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三、諾曼人在阿普利亞的統治和利奧九世的遠征(1046~1054 A.D.)

阿普利亞的諾曼人被夾在兩大帝國之間,而根據當時的策略,他們從日耳曼或君士坦丁堡的統治者那裡接受封地。但是這些亡命之徒認為最可靠的權利是征服,他們從來不愛人也不相信人,所以也不為人所信任更不會為人所愛。君王對他們的藐視摻雜著畏懼,當地人不僅畏懼更混合著憎恨和憤怒。每種可以引起慾念的目標,像一匹馬、一名婦女或是一座花園,都能誘使這群異鄉人要儘快滿足掠奪的念頭。他們的酋長更是貪財好貨,為了掩人耳目,加上野心和榮譽這些好聽的名字而已。12位伯爵有時還結成一個奉行不義的小組織,內部的爭執多半是為了分配從人民那兒掠奪來的戰利品,威廉的德性隨著他的身亡一起埋進墳墓。他的弟弟和繼承人德羅戈善於領導統御,能夠發揮戰友的作戰能力,但是無法制止他們的為非作歹。

君士坦丁·摩諾馬克斯在位的時代,拜占庭宮廷出於政策而非仁慈,想要將義大利從不斷的苦難中解救出來,目前的狀況比陷入一群可惡的蠻族手裡更為嚴重。為了達成此一目標,梅洛的兒子阿吉魯斯被授予崇高的頭銜 和廣泛的使命。諾曼人懷念他的父親所以可能對他另眼相看,他獲得他們自願的效力平定馬尼西阿斯的叛亂,使他自己和公眾所受的傷害得到報復。君士坦丁九世的構想是要把這塊好戰的殖民地,從義大利的行省遷移到波斯的戰場,於是梅洛的兒子把希臘的黃金和製品,當作帝國的賞賜分發給那些首長。阿普利亞的征服者憑著他們的知識和精神,完全排斥這種奸詐的手法,一致拒絕接受他提供的獎賞或建議,不願放棄已經到手的利益,更不願到亞洲去追求遙不可及的希望。

阿吉魯斯鑒於說服的辦法已經無效,決定採取強迫的手段,必要時加以殲滅亦在所不惜。他懇求拉丁人出兵一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在教皇的協調之下,東部和西部的皇帝成立一個攻守同盟(1049~1054 A.D.)。利奧九世目前據有羅馬聖彼得的寶座,他是一個思想簡單的聖徒, 天性容易自欺欺人,德高望重的身份使得他可以用虔誠的名義,使任何與宗教不兼容的東西獲得神聖的性質。一個受到傷害的民族不斷抱怨和謾罵,使他的人道思想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批不信神的諾曼人早已停止支付什一稅,這些強盜對教會的譴責充耳不聞,這種褻瀆的行為大可以運用世俗的武力加以懲罰。利奧是位貴族出身的日耳曼人,與皇族有親屬關係,可以自由出入亨利三世的皇宮,獲得皇帝的信任。他為了尋求兵力和盟友,憑著一股宗教的熱忱從阿普利亞前往薩克森,再從易北河回到台伯河。在他進行作戰準備時,阿吉魯斯毫無顧忌地運用秘密的罪惡武器,一群諾曼人成為公眾或私人報復的犧牲品,英勇無敵的德羅戈在教堂被人謀殺。他的弟弟漢弗萊成為第三任阿普利亞伯爵,繼承他的精神和志向。兇手受到應得的懲罰,梅洛的兒子被擊潰也受了傷,帶著羞愧難安的神情逃離戰場,躲到巴里城中,等待盟軍遲遲未到的救援。

君士坦丁九世的戰力因為與土耳其人會戰而分散,何況亨利不僅意志動搖而且優柔寡斷。教皇在越過阿爾卑斯山時也沒有帶來一支日耳曼大軍,只有一支由700名土瓦本人組成的衛隊和少數洛林的自願軍相隨。他從曼圖亞到貝內文圖姆的長途行軍中,一大群卑賤雜亂的義大利人來到神聖的旗幟之下,以致強盜和教士睡在一個帳篷里,前面到處堆放著長矛和十字架。黷武好戰的聖徒下達命令進行行軍、安營和戰鬥時,不斷背誦年輕時所學習的經文。阿普利亞的諾曼人在戰場上僅能集結3000名騎兵和數量有限的步兵,背叛的當地人士攔截了他們的給養和退路,他們那從不知畏懼為何物的精神,一度為迷信的惶恐所制服。

當利奧帶著敵意到來,他們毫不猶疑地跪在屬靈的神父面前,一點都不會感到羞辱。但是教皇心硬如鐵,高大的日耳曼人嘲笑對手矮小的身材。這些諾曼人收到通知,處死或流放是他們僅有的選擇。他們不願逃走,很多人在3天里沒有吃任何食物,大家情願戰死,覺得這更為痛快也更為光榮。他們登上奇維特拉的小丘,再兵分三路沖向在平原布陣的教皇軍隊。阿韋爾薩的理查德伯爵和以吉斯卡爾之名聞名於世的羅伯特,分別率領左路和中路,對著烏合之眾的義大利人發起攻勢,很快衝破敵軍,把他們打得大敗並且乘勝追擊(公元1053年6月18日)。這些義大利人作戰毫無紀律也沒有經過訓練,一看狀況不對就趕緊逃走。只有漢弗萊伯爵率領右翼的騎兵,勇敢的精神接受到嚴格的考驗。一般認為日耳曼人在接戰時不善於運用戰馬和長矛的威力,進行步戰時就組成強大的方陣使敵軍無法攻破,他們雙手拿著長劍,對方無論是人、馬還是鎧甲,都無法抵擋這種武器的威力。在經過激烈的戰鬥之後,日耳曼人被前去追殺中途返回的部隊所包圍,全部在作戰隊列中戰死,受到敵手的尊敬,也滿足了諾曼人報復的慾望。

奇維特拉關起城門不讓逃走的教皇進城,這時教皇被虔誠的征服者追上,他們親吻他的腳請求祝福並且赦免罪惡的勝利。士兵看到基督的代理人在敵人和俘虜中間,我們可以推測他們的首領有策略的需要,也可能受到普遍存在的迷信思想的感染。這位善意的教皇靜下心來回顧往事,對於這樣多的基督徒犧牲性命也會產生悔恨之心,而且所有的事由全因他而起,難免感到自己是這些罪孽和醜行的始作俑者,更由於軍事行動的失敗,使他那不恰當的尚武精神受到普遍的譴責。 他帶著這種心情,願意傾聽並簽訂一份優惠示好的條約,撤銷了為奉行上帝的事業而大肆鼓吹的聯盟,並批准了諾曼人過去和未來一切征服的合法性。不管他們是用什麼方式篡奪的,阿普利亞和卡拉布里亞這幾個行省已經成為君士坦丁的捐贈和聖彼得遺產的一部分,教皇和亡命之徒的私相授受,使雙方都能各取所需。他們之間同意運用宗教和世俗的力量相互支持,後來又規定每塊耕地支付12便士的貢金或轉讓租金。自從進行此一重大的互惠措施以後,那不勒斯王國在700多年中一直是羅馬教廷的采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