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四、阿爾普·阿斯蘭的出兵以及與羅馬帝國的衝突(1050~1072 A.D.)

自從哈里發的權勢式微以來,內訌和墮落的薩拉森人開始尊敬羅馬的亞洲行省,這些都是勝利的尼西弗魯斯、齊米塞斯和巴西爾所光復,一直延伸到安條克和亞美尼亞的東邊國界。巴西爾二世逝世後25年(1050 A.D.),他的繼承人突然受到蠻族的襲擊,這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種族,能夠將西徐亞人的英勇和新改信者的宗教狂熱結合起來,運用謀略和財富組成一個勢力強大的君主國。無數的土耳其騎兵散布在從陶里斯到阿爾澤魯烏姆600英里長的邊界,有13萬基督徒喪失生命,成為阿拉伯先知最樂意接受的祭品。然而托格魯爾所運用的武力和作為,沒有讓希臘帝國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蠻族的洪流衝過毫無抵抗的原野,蘇丹圍攻一座亞美尼亞城市,結果無功而退,殊少人知的敵對行為因為世事的盛衰變遷而繼續推動,或是停頓不前。馬其頓軍團的英勇善戰反而使亞洲征服者重建名聲。阿爾普·阿斯蘭這個名字的本意是「威武之獅」,在大眾的觀念里用來描述一個完美的男子漢。托格魯爾的繼承人表現出個性熾熱和心胸開闊的氣概,真不愧是代表皇家氣勢的猛獸。他率領土耳其騎兵部隊渡過幼發拉底河,進入卡帕多細亞的首府愷撒里亞,主要是受到聖巴西爾教堂的名氣和財富所吸引。這座建築物有堅實的結構,破壞者無從下手,於是把鑲嵌在壁龕和聖所大門的黃金和珍珠全部取走,而且還褻瀆主保聖徒的遺骨,遺骨早已覆蓋讓人肅然起敬的古老鐵鏽。

阿爾普·阿斯蘭對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完成了最後的征服(1065~1068 A.D.)。亞美尼亞的王國名稱和民族精神都被消滅,人工修築的城堡工事被君士坦丁堡的傭兵部隊毀棄。這些外來者毫無誠信可言,資深老兵拿不到薪餉也沒有武器,新徵兵員缺乏經驗或訓練。這個重要邊疆地區的喪失只不過是當天的新聞而已,正統基督徒既不表驚奇也無感傷之意。這樣一個骨子裡沾染聶斯托利派和優迪克派惡習的民族,被基督和聖母將他們送到異教徒的手裡。土生土長的喬治亞人 和伊比利亞人不辭艱辛,防守著高加索山脈的森林和峽谷,然而土耳其蘇丹和他的兒子馬立克,不屈不撓從事這場聖戰。所有的俘虜被迫承諾宗教和塵世的服從,要是不信者仍舊追隨祖先的禮拜方式,就被強迫戴上一個馬蹄鐵,取代他們的頸圈和手鐲成為恥辱的象徵。不過,這種改變並沒有誠意也不普遍,在奴役的時代,喬治亞人維持君王和主教的繼承權利。但是這一族的人獲得上天的厚愛,塑造出最完美的形體,現在卻因貧窮、無知和惡習而墮落,他們對基督教的認知和實踐也只是徒有其名,他們之所以沒有淪為異端邪說,僅僅是因為他們根本不識字,無法記得形而上的信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