑兩朝鑒賞歷代書畫所蓋玉璽,後來都呈現黑紫顏色,就是印泥所用的炙過的硃砂。

極品硃砂不但顏色鮮紅,而且隱泛寶光,先用燒酒搓洗乾淨,在太陽下曝曬乾透,入藥臼碾細,用擂鉢慢研,略粗的另用細篩篩過再研,總之,越細越好。然後取出放在乳鉢裡加入廣膠水再研,膠水的多寡,那就要看個人的手法了。然後再加滾水跟膠水等份,擂十幾二十下後,把漂浮的朱矽,撇到瓷盆裡。打底硃砂加膠加水再研,把浮起的硃砂,一次一次撇到瓷盆裡澄清,表面會浮起一層黃膘,用涼水再淘,看黃水淘淨曬乾,不要浮砂、底砂,專留中間菁華備用。這種硃砂叫作砂棟,曬乾的就可使用,可是千萬不可有塵土羼入。這是製印泥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工作,這個方法叫「乳硃砂法」。

製印泥自然是用硃砂最好,如果沒有硃砂,也可以用銀硃代替。

銀硃是福建漳州汞煉過的最好。先用泉水把銀硃淘洗,銀硃裡所含的油質,經過洗滌自然會漂在水面,細心把浮油撇去,等銀硃曬乾,就可應用。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硃砂製的印泥,不可摻入銀硃,銀硃製的印泥,也不可以摻入硃砂,假如兩者並用,印色也會變黑。這個方法叫「飛銀硃法」。飛銀硃的水,以山泉為最,河水次之,井水又次之,雨水礬水均不能用。

製造印泥主要原料除了硃砂或銀硃外,還有一樣是艾絨。河南陽陰產的叫北艾,浙江四明產的叫海艾,湖北蘄州產的叫蘄艾。理艾的方法首先摘去梗蒂,用篩子篩掉碎屑,專留艾葉,用棕棚搓揉,把艾葉外衣褪盡,再用乳鉢磨研。為恐艾衣尚未褪盡,再用小綳弓彈打,把剩餘艾衣艾葉筋絡彈去,然後用石灰水浸泡七八天,另換清水微火煎煮一天一夜,連續換水榨去艾葉黃水,到黃水變成白色,把艾葉乾透,再篩再彈,艾葉裡的黑心就可以全部去盡,大約一斤艾葉,最後僅鈍得到艾絨三至四錢,才算合格。

此外木棉、燈芯、竹茹、藕絲都是可以用來製印泥的。不過棉花性軟,燈芯莖剛,竹茹體滑,藕絲柔弱,都不如艾絨。近來有人提倡用藕絲,那要特別加工,如果加工不當,反而不如艾絨。調製印泥的油,茶油、蓖麻、胡麻、菜油,都可以使用。茶油清冽,歷久不膩。蓖麻厚重,好處是著紙不滲。胡麻性浮,合色較差。菜油色黃,性滯易滲。不過茶油煎煮,手續過分繁複,一不小心,就全盤失敗,所以現在煎油只採用蓖麻一種了,雖然比用茶油手續稍簡,可是不會失敗。

蓖麻又叫草麻,霜降後選足粒的蓖麻子曬乾,放在避塵透風的竹籃裡,等到第二年取出,先把蓖麻用石舂搗碎,搾取蓖麻子油備用。

蓖麻子油五斤、純淨白芝麻油一斤、藜蘆三兩、豬牙皂二兩、炮附子二兩、乾薑二兩、白蠟五錢、藤黃五錢、桃仁二兩、土子一錢(以上藥物中藥店均有售),共同倒入一瓷質容器裡(忌用鐵器)滾沸四小時,然後改用文火煨炙三天三夜,把渣滓全部濾淨,剩下的油汁,貯入有蓋的瓷罐,埋入陰涼土下三尺。陰冷十天後將罐取出再曬,夏季曬三天,冬季曬六天,等剩餘水氣完全消失,就可備用了。如果煅油一時用不完,將罐口嚴密固封,隨時取用,只要保存得好,不沾灰塵,可以百年不壞。

凡是精製印泥,十之八九都是用這類煅油製成的。(鄢慕老當時把收藏調製好的印油慨贈十多兩,使得筆者後來調製印泥,省卻取油煅油最麻煩的手續,而獲致意想不到的效果,製成絕妙的印泥。)一切原料都準備就緒,最後一道手續就是調合印色了。製硃砂或製銀砂一兩,製油二錢四分,寸方金箔六張,加入煅油少量,以能拌合為標準,放在乳鉢裡,由裡向外順研,研到油不浮、砂不沉為最低尺度。

如果能多研,遍數越多,顏色越鮮艷,而且不螁色。加入製過艾絨,順研三百匝,放在闊口細瓷器皿裡,上蓋玻璃板曬五至七天,因為朱艾油三者剛剛調和,短時間內彼此尚不相融混,常用竹製或竹骨扁簪隨時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