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朝拜神山聖湖】

一座水晶寶塔般優美造型的山峰聳立在藍天之下;堅強如鑄鐵般的黑色底座上面,是潔白水晶塔般的峰巔,奇妙、壯麗得無與倫比。我被她那神秘莫測的氣勢所震懾,身不由己地倒地膜拜——

這是一個陰鬱的清晨,濛濛細雨未能阻止虔誠的信徒踏上神山岡仁波欽的轉山之路。儘管我真真切切地站在岡仁波欽的腳下,這座神山卻顯現出見首不見尾的仙人風度,令人無法看到它的本來面目。順著曲折的轉山道開始往神山的高處攀去,走了不多一會,就感到氣喘吁吁。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再爬山,的確難度很高,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向岡仁波欽的深處走了很長一段,試圖能夠更接近地體驗這座被廣大藏區及中亞地區人們仰慕和朝聖的神山。

岡仁波欽,藏語意為「雪山之寶」,它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拔6714米。岡仁波欽不僅僅是一座自然界的山峰,更是一座文化之山,宗教之山;因為它同被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奉為發源之地,它是東方的耶路撒冷,幾種宗教的共同聖地。

歷史文獻記載,苯教創始人敦巴辛饒在古代藏區人民深受災難之時,從天上降落於岡仁波欽山上;通過在山洞中的苦修,最終獲得了能溝通神人兩界的法力,使其成為西藏歷史上的先知和聖者。因此,岡仁波欽在古代藏族人民心目中擁有崇高的地位。苯教徒將其視為神山和萬山之王,認為它主宰著這個世界;它的興衰、喜怒哀樂直接關係到世界的安危、存亡,藏族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展與之息息相關。

岡仁波欽被印度教稱為「凱拉斯」山,因為印度教諸神中,法力最大的毀滅之神濕婆神就居住在此。印度教信奉的大神濕婆的神廟,當地稱為「凱拉散塔」,顯然其名稱借用了梵語「凱拉斯」的音。印度教還把岡仁波欽看做大梵天的駐錫地,印度教的很多寺廟都以岡仁波欽為原型建造;在梵文長篇史詩《雲的使者》(羅摩衍那的故事)以及《摩柯波羅多》等書中也對岡仁波欽做了不同程度的描寫。

古印度和尼泊爾的耆那教把岡仁波欽稱為「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並把它視為一座有靈性的聖山。因為該教的創始人勒夏巴哈就在此山中獲得解脫,並達到大徹大悟。

佛教更將岡仁波欽視為其聖地,因為當佛教傳入西藏之後,曠日持久的佛苯之爭,最終是在岡仁波欽決出勝負的。相傳藏傳佛教史上一位傳奇人物米拉日巴尊者與苯教教尊那如本瓊,為自己的宗教爭得和確保神山的歸屬權進行最後一場比賽,即誰在2月15日那天最先登上岡仁波欽為勝者。就在那天清晨,精通巫術的那如本瓊不等天大亮就騎上神鼓騰空飛向山頂。而此時米拉日巴卻巋然不動,等到太陽從東方升起時,米拉日巴才走出講經的山洞,乘著旭日第一道光芒直抵岡仁波欽山頂。滿懷必勝信念的那如本瓊在即將飛抵山頂時,猛見米拉日巴身披朝霞正端坐於冰雪之巔,驚嚇之中,胯下的神鼓滾落山下,在山的南坡留下一道至今可見的深溝。這一比賽最終確立了佛教在藏區至高無尚的地位。

傳說畢竟是傳說,但據史書記載,岡仁波欽至少有七百年的宗教和文化史。在藏區和中亞廣大地區人們的心目中,這裡就是世界和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人間和神靈世界都從這裡向四周展開、延伸。人們通過這座山向神靈表達他們的心願,傾訴他們的不幸,並祈求神靈的恩賜,也通過這座山感受和體驗神靈世界的威嚴,了卻一生心願。

