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鹵蛋

滷味,大概是中國人最普遍的家常食物,而鹵蛋則更是從南到北頗受歡迎的一味吧。我從前以為鹵蛋就是鹵蛋,沒有什麼可以特別講究的。因為從在上海的童年吃到後來自己成家,鹵蛋雖然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機會吃到,可就是一成不變的形貌和味道;即使旅居京都一年時將此中華美食文化傳授給房東太太而大受日本人驚喜,也只是我童年以來所熟悉的鹵蛋而已。直到若干年前,偶然在美國聽到一位來自大陸的青年講述給我這種形貌特異、味道頗有別的鹵蛋之後,才恍然知曉,原來鹵蛋也可以這麼不一樣的啊!

「水晶鹵蛋」,是我為這種與眾不同的鹵蛋所取的美麗名稱。水晶,以喻其晶瑩呈金黃色的蛋心,至於其蛋白部分,則由外到裡,棕褐色逐漸淡化,到蛋心的附近而幾近於白。

水晶鹵蛋如何烹製法?一般的滷味烹飪方法,不外乎滷汁與食物。將食物置入鍋內,加滷汁而慢火燉煮即成。唯此則製作過程稍微講究而已。

先說明滷汁。普通的滷汁原料,可取用豬肉、牛肉或雞肉,但此水晶鹵蛋不宜含有膠質,所以無論取用任何一種肉類,都須避免皮與脂肪;脂肪尚可鹵妥後除去,唯膠質一旦燉煮後便融入汁內,不易分離,所以必不可存留皮層。我個人比較偏好用豬肉,或豬肉與雞肉混合。取豬雞共約兩斤,去皮切大塊後,置入大鍋內。加入深色醬油、料酒、黃砂糖及蔥、薑若干。用中火燒開,約莫十五分鐘後,再徐徐注入清水,以略淹蓋過肉類程度為宜。一旦鍋內水汁滾沸後,即投入花椒及八角、茴香若干。改用小火燉煮,目的是要使肉類的味道融進汁內,所以要耐心燜燒;至於肉塊,多捨棄不用,故而時間愈久愈佳。燜燒約在二小時左右。這其間偶爾要開蓋觀察,時則注入清水,保持適當的滷汁份量,及其濃度。

我不太喜歡限制作料用量。一者個人口味有別,再者各種作料的品牌不同,有時濃淡亦有差別。我曾經就台灣、日本與美國的鹽、糖、醋、醬油等做過比較,其間是頗有差異的。要之,滷汁以鹹中微帶甜味,及略有甘香為宜。不過,北方人稍偏鹹味,而江浙人則多好尚甜,實在難以一概而論;總之,烹飪並無一定準則,端視個人喜好、個別家庭習慣,或者掌廚經驗而已。

滷汁的作法已如上述。要味道略鹹而微有甘甜,其所以不可雜入皮層,是恐怕冷卻後結成肉凍之故。肉汁既已燉煮出,充分與調味作料均勻混合而呈現深褐色,即可將鍋內之豬、牛或雞肉取出;留下來的滷汁,取一網製過濾勺子,將汁水濾清,復倒回鍋中或寬深的碗中備用。

至於雞蛋,一般家庭平時多收藏於冰箱內,故煮前先須置入微溫之水中,避免直接取自冰箱即入熱鍋。待雞蛋恢復到自然溫度後,即可置入鍋中,以冷水浸滿蛋身。爐火之熱度亦不宜太旺。宜自小火,漸漸開至中火即可。鍋內之水滾沸後六分鐘,即關熄爐火,並且將雞蛋粒粒小心取出,以盛滿冷水之洗菜容器浸泡,使其急速冷卻。如此煮出來的雞蛋,蛋白部分已煮熟凝結,而裡面的蛋黃則尚未熟透,呈現半融狀態。

