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啤酒

啤酒又名麥酒,顧名思義,是用大麥釀造的。啤酒不是烈性酒類,而是介乎酒和飲料之間,既可健脾養胃,還能解渴卻暑,就是多喝兩杯,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大礙。

啤酒的歷史,可以說源遠流長。依據外國史學家的考證,巴比倫人和埃及人早在六千年前,就懂得釀造啤酒。後來流傳到希臘羅馬,再傳到英國。美國雖然是啤酒消耗量的大國,可是一直到十八世紀德國移民至美國時,才正式釀造第一批啤酒。

埃及在雷米二世時,每年得用三萬加侖啤酒祭神,當時埃及上流社會視啤酒為無上珍品,互相餽贈。並以「奉上啤酒用來敬奉您的先人」這句話,作為最禮貌的祝詞。美國芝加哥大學校園裡,到現在還保存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三千五百年以前,在美索不達米亞大平原上,人們暢飲啤酒。」由此可見,啤酒是自古已有的一種酒類。

最早的啤酒,據說是用發酵過的大麥和麥芽混合物所釀成,稱為「強麥酒」「漲帽」「法老王」「史汀格」「尼匹坦登」,這些酒在歐洲大陸統稱啤酒。

十六世紀中葉,有位德國啤酒專家,靈機一動,在啤酒裡加點香料——「霍普」,通稱啤酒花。一試之下,清醇味永,於是信心大增。先運到英國試銷,在英國各地跟英格蘭土製麥酒,展開了非常激烈的競爭,結果加了啤酒花的啤酒大獲全勝。一直到今天,世界各國的啤酒,全都摻有啤酒花。一杯在握,立刻散珠噴雪充滿了繽紛馥郁的酒汽,酒國君子還把這件事情賜以佳名,稱之為「霍普戰爭」。

當年英國伊莉沙白王朝時代,啤酒分為兩種,一種是雙料酒,一種是單料酒。雙料啤酒酒精度高,味道像威士忌,比較濃烈,最受癮大的酒客歡迎。因此酗酒滋事,也就層出不窮,街頭巷尾,每天儘是些醉醺醺的酒鬼。一般從事釀造業的人,又都重利視短,鑒於雙料啤酒利潤厚、銷售快,索性停止釀造單料啤酒,集中全力釀造雙料啤酒。當時是亨利三世時代,基於各地水源不夠潔淨,時常有癘疫發生,同時當時還沒有汽水咖啡之類飲料,曾經下令提倡,將單料啤酒做為日常飲料,變成一般平民解渴的恩物。因此,清淡的啤酒一旦停辦,社會上立刻怨聲四起,情勢所逼,不得不下詔,勒令釀造業恢復造單料啤酒,才把一場啤酒風波弭平。

現在我們喝的啤酒,雖然沒有單雙料之分,卻有生熟之別。只是生啤酒和熟啤酒有什麼不同,好多喝了若干年啤酒的朋友,還是弄不清楚的。

釀造啤酒,水質必須明淨甘洌,不能含有微生物、礦物質,可是淨化得太厲害,又釀不出好酒。它的過程,是先把麥芽和糙米,用粉碎機磨成粉子,放到糖化鍋裡,加水加熱,讓它完全糖化後,送往過濾機,濾清渣滓。然後在純潔的麥汁,加入啤酒花煮滾,抽出啤酒花的成分,再適度蒸煮,用分離機將啤酒花的糟粕濾乾淨之後,連同麥汁注入沉澱槽。所有澄清後的汁液送入冷卻機,經過冷卻作用,溫度降到攝氏七度左右。再摻入適量的酵母,讓它有二十四小時繁殖,導入特製的發酵桶。大約歷時一周的發酵,就成了新酒。最後貯藏在零度以下冷窖的貯酒桶裡,經過三個月的二度發酵,桶裡的啤酒才算正式成熟。這種啤酒因為還沒有經過殺菌手續,就是所謂生啤酒了。

這種生啤酒冷香適口,風味復絕,可惜酒裡含有野生酵母,雖然無損於飲者的健康,可是一經開桶,短時間就有混濁現象,不耐久存。所以出售的啤酒,是輸入裝酒機裝瓶罐後,必須透過殺菌處理,大約要一小時,才能殺菌,再加嚴密檢查裝瓶裝罐出售,這才是市面上行銷的熟啤酒。

啤酒是極富營養價值的飲料,除了糖分、糊清、消化蛋白質、礦物質外,所含的碳酸氣和苦味質,還能促進消化。通常一大杯啤酒,所含的酒精只有四分之一盎司,據區學界化驗,飯後一品脫半的啤酒,在人體內所發生的酒精作用,只等於一盎司威士忌酒,那真是微乎其微了。

前幾年德國有位營養學專家佛郎士勒博士,在德國醫學雜誌發表研究報告說:「一公升啤酒的營養價值,相當於六十公克麵包中所含蛋白質量,或相當於一百五十公克麵包所含碳水化合物量。如果以它所產生的熱量來說,相當於六十公克奶油,六隻雞蛋,五百公克土豆,一百公克巧克力,或者是四百四十公克瘦豬肉。」

日本醫學界也認為,啤酒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可以供人體需要的大部分各種維他命。美國醫學界說,啤酒對於有高血壓的病人,有顯著治療作用,近來更發現有些輕微膀胱結石的人,只要儘量多喝啤酒,細小的結石,在排尿時會不知不覺從尿道排出體外。這些事例,在咱們中國也已經是屢見不鮮了。