正當我們爬至岡仁波欽半山腰時,東南方向出現了動人的一幕,天邊雲彩間出現了一道光亮,隨後便看見紫色和深藍色的雲層掛在天空,然後呈現出玫瑰色和金黃色,雲幕中喜瑪拉雅山脈中的納木那尼峰的輪廓漸漸清晰顯見。晨光中微風吹動,駐足並且沉浸在這轉眼即逝的宇宙變化之中,此景微妙無窮,以致無法把握住它的變化,令人久久難以忘懷。由於海拔太高而體力不支,我們無法走完朝聖之路了。北眺這條朝聖路,遙遙無際,沒有盡頭。無數由朝聖者堆起的瑪尼石堆,孤獨地站立在蜿蜒起伏的道路兩旁;這些瑪尼堆看上去,有的似乎是在翹首盼望遠道而來的朝聖者,有的又好像是在深情地眺望宏大的神山岡仁波欽,還有的彷彿陷入冥想和深思。陰雲密佈的天空使我們無法目睹神山的真面目,但是,在岡仁波欽朝聖的精神之旅中,我們每個人彷彿都獲得靈魂的洗滌。

岡仁波欽最終沒有辜負它那經過艱難跋涉的朝聖者,就在我們離開塔青村,赴聖湖瑪旁雍錯的路上,我終於一睹神山的真容。那是下午兩點鐘左右,正當我在行駛的車中閉目養神之際,突然聽到司機尼瑪大叫了一聲「雪山」,然後停車並倒身下拜。我急忙跳下車,只見北面天空雲開霧散,一座水晶寶塔般優美造型的山峰聳立在藍天之下;堅強如鑄鐵一般的黑色底座上面,是潔白水晶塔般的峰巔,奇妙、壯麗得無與倫比。若不是親眼所見,簡直難以想像自然界絕對真實存在這樣的景觀。那一刻我能真切體會到岡仁波欽,在陽光下所閃爍出的無窮神性;所反射出的自然景觀,同時又是心靈世界的美之極致。我被它那神秘莫測又令人心曠神怡的氣氛所震懾,身不由已地倒地膜拜。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悟,那是我曾一直追求的寧靜、平和,如生活在香格里拉王國中任何一個人都能感覺的那種精神昇華。

沐浴著午後明媚的陽光,我們驅車來到了瑪旁雍錯畔,這是第一次如此貼近、如此真切感受聖湖的神韻。瑪旁雍錯,藏語意為「永恆不敗之湖」,為紀念米拉日巴與那如本瓊鬥法,並最終贏得勝利而命名。瑪旁雍錯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瑪旁雍錯的印地語為「瑪娜沙湖」,印度教認為其法力最大的濕婆神的妻子烏瑪女神每日都在此湖中沐浴。印度人至今對瑪旁湖擁有一種敬仰之情,印度著名的領袖聖雄甘地的骨灰也曾撒入了瑪旁雍錯。可見,瑪旁雍錯同岡仁波欽一樣蘊含著深厚的宗教背景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踩著聖湖畔鬆軟的草甸,但見湖水湛藍勝似藍寶石,清澈見底,水面平靜如處子;偶爾可見湖中有天鵝棲息起舞,將聖湖點綴得生機勃勃。聖湖的四周被延綿不絕的雪山環繞,使聖湖平添了幾分莊嚴、神秘。我伏身掬起一捧湖水,讓它清撫臉龐,清涼潤滑極富質感,令人陶醉不已。用舌尖輕點湖水,有一種淡淡的鹹澀,彷彿能體味到五色的人生。這就是我心中永遠的聖湖,那一刻,我渴望自己化為一隻湖畔的水鳥,永遠沐浴在瑪旁雍錯的聖水和神性之中。

其實在到達瑪旁雍錯前,我們還經過了一個叫「拉昂錯」的小湖,同樣美麗清澈,但不知為什麼被冠以「鬼湖」的稱號。據傳印度教中的魔鬼九頭羅剎王就被關在該湖底;從岡仁波欽山中流出的溪水全部流入了拉昂錯,以鎮懾魔鬼。而佛教則認為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分別代表了光明和黑暗。宗教傳說使拉昂錯倍受冷落至今。

當晚,我們一行住在瑪旁雍錯畔一戶藏民的家中。聽主人介紹,在瑪旁雍錯邊有一溫泉,泉水非常熱。對於七天未洗澡的我來講,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雨季中的西藏,此時第一次顯現出金色夕陽,將阿里大地折射出一片蒼茫。藉助夕陽最後一抹餘暉,我在溫泉中淋漓盡致地沐浴,赤熱的水溫和潤滑的水質,使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痛快。想必這水一定和聖湖瑪旁雍錯的聖水同根同源,充滿了靈性和神性,令人心曠神怡。

那一晚,我睡了在西藏第一個好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