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五、蠻族信仰阿里烏斯教義引起的宗教迫害(493~526 A.D.)

宗教信仰的不同對君王和人民的和諧關係,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帶來致命的後果。哥特徵服者接受阿里烏斯教義的熏陶,義大利一直熱誠皈依尼西亞信經。狄奧多里克的堅定信念並沒有受到宗教狂熱的刺激,只是虔誠追隨祖先的異端邪說,根本不會想到在形而上的神學方面要對微妙的爭論加以平衡。阿里烏斯教派在私下奉行寬容的作風,使他感到滿意,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公眾宗教信仰的保護人,即使對所厭惡的信仰也表現出表面的尊敬,在他心靈中孕育出一種政客或哲人般適得其分的冷漠態度。在他統治之下的正統基督徒,雖然帶著幾分勉強,但還是認同教會的和平。他們的教士依照職位和才識,都在狄奧多里克的皇宮裡接受優容的款待。愷撒里烏斯和埃皮法尼烏斯分別是阿爾勒和帕維亞正統基督教會的主教,他們那神聖不可侵犯的職位甚受尊重。

狄奧多里克親自到聖彼得的墳墓呈獻祭品,完全不考慮這位使徒的信仰如何。對於與他關係密切的哥特人,甚至是他的母親,他都容許他們繼續保持和奉行阿塔納修斯的教義。在他漫長的統治期間,找不到一位正統基督徒出於自願或是受到逼迫要改信征服者的宗教 。所有人民包括蠻族在內,接受教導都熟悉禮拜儀式的場面和程序。政府官員接到指示,要保護教會人員和財產,讓他們在法律上有豁免權。主教可以參與宗教會議,大主教有權依法實施司法審判,聖所的特權依據羅馬法的精神,通常都會保有,只在必要時予以限制。狄奧多里克保護教會,也就獲得了管理教會的最高權力。他堅強的行政作為,能夠重新恢複或擴大一部分為西部軟弱的皇帝所忽略的教會特權。他非常清楚羅馬大主教擁有的權勢和地位的重要性,現在已經加上教皇最尊貴的稱號。一位家財萬貫為民所愛戴的主教,憑著他的作為可以決定義大利的和平或動亂。他在天上和人間都擁有至高的統治權,也可以多次在宗教會議上宣布,自己純潔無瑕未犯罪過,憑此從所有的審判中獲得豁免。

敘馬庫斯和勞倫斯爭奪聖彼得的寶座,他們聽從狄奧多里克的召喚,前來阿里烏斯派君王的法庭,受到明確指示要選出最受尊敬以及聽命服從的候選人。狄奧多里克出於猜忌和憤怒的心理,不願讓羅馬人擔任此職位,到了生命的末期,竟在拉文納的宮廷提名一位教皇。教會因此爆發了分裂的危機和激烈的鬥爭,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制止。元老院在最後頒布敕令,要儘可能消除在教皇選舉中賄賂買票的行為。

我已經詳述義大利幸福歡樂的情況,但是絕不能匆忙認定,詩人所歌頌的黃金時代,已經在哥特人的征服下實現了。光明的前途不時會被烏雲籠罩,狄奧多里克的智慧遭到矇騙,權勢蒙受抵制。君王到了晚年的時候,為民眾的仇恨和大公的鮮血所污染。勝利使他首次產生侮慢無禮的心態,打算要剝奪奧多亞克那一派人的公民權,甚至一切與生俱來的權利。 一種在戰後不合理的新增賦稅被強加在人民頭上,幾乎摧毀了利古里亞新興的農業。他採用一種優先預購穀物的嚴厲規定,目的雖然是要解決公眾的糧食問題,卻給坎帕尼亞帶來極大的苦難。靠著埃皮法尼烏斯和波伊西烏斯的德行和辯才,他才放棄了這些為禍不淺的計畫。他們當著狄奧多里克的面,為民眾的利益進行辯護,竟能獲得成功。

