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為星際航行而生

戰鬥民族一項如此,他們尊敬強者。

面對奧維斯的誇讚,杜小笙微微一笑認真地說道:「11G的重力並不算什麼,我們應該有約翰·斯塔普的精神。」

不知道什麼時候,周圍漸漸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緊接著,整個航天城訓練館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說到約翰·斯塔普,他的成就令全世界的宇航員和飛行員都肅然起敬。

作為一名軍醫,他用的身體為人體負加速度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是世界上最快的男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快,他曾使用過4隻火箭助推器大約6000磅的推力來加速他的「坐騎」,達到了人體只能夠承受35Gs(也就是大約340m/s左右)的負加速度632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比子彈還要快。

不止如此,斯塔普博士還創下人類有史以來最快的加速和停止紀錄:46.2G。

這相當於杜小笙訓練時抵抗的4倍超重力。

當時,斯塔普為了研究高速飛行中風擋破損,飛行員對強大氣流的承受力,他坐在無風擋的火箭式滑撬車上進行試驗,結果表明917公里/小時的近地飛行,高速氣流對飛行員沒有傷害。

而他也因此多次遭到各種傷害,其中包括肋骨和肢體多處骨折,視網膜脫離,多處血管爆裂和複雜的多器官損傷。

也正是因為有著如此之多的研究成果,斯塔普的試驗對後來飛行員的飛行座椅和抗荷服、安全帶產生了重要影響。

不過,這並不能說斯塔普比杜小笙的身體素質更強,因為兩個人所做的試驗訓練截然不同。

斯塔普所做的,是規則方向下,直線運動中人類所能承受的最大衝擊力試驗。

而杜小笙則是為了應對宇宙複雜失重環境,做出不規則的抗衝擊訓練。

前者,畢竟是有跡可循,提前做足準備的加速,這種水平重力加速極限,面對的主要衝擊力來自於水平加速度,而後者則要對抗強大的地心引力以及可能來自四面八方對重力的耐受性。

……

自從完成了載人離心機訓練之後,杜小笙和趙韻寒就開始了無比緊張集中的宇航員訓練。

趙韻寒主要完成的是體能方面的增強和訓練,而杜小笙的側重點則是在駕駛飛船,以及工程維修學上。

緊張而密切的訓練和學習,轉眼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

早上,杜小笙親了親趙韻寒的額頭,笑著問道:「今天都是什麼訓練?」

趙韻寒一邊系著肩帶,一邊流利的回答說道:「上午進行水下出入艙聯繫,下午應該是失重適應能力和返回後再適應能力的測試,晚上的話主要是心理輔導,你呢?」

聽到趙韻寒的話,杜小笙嘆了一口氣說道:「唉,不用上理論課可真好啊,我的太空醫學和太空工程維修學都已經過了,今天考艙位駕駛實操,還有星圖學。」

趙韻寒聞言嫣然一笑:「那你可要好好考了,這些科目除了艙位駕駛實操之外,其他科都是滿分。」

杜小笙眼睛一瞪,他雖然知道趙韻寒已經是NASA承認的星際探索學院士,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這些科目她居然都是誇張的滿分。

「你這水平都能當老師了吧?」杜小笙有點震驚地問道。

拍開杜小笙的咸豬手,趙韻寒說道:「別貧嘴,過段時間我們就要爭取進入隔離艙訓練的資格了,我最近壓力很大。」

趙韻寒原本是跟杜小笙抱怨自己的失重適應訓練成績並不理想的,結果沒想到,杜小笙居然笑嘻嘻地說道:「是么?哈哈哈,到了隔離艙訓練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在失重環境里一起吃飯和睡覺了?」

「????」趙韻寒有些無語。

從家裡分開,杜小笙早早來到航天城最核心的部分,太空艙外作業訓練基地。

此時,站在攝像機下,杜小笙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微笑著打開攝像頭,準備進行新一天的直播。

「大家好,歡迎收看《星際大冒險》我是來自華國的杜小笙。」

「我曾在世界各地完成過最為危險的極限挑戰——尾崎八項;也曾在熱帶雨林,獨闖真正的毒梟老巢;還曾經當過賞金獵人,逮捕過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領袖。」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將要向你展示,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宇宙探險家,乘坐太空飛船,探索真正未知的星辰大海。」