蛋完全冷卻以後,取出瀝乾水分。剝蛋殼本非易事,而這種急速煮出之蛋,更需要輕手小心剝之,否則蛋白上往往傷痕纍纍,不夠光滑完整。雖雲無妨味覺,畢竟有礙觀瞻。

剝好殼的雞蛋,要輕輕放入過濾好的滷汁內浸泡。滷汁可以稍帶微溫,卻不可以滾熱,以避免雞蛋再被加熱,使半融狀態之蛋黃趨於熟硬。這種水晶鹵蛋,雖稱鹵,但實際上全賴浸泡功夫,而不同於一般鹵蛋之於鍋內燉煮之方法。普遍鹵蛋,多在褐色之滷汁內燜煮多時,至色與味浸入蛋內為止,故而色澤愈深美,味道愈浸入,則蛋身愈為堅硬。台南賣擔仔麵著名的「度小月」,兼賣的鹵蛋,乃至於士林夜市聞名的「鐵蛋」,便即是入鍋燜煮時久所致。那種煮久而滷汁被充分吸收,稍嫌味濃過鹹而蛋身堅硬的鹵蛋,固然傳聞遐邇,頗為人所喜食;但此柔軟細緻的水晶鹵蛋,則是反其道而行,別具一種風味。

原本潔白的雞蛋,在深色的滷汁內全靠浸泡,時間久後,亦可以漸染醬色,而且味道也逐漸浸入內裡。前面提及去除皮層以避免膠質滲入滷水內,便是因為浸泡需要長時間(最好能夠過一夜,而且經常翻動,使顏色面面勻稱浸染),若汁內含有膠質,則容易結成肉凍,汁水浸入蛋內的動作便形停止。同時,基於這個道理,浸泡的過程中,亦不可將鍋或碗放進冰箱內,只須置於室溫處所,以增強效果。

這樣浸泡出來的鹵蛋,要對半剖開,才能顯現其特色。但因為蛋心未凝固(與糖心皮蛋類似),所以剖切之際直取棉線而不宜用刀,否則蛋黃容易沾黏於刀背上,致形體損壞。用棉線剖分水晶鹵蛋的方法,頗饒原始趣味。記得小時候看過每到農曆年前,就有年紀稍大的婦人到家裡來給母親和姆媽絞臉。那婦人帶著一個小箱子,裡面裝著鏡子、粉盒及棉線等物。母親坐在她的對面,臉上洗盡脂粉。她便在母親光潔的臉上撲些白粉,用一根稍長的棉線,一頭咬在齒間,剩餘的部分纏繞在左手指間,另一部分則控制在右手指上;就那麼熟練地一緊一鬆,把眉際、唇上和額前的寒毛連根拔起。那樣子被拔除寒毛是挺受罪的吧?可是,母親似乎一點也不覺得疼痛,往往還會打盹兒小睡;等她睡醒時,臉上便整齊光潔,好漂漂亮亮地過年了。用棉線剖開蛋的動作,有些像記憶中婦人為母親絞臉的手勢。也是取一根較軔的棉線,一頭咬在齒間,左手小心捧取仍然頗軟的鹵蛋,右手捉住線的另一頭,瞄準蛋的中央部位,將線在那位置上面環繞一圈,輕輕一拉,蛋就在左手掌上整齊完好地分為兩半了。每回我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腦際總是一次又一次地浮現童年觀察母親絞臉的景象,遂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的感覺蕩漾著。

剖成兩個半面的蛋,那金黃色的蛋心油融融,而蛋白部分則由裡到外漸呈褐色。找一個綠色或橘紅色類暖色系的盤子排列十個或一打,用不著其他陪襯,本身就構成非常令人喜悅的圖案;而食之則又因為柔軟潤滑且入味,也是可口受歡迎的冷盤下酒菜餚。

若干年前,我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客座獨居,當地的朋友們常邀約我餐敘,令我排解寂寞獲得慰藉。有一回,客中作主,我於簡陋的租借房屋宴請大家,採用自助餐方式,做了一些菜餚招待。其中便有一道這樣的水晶鹵蛋,看來十分晶瑩可愛。華大經濟系的馬達華教授吃了兩枚後說:「醫生吩咐我每天只能吃一個蛋,可是這個鹵蛋太好吃,我再吃一枚;超過半個,大概沒關係吧。」至今我猶記得馬教授說話時那種幾近頑童似的表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