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記憶日喀則】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經過在雅魯藏布江峽谷艱難的跋涉,映入眼瞼的是一幅由金黃色油菜花和紫色大豆花組成的色彩絢麗的田園風光畫面。就像她美麗的名子「如意莊園」一樣,日喀則這顆璀燦的後藏明珠,從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著我們。

日喀則市位於距拉薩市西面277公里的雅魯藏布江與年楚河匯流處的沖積平原,平均海拔3840米,面積3875平方公里,人口8.53萬,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和宗教中心。日喀則也是西藏的交通中心,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傳統上,被稱為後藏,是歷代班禪的領地。實際在此次的西藏旅行中,我曾兩次到訪這座具有五百多年歷史的文化和宗教名城。

我們阿里之行的第一站就是日喀則。儘管是匆匆路過,日喀則仍然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經過在雅魯藏布江峽谷艱難的跋涉,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由金黃色油菜花和紫色大豆花組成的色彩絢麗的田園風光畫面。司機告訴我,日喀則到了。就像她美麗的名子「如意莊園」一樣,日喀則這顆璀燦的後藏明珠,從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利用司機在此保養汽車的空檔,我們直奔嚮往已久的扎什倫布寺。因為是中午,扎寺尚未開門;感到欣慰的是,嚮導格桑告訴我們,從阿里回拉薩時,還會經過日喀則,屆時將仔細參觀扎什倫布寺。於是,我們提議到市中心的繁華地段看一看。汽車在日喀則市內穿街過巷,停在一處熙熙攘攘的露天市場前。抬頭之際,目光被不遠處一座山上的古堡所吸引,急忙詢問周圍的行人那是什麼建築?居然沒有人能夠說出所以然。終於從市場邊一家旅館的老闆那裡得到了答案。原來那座山叫日光山,上面的城堡叫日喀則宗山堡,有七百多年歷史,比現存的布達拉宮還古老。只是在文革中被徹底破壞,只留下目前殘破不堪的城牆和宮基。據說當年的日喀則宗山堡建築,將日光山頭環抱其中;宮牆崛起,如刀削斧砍,巍峨聳立;宮窗鰲首,如厲目凌空;俯瞰城內,宮內迴廊陡梯,高低曲折,樓外有樓、宮內有宮、殿上有殿,極為壯觀華麗。如今,伴隨在諠譁的市井人流之中,透過時間的雲層,抹去歷史的塵埃,這殘存的日喀則宗山堡廢墟,突然會給來訪者平添幾分滄桑,令人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感。

日光山腳下的露天市場倒是極富特色,這裡全部是地攤,大塊的紅色地氈子上擺滿了大量琳琅滿目的藏式工藝品、服裝、卡墊等。尤其是銀碗、銀包木碗做工精緻,幾乎每個攤位都有,據說這是日喀則的特產,令人愛不釋手。特別是坐在地氈上的藏族主婦用懇切的目光仰視著你,彷彿在無聲地請求你買上一兩件極富地方特色的紀念品,讓人慾罷不能。我個人認為,這裡的集市比拉薩八廓街的要強得多,不僅商品精緻,而且攤主也都很憨厚,不會漫天要價。我也的確領略到,日喀則不愧被稱為西藏的交通樞紐。不論是西行阿里、南下亞東,還是去珠峰或樟木口岸,日喀則都是必經之地。大街上到處是即將遠行的遊客和整裝待發的越野吉普車。我們也是這些匆匆過客中的一員,向日喀則揮揮手,就踏上了西行阿里之路,等待我們的將是無盡的荒涼和原野。

當我們再次光臨日喀則,是在經歷了十四天阿里曠野中艱苦奔波之後的一個夜晚。由於意外停電,車窗外到處是一片漆黑,只能從道路兩旁在星光反射中閃爍的商店招牌上,意識到我們又回到了曾經遠離的現代文明。在日喀則賓館對面的一家小旅館住下,馬上給以為我已經失蹤而急得快要發瘋的親友們通了電話。雖然才晚上九點,在漆黑的日喀則大街上竟找不到一家仍然開著的飯館。這天晚上,我不得不吃了此次西藏之行的最後一頓壓縮餅乾。

一場夜雨將日喀則洗刷得格外潔淨,清晨漫步在大街上,呼吸著這座古老城市所散發出的清新氣息,時光的流動已經抹去了日喀則歷史滄桑的塵埃,彷彿讓人感到她七百年的歷史長卷宛如隔世一般。公元十四世紀初,大司徒強曲堅贊戰勝薩迦王朝,建立帕竹王朝時,就將年楚河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設立在日喀則,當時名為「溪卡桑珠孜宗」,「日喀則」為漢語譯音,其意為「如願以償」。溪卡桑珠孜宗是帕竹王朝執政期間設立的最後一個行政區,表示強曲堅贊統治全藏的雄心已經如願以償。這就是日喀則地名的來歷。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師也對日喀則成為後藏的中心城鎮起了重大作用。據史料記載:公元七世紀,赤松德贊請蓮花生大師進藏建桑耶寺。這位高僧路經日喀則時,曾預言雪域的中心將在拉薩,其次就在日喀則。因為,日喀則地形如八瓣蓮花,東方有佛祖賜給的年楚河,如甘露般澄湛,白綢緞般輕飄,綠波般蕩漾;南面有寬闊的河谷,肥沃的田疇,花草明麗,像天界的花園;西方的居瑪山,有雄獅猛撲天空之姿,像黑色的貢布金剛,能驅邪除惡,像露著大獠牙保衛天界的神像;北面的雅魯藏布江,如黑蛇游動,日夜咆哮,昭示著佛地的神聖和威嚴不可侵犯。若在此建基立業,佛教必弘揚光大。蓮花生大師的預言,成為虔誠的佛教徒追求的理想,他們不斷雲集於此,使日喀則成為後藏中心城鎮。