「在這期間,我會通過直播的方式向你展示,從登陸太空前的訓練,到實施的全部過程!」

此時,等待在杜小笙直播間前的粉絲們已經達到了上千萬,聽到杜爺說的每一句話,屏幕上全部都是來自世界各國網友刷出的『牛批』字樣。

「地球上的挑戰已經滿足不了杜爺了。」

「杜爺這個觸手老怪,已經把魔爪伸向了神秘的太空領域。」

「牛批啊,只是一段開場白,我已經聽的熱血澎湃了。」

「杜小笙乾的這些事兒不是拍電影嗎?我不相信有這麼猛的人。」

「樓上說假的那個,自己不行就說誰都做不到,世界新聞看不看?!孤兒?」

……

亂七八糟的彈幕刷屏中,杜小笙早就已經習慣。

任何語言沒辦法影響杜小笙的直播拍攝,他笑著將攝像頭聚焦到身後,笑著繼續介紹說道:

「你們看,我所在的身後,是蛾國乃至全人類,在航天領域最為先進的太空訓練設備,也是整個航天城最機密的部分,隸屬於軍方S級保護機密,是杜小笙簽署協議,不能進行直播的訓練場地之一。」

聽到杜小笙的話,粉絲們大聲叫道:「卧槽?!杜爺你這是玩火啊!」

「作大死?」

杜小笙看著彈幕已經要漸漸炸開,他立刻笑著說道:「哈哈,開玩笑……的確是最機密的航天訓練設備,但已經不是最先進的了,當然了,對於全世界來說,它還是首次在任何節目中第一次出現,絕對的第一手資料。」

一邊說著,杜小笙已經來到訓練場,他笑著說道:「我昨天已經跟航天城溝通過了,今天我要給大家直播宇航服真正的穿戴方法,並且在地球重力下,完成重達120公斤,也就是240斤的宇航服穿戴。」

杜小笙指著一套存放在科技艙內的宇航服,繼續說道:「我眼前的這一套宇航服,價值7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3000多萬,你們看,它的用料軟硬結合,從上到下依次是頭盔、上肢、軀幹、下肢、壓力手套、靴子。」

說著,他抓起宇航服的手臂,搖晃了一下說道:「有的人可能會問240斤的重量幾乎是人體重量的兩倍,這麼笨重關節會靈活么?你來看,這四肢裝有調節帶,通過調節上臂、小臂和下肢的長度,身高1.60米-1.80米的人都能穿上,手腕處裝有一面小鏡子,航天員可以通過它隨時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種開關。」

「說實話,在沒穿這玩意之前,我一直以為這衣服直接套上就行,畢竟,我是科幻大片《地心引力》的忠實粉絲,電影里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宇航員,脫下EMU航天服時身上只穿著緊身背心裝和短褲。」

一邊說著,杜小笙拿起了強力吸尿褲,嘆氣說道:「電影里根本沒演過,穿宇航服的第一步,其實是穿強力紙尿褲。沒辦法,這東西是你的廢物管理系統,只有穿上它,你才能穿內衣。」

杜小笙的介紹十分幽默,看的粉絲們不時哈哈大笑。

其實,對他們來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太空夢。

能夠通過直播的形式,真正看到登陸太空前的準備,讓粉絲們也不由得感到興緻盎然。

眼看著杜小笙依次穿好液冷通風服,帶上上生物電子聯結裝置,在在頭盔面窗裡面塗上防霧霜,在服裝左側袖子的手腕處裝上一塊小的反光鏡,在服裝上身前胸部位裝上一個小食品袋和一個飲水袋,在頭盔上裝上照明燈和電視攝像頭等之後,杜小笙這才開始穿服裝的下半身。

「宇航靴和宇航褲穿戴完畢,我得先將氣閘艙的冷卻臍帶管插入服裝胸前的顯示控制盒的介面上。」

「這玩意是向裝內提供冷卻水、氧氣和電力的,將他們穿好,扣住密閉環,就可以帶戴通訊帽、頭盔和手套。我必須要說,帶上這東西之後,我就不能呼吸外面的空氣了,而是通過臍帶呼吸從太空梭軌道器提供的氧氣。」

當碩大具有良好視野的圓罩頭盔罩在杜小笙的頭頂,杜小笙的聲音一下子就變得有些發悶,加壓的過程杜小笙沒有詳細的介紹,他只是專註地對進行測試,以確保服裝不漏氣,內部壓力,氣體流量、冷卻水和電池的功率是否正常。

杜小笙已經開始呼吸純氧,利用氧氣進行排氮,這樣做的目的是將體內的氮氣排除,以達到預防減壓病。

快速做完這一切,杜小笙穿著沉重的宇航服,笑著說道:「好了,現在我要關閉氣閘艙的內艙門,將氣閘艙進行減壓。

當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