喝啤酒的朋友,有人偏愛生啤酒,說是啤酒越新鮮越好,一開桶就有一種蓊勃酒香直透鼻觀。啤酒一開瓶,頭一口酒確實適口香醇,如果剩下半杯,歇一會兒再喝,不但香味盡失,而且後味苦中帶澀,就是證明。愛喝熟啤酒的人則認為熟啤酒蘊存香氣,濃郁悠遠,是生啤酒中所沒有的意境。所以英國詩人威廉傅漢日常以熟啤酒代茶或咖啡,可是生啤酒絕不沾唇。到現在生熟啤酒誰優誰劣,始終沒有定論,只有各從所好來評優劣吧。

台灣早先也製造黑啤酒,不過近年市面上買不到了。歐洲各國,對於黑啤酒的興趣,仍舊極高,尤其英、德兩國。英國有一種力夫牌啤酒,酒精度略高,頗受一般勞動分子歡迦。德國人啤酒消耗量大,舉世聞名,男女老幼把啤酒當做飲料。他們有一種羊牌甜啤酒,每年入冬釀造,春天開桶,顏色比普通啤酒色重,像琥珀般晶瑩,特別厚香甜,酒不厭甜,只怕甜而不爽,羊牌啤酒確能讓人有甘爽適口的味覺。據說這種甜啤酒也只有德國有,一個叫愛因貝克的地方纔能釀造,釀造時間又限於冬季,所以產量不多。當年上海大來飯店的老闆就是在愛因貝克出生,每年春天可以分到三兩桶真正羊牌甜啤酒,運到上海來供應老主顧品嚐。當年在上海精於飲饌的朋友,若不是識途老馬,恐怕嘗過這種啤酒的人也不多呢。

美國人釀造啤酒,為時很遲。可是啤酒在美國社會地位,非僅根深蒂固,而且全年銷售量,相當於其他飲料的四倍。除了當飲料外,甚至於洗頭髮、梳小辮、燉火腿都用得上啤酒。釀造業在美國既為主要生產事業之一,所以儘管起步落後,釀造技術精益求精反而後來居上。

大凡說來,美國人對於品酒多半大而化之,沒有英、法、德、意的啤酒專家來得精湛。聽說英國德國各有幾種著名的啤酒,因為釀造地點不同,而酒的香味也就各異其味,他們到口一嘗,立刻能夠說出何處釀造的產品,真是神乎其技。

啤酒和紹興酒一樣,對光線特別敏感,如果把啤酒桶放在太陽下曬上兩小時,酒裡產生一種令人難以忍耐的怪味。所以瓶裝啤酒,都是用黑褐色瓶子,主要是怕日光直射,影響酒味。喝啤酒究竟是泡沫多好,還是泡沫少好呢?大體來講,德國人多半喜歡泡沫多,美國人大致喜歡泡沫少。雖然有人說啤酒泡沫多少,與味道無關,可是在一個有粗壯把手、厚重鏤花的玻璃杯,注滿琥珀色的啤酒,杯上堆滿雪白的酒花,邊聞邊喝,一種靈性融合的意境,不是個中人,豈能體會到這種酒中的樂趣?

喝啤酒的酒杯應該多大?一般來說,一杯酒換兩口氣來喝光最合理想。太小似乎不夠勁,太大又嫌換氣多,泡沫全化為烏有啦。德國人喜愛用大杯喝個痛快,美國人喝啤酒所用的酒杯全不太大。近幾年又出新花樣,改用有腳的玻璃杯了。因為啤酒冰凍冷度高,帶腳的杯子,可以避免杯底的濕氣水分沾濕了桌巾,其實杯子有腳沒有腳,對於酒的品質是沒有影響的,改用帶腳杯,也不過是擺擺排場而已。

有的人撕開酒罐蓋子就喝,有的人打開瓶蓋,一仰脖就是半瓶下肚。這在懂得享受的人來看,簡直糟蹋酒。他們認為啤酒最令人陶幽的,就是它的幽香氣體,這種氣體一定要酒注杯中,才會噴出泡沫,變成氤氳誘人,如夢如幻的妙香。嘴對瓶口鯨吸牛飲,氣塞喉頭令人窒息不說,所有啤酒由泡沫蘊發的酒香全部糊里糊塗下肚,委實大煞風景。

喝啤酒的朋友奇想怪論特別的多,有人說,酒裡放一小撮食鹽,可以增加酒的濃冽。也有人說,撒兩粒乾花椒,酒的味道能夠更沖和些。更奇怪的是啤酒裡放上一點香煙灰,味道更清醇,要是放點荷蘭煙尤妙,真是荒謬。

至於喝多了啤酒,身體是否會發胖、影響健康?事實上啤酒所含水分,在百分之八十八到九十二之間,此外就是碳氣,所以一瓶下肚,立剡覺得肚子撐得脹脹的。其實一盎司啤酒只有九十五卡路里的熱量,恰好和一杯橘子汁的熱量相等,怎麼會讓人發胖呢?

有段啤酒的小故事,鮮為人知。

抗戰之前,北平雙合盛酒廠出產的五星啤酒,馳名中外。七七事變發生、日軍侵佔平津之後,他們平素只知道太陽、櫻花、麒麟等牌啤酒,從來沒有喝過像五星牌的好酒。一嘗之後,兩個月不到,就把廠裡儲存一年的銷售量喝得清潔溜溜,勒令該廠加工趕製。

玉泉山的泉水潺潺,供應無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