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洗三盆

前年台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清點大庫,整理出一隻雕龍鏤花的白銅澡盆。據說,道光年間給咸豐皇帝落生後「洗三」用的特殊御用品。

依照清朝宮廷則例,無論后妃,每月都要由太醫院御醫進宮請平安脈一次。一經發現了有喜脈,立刻由敬事房奏報後,發下傳牌,通知丹臣家,立刻遴選幹練妥當女眷進宮招呼待產。丹臣家就要陸續準備初生嬰兒用的冠裳鞋襪衾枕被褥啦。因為將來所生,是男是女,此刻尚在未知之數,所以男孩女孩用的,都要各準備一套聽用。

清朝定製,是不冊立太子的,如果所生是位龍子,將來就有繼承大統的可能。因此后妃懷孕全都渴望生的是位龍子,母以子貴,將來就有母儀天下的指望了。準備嬰孩衣裳用具,雖然是男用女用各一份,可是在嬰兒誕生之前,只把男用的一份陳列出來催生,女用的一份則暫時收藏。如果生的真是龍女,才臨時拿出來應用呢。

皇家禮儀跟民間也是大同小異,皇家洗三所用的器物,反而是由丹臣家備辦,最主要的是圍盆所用絲巾,和攪盆用的扁方(簪子)。有人藏有兩條圍盆絲巾,那真是紅羅締繡,綠褓熏香。至於攪水的扁方,更是玉踏瑤光,琦瑋煥彩,簪頭上鑄滿了福祿禎祥、光明盛昌一類吉祥祝詞。這些絲巾簪子不管怎樣星編珠聚、金鈿瓊琚巴結皇家,可是等洗三典禮告成,就都成了穩婆的酬勞品啦(民國初年北平有個名叫「荷包滿」的老婦人,經常在旗族各大宅門走動,賣繡貨,穿珠花,據說她家是世代相傳,從明朝中葉就專門供應內廷洗兒所用彩巾、長簪一類東西,如果丹臣家對於洗兒一套幹辦不來,全盤交給「荷包滿」來辦,那是絕對不會有誤漏失儀的)。

至於洗兒用的香湯,講究可更大啦。除了《夢華錄》所說,洗兒時各式染色喜果,用金銀紙圍繞後還要用紅絲紮裹成雙外,更要把染色紅蛋、板栗、花生、紅棗,用來添盆。香湯則是由御藥房備辦,大半是以雄黃、犀角、艾絨、七厘散、紫雪丹一類藥材配合進呈,功能消毒、避疫、壓驚、祛風。到了洗三時候,那些香料都要一股腦兒倒在洗三盆裡,用準備好的金銀簪兒在水裡一陣攪和,然後才由宮中御用的老娘婆(俗稱穩娑)把嬰兒抱出來,正式舉行洗兒大典。

所謂洗三,其中也僅只是在頭頂心,沾點溫水拍拍,衣服也是半脫半裹,在前胸後心用溫水彩巾比劃比劃而已。這時候參加洗三大典的宮眷命婦,往前一圍,宮廷裡仍舊是用金銀小錠子、小如意、小元寶的,也有人用翡翠、珍珠、瑪瑙、古玉各種小玩意兒來添盆的。據說盆裡放的東西越多,小孩就越發旺吉祥。照宮裡規矩,洗完三之後,除了玉飾珠寶之外,所有扔在盆兒裡的金銀首飾元寶如意,照老例就全犒賞老娘婆啦。進宮祝賀人等,有知道內情的,凡是送指環、手鐲、鎖片、頸圈、八仙人兒的,說完吉祥話兒,就把飾品給嬰孩戴上掛上,不往盆裡扔,那位老娘婆(又叫吉祥姥姥)就什麼也撈不著了。

筆者當年在北平,聽過曾在清宮充當首領太監姓穆的,大家叫他木頭皮兒的說:「內宮裡不論是阿哥、格格一落生,剪臍帶的時候,就同時洗淨身體,穿戴起來。因為產婦如果是當今皇帝寵愛的后妃,一聽內監跑來報喜,皇上可能迫不及待,趕去探視。雖然皇帝至尊,怕沖了血煞,不進產房。可是皇帝親臨,不管所生是龍子龍女,都要抱出內寢,送請宸覽,焉能不洗臉淨身,打扮乾淨整齊,等候接駕呢。」

穆太監又說:「我是自幼淨身入宮的,小時候在北四所安達們(太監們稱某太監為某安達)住處學習當差,前輩的老太監閒來沒事就給我們說古。據傳說自從宋代發生了狸貓換太子故事後,後宮害怕故事重演,於是規定皇子一落生,埋藏小兒胞衣,一律不經宮眷之手,這件工作就指定丹臣家人負責專責。妃嬪一到預產期,就由敬事房傳知丹臣家屬,指定專人準備隨時進宮應差,同時由內廷發給一面火印腰牌,一有臨盆現象,接到知會,立刻可以憑牌火速進宮,神武門的禁衛軍憑牌驗放,絕不阻攔。一則是娘家人在旁服侍生產,比較貼心可靠,二則是要監視收生婆不要暗地做些偷龍換鳳的手腳,更防範收生婆明的封貯龍衣(埋藏胞衣),暗地拿出宮禁把龍衣用大價錢賣給豪富人家。因為有些人認為天家龍衣滲入丹藥滋補力特強,所以有錢人不惜重金暗中收買。」

另外還有一個無稽傳說,大內靠近鐘粹宮的奉先殿後廈有一座小神龕,供的是送子菩薩,聽說自從明朝起,後宮妃嬪誕生龍子後,都去神龕還願。同治降生,慈禧產後因為體弱,沒去焚香謝神,觸怒神靈。同治崩逝,不單乏嗣繼承,而且咸豐一脈,也斷了宗祧,改由光緒入承大統。

宮裡太監大半識字不多,加上跼處宮禁,整天聽的都是些怪力亂神、荒誕不經之談,不過內廷特製御用的澡盆,自從咸豐、同治兩朝之後,就束諸高閣,庋藏內庫倒是實情。因為光緒、宣統一在太平湖醇王府降生,一在什剎海醇王府誕產的,都沒有用過這隻澡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