然而,即使君王願意傾聽真理的聲音,也不見得總會有聖徒或哲人在身旁提醒。無論是地位、職務還是君王恩寵所帶來的特權,經常會被義大利人的狡詐和哥特人的暴虐所濫用。國王的侄兒為人貪財好利,發生無理強奪圖斯坎鄰居的產業,後來又被迫歸還的情況,曝光以後有損狄奧多里克的盛德。20萬名連主子都感到畏懼的蠻族,被安置在義大利的腹地,受到和平與紀律的約束而氣憤不已。他們的行動不守法度,經常讓人深受其害,有時只能多方打點,用金錢安撫他們。須知天生的兇狠習性發作以後,施以懲罰可能會引起危險的情況,明智的做法是假裝不知其事。狄奧多里克有惻隱之心,特地減免利古里亞人三分之二的貢金。他為了避免產生不良的影響,親自出面向蠻族解釋當前處境的困難,說明國家的安全至為重要,對於把沉重的負擔加在他們身上,感到甚為遺憾。

義大利這些不知感恩圖報的臣民,對於哥特徵服者的家世、宗教甚至德行,始終無法優容接納。他們已經遺忘了過去身受的災難,現在過著幸福的日子,感覺或疑慮自己受到傷害時,痛苦就會變得更難以忍受。

狄奧多里克慨然推行到基督教世界的宗教寬容,對義大利正統教會的狂熱信徒而言,卻給他們帶來苦惱,引起反感。哥特人以武力維護異端邪說,倒是博得正統基督徒的敬畏。他們由虔誠而發的怒火很安全地指向富於資財和無力自保的猶太人,這些異教徒在那不勒斯、羅馬、拉文納、米蘭和熱那亞,經由法律的認可,為了貿易的利益建立居留區。猶太人的人身受到羞辱,財產遭到劫掠,會堂被拉文納和羅馬瘋狂的群眾放火燒毀,事件的引發完全是任意妄為所致,而且毫無理性可言。政府不應坐視不管,否則就會自食惡果。當局立即進行合法的調查程序,暴亂的倡導分子藏匿在人群之中,政府只能判處整個社區負責損害的賠償。有些極為頑強的教徒拒絕出錢,就被用刑的禁卒拉到街上鞭打示眾。像這樣簡單粗暴的執法行為激起正統基督徒的不滿,他們為神聖的受害人能夠堅持信仰、不畏強勢而歡呼,有300個佈道講壇為教會受到的迫害表示哀悼之意。

要是維羅納的聖斯蒂芬禮拜堂的確是狄奧多里克下令摧毀的,那真可以說是一種奇蹟。在如此神聖的地點,竟然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詆毀他的名聲和權威。光榮的一生即將結束時,義大利國王竟然發現,畢生辛勞為人民增進幸福,所得到的只是仇恨。理所當然,他會對沒有回報的愛深感痛苦,內心充滿氣憤和猜疑。對於這些不諳戰事的義大利土著,哥特徵服者下令解除他們的武裝,除了家庭使用的小刀以外,禁止他們擁有攻擊性的武器。狄奧多里克身為羅馬的救星,要是懷疑元老院議員與拜占庭宮廷進行勾結,犯下叛國的罪行,等於是在指控他與下賤的告發者密謀,好奪取這些議員的性命。

阿納斯塔修斯去世以後,東部的皇冠落在一位衰弱老人的頭上,但是政府的權力掌握在他的侄子查士丁尼的手裡。這個人存著消滅異端的念頭,並且要征服義大利和阿非利加。君士坦丁堡頒布嚴苛的法令,在教會的範圍之內用懲處的手段來消滅阿里烏斯教派,這種做法使狄奧多里克憤怒不已。他要求讓東部遭受苦難的弟兄,如同長期在他統治下的正統基督徒那樣,能夠獲得宗教信仰的自由。在他的堅持之下,教皇和四位德高望重的元老院議員組成使節團,然而無論任務失敗還是成功,他們都同樣感到惶恐不安。首位訪問君士坦丁堡的教皇受到極為崇敬的接待,結果被猜忌的國君當作罪行加以懲處。拜占庭宮廷玩弄翻雲覆雨的手段,最後還是斷然拒絕,對方當然也會如法炮製,甚至採取更大的報復行動。那時義大利準備要執行一項命令,從規定的日期起完全禁止正統基督徒的禮拜儀式。他的臣民和敵人那固執己見的行為,逼得最為寬容的君王不惜採取宗教迫害的手段。誰也沒有想到,狄奧多里克在漫長的在位時間裡,竟會懲治品德高尚的波伊西烏斯和敘馬庫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