說到日喀則,就不能不提扎什倫布寺,因為其在後藏地區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扎什倫布寺始建於1447年9月;一世達賴喇嘛根敦珠巴為紀念圓寂的上師希饒僧格,鑄造了一尊釋迦牟尼鍍金銅像。為安放此像,而開始建寺,歷時十二年方建成。此寺全名為「扎什倫布巴吉德經欽卻唐皆南巴傑娃林」,意為「吉祥宏固資豐福聚殊勝諸方州」,簡稱「扎什倫布寺」取「吉祥須彌」之意。扎什倫布寺真正成為班禪駐錫地,還是公元十七世紀中葉的事。當時的四世班禪羅桑曲結協助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詔來蒙古部落首領固始汗及其軍隊繳滅藏巴汗,統一西藏。爾後又幫助五世達賴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政權。為感謝羅桑曲結,五世達賴將扎什倫布寺贈予羅桑曲結,並贈送其「班禪博克多」尊號。後來扎什倫布寺就成為歷代班禪的駐錫地。

拜訪扎寺是我此行西藏最大的心願之一,從日喀則賓館門前驅車往西,行駛不到十分鐘,遠遠望見座落在尼瑪山南麓的扎什倫布寺,那殿宇重疊、紅白相映的宏偉建築群,在朝陽的映照下,顯得金碧輝煌、神秘莫測。最為搶眼的是在山坡的最東側有一座巨型磚牆,嚮導格桑介紹,這是一座全藏最大的展佛台,由一世達賴根敦珠巴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成佛和涅槃而建立。只可惜沒有趕上剛剛過去的雪頓節,否則就可以觀賞到全藏最盛大的展佛活動。

花30元買張門票進入扎寺,經過一片廣場,是一條長長的花崗石甬道,兩側的平房內朗朗的唸經聲不時傳入耳內,令人感到扎什倫布寺的宗教氣氛非常濃厚。懷著好奇心,扒在其中一間的門縫向裡看,只見一位老喇嘛正在教授一群藏族兒童學習佛經,頌經聲聲,頗為合轍押韻。走在甬道上,不時能見到甬道兩側躺著鼾睡的小狗,傳說中它們是由原來扎寺那些好吃懶做、不認真修行的喇嘛轉世而來。傳說歸傳說,這些小狗還是非常可愛,有時忍不住想去撫摸一下。徑直來到扎寺的中心建築——措欽大殿。只見大殿正中供奉著一世達喇親自主持塑造的釋迦牟尼像,兩旁是其八位弟子的塑像,殿內還有未來佛、觀音、文殊菩薩及多尊度母像。大殿正中還設有一座歷代班禪的法座,這裡也是班禪喇嘛主持各種宗教活動的地方。其上方懸掛著多幅描繪著歷代達賴和班禪生平事跡的唐卡,形象生動,栩栩如生。走出措欽大殿,穿過蜿蜒在金頂紅牆中的青石甬道,突然發現扎寺的壁畫非常有特色。每座迴廊下都繪有六道輪迴和八寶吉祥的圖案,色彩鮮艷,畫工精巧,一望而知是藝術瑰寶。

扎什倫布寺中最著名的佛殿當數強巴佛殿。裡面供奉一座高達26米的強巴佛(即未來佛彌勒)鍍金銅像,這座號稱世界最大的銅像是由九世班禪曲吉尼瑪於1904年主持塑造。站在殿內仰視著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強巴佛那慈祥、微笑的面容,彷彿揮手之間能夠撫去籠罩在眾生面前的苦難。如此巨大的佛像做工著實精湛,全身上下細膩、豐潤之極宛如真人一般。尤其是其身上那件巨型袈裟,色澤艷麗、精美絕倫,使整個大殿熠熠生輝。

在扎寺中還有兩道瑰麗的風景線,即「扎什南捷」和「釋頌南捷」兩座班禪靈塔祀殿。「扎什南捷」殿中供奉著五座銀質靈塔,一至四世的班禪的法體分另安放在靈塔內,而其中一座最大的靈塔是五至九世班禪的合葬塔。這些靈塔雖然造型精美,但與布達拉宮內歷代達賴的金質靈塔相比,還是差了一些,顯示了在西藏,達賴與班禪地位上的差別。「釋頌南捷」殿內供奉著安放著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法體的靈塔。與「扎什南捷殿」中靈塔所不同的是,十世班禪大師的靈塔是由金箔包體,做工十分考究,上面鑲嵌了大量稀世珍寶。據說國家為建此塔撥款高達6400萬元,這也算是對十世班禪大師一生愛國尊教的褒揚。

縱觀整個扎什倫布寺,雖然歷經五個多世紀,依然保持著整潔明快的氣勢、絢麗的色彩、莊嚴肅穆的氛圍,不像其它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