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羅漢會與赤兔馬

祖父是蘆台鎮上一位很特別的社交人物,因為他不只結交上流社會的仕紳,也結交更多下層社會的販夫走卒,所謂「車、船、店、腳、牙」各行;尤其是「扛夫」、「腳行」(相當今天的搬運工人);以及跑行商的人們,「牙行」(相當今天的「仲介業」)。至於他喜歡結交這些人的原因,主要是他自己手頭有錢,喜歡這些粗豪的人們在他面前一呼百諾,並且和這些人交換他自己所無的生活經驗。又因為結交了這些人而成立了蘆台有名的「羅漢會」,使他成為鎮上的風雲人物。極能滿足祖父那喜歡玩樂,愛出鋒頭的性格。

這「羅漢會」,在每年元宵節的時候表演,非常引人注意,所謂「羅漢」,是指僧人中修行得道的。寺廟裡常有這些羅漢的塑像。每位羅漢個性不同;表情與姿態也各式各樣。「羅漢會」是集合了眾多會表演而且有力氣的人,扮成羅漢的模樣,穿上戲服,莊嚴肅穆,神態逼真。排成行列,一層一層,踩著肩頭疊上去,要疊到七、八層高。最頂上是一個小孩,叫作「羅漢尖」。疊起來之後,還要表演許多花樣,給人以橫空矗立卻穩如泰山的美感,十分令人激賞。這羅漢的數目,至少要有七八十尊之多。扮演羅漢的人,必須足夠健壯,而且要訓練有素,才能勝任。而他們的來源就正是我祖父——靳家五爺所結交的那些水陸碼頭上裝卸貨物或為其他行業「賣力氣」的工人。

疊羅漢有許多花樣。有「單挑」、「單象」、「雙象」、「粘糖人」、「寒鴨戲水」、「三座門」、「大花籃」等等。有的以高聳取勝;有的是在疊起之後,還可以做三百六十度「轉體迴環」的動作。

每年選「羅漢尖」也是大眾注目的焦點。這個高高在上的小孩,又須聰明伶俐,膽子夠大,會做「手搖拂塵」、「童子拜觀音」等等動作,然後可以逐層下來,穩穩地降落,才算成功。

羅漢會不僅需要經過嚴格訓練的「人」;也需要精彩的樂隊文武場。由「打鼓佬」領導,吹吹打打,十分熱鬧又壯觀。當然,更需要的是錢。

蘆台有東、西兩個羅漢會。每年互比苗頭,看誰聲勢大,表演好。祖父手下的「東羅漢」一直是更受歡迎的一支隊伍,勝過「西羅漢」。「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養」一個「羅漢會」的費用十分浩大。這些成員(包括樂隊),日常除各有各的工作之外,還從祖父這邊領取生活費。所有那些表演用的戲服、道具、樂器等項,全由祖父購置。平時東西就存在家中東跨院敞房的兩個大木櫃裡,過年出會的時候才拿出來用。為了與「西羅漢」別苗頭,分勝負,在這些戲服上也是要大手筆去花錢的。

每年的「羅漢會」首先要到蘆台名寺「東大寺」去向寺裡供奉的十八尊金身羅漢頂禮膜拜之後,才可以起會。另一不可少的項目,就是要到我們家門前來走個全場。

當然,開的賞錢也為數可觀,就更不用提那長年「養會」所花的費用了。那時家中儘管庫房日益空虛,這排場卻一直維持到祖父去世。

祖父的創造力來自他天賦的浪漫性格,再加上他那不顧一切的掙脫力,家中人們對他的批評是:「驕傲放縱,有己無人」。這固然和他排行最幼,備受長輩寵慣有關,但最主要的還是他那不羈的天性。

愛馬,也是祖父這不羈的性格寫照。

在祖父所養過的馬匹之中,特別有名而為蘆台鄉里所津津樂道的是一匹「紅馬」。這匹「紅馬」有專人照料,十分的「養尊處優」。平常絕不用它拉車或供人乘坐,而只在每年正月「關公出巡」的時候,才恭請它出來,代表關公的「赤兔馬」。

據說,每年出巡的關公塑像,被隆重地抬出來,有人為他牽著「聚泰號斗店」(舊時稱「糧棧」為「斗店」)養的棗紅馬,另有兩人扛著一口大刀(關公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在蘆台鎮巡視一周。人們對這關帝塑像敬畏有加,認為只有「聚泰號」所養的這匹「赤兔馬」才配得上那「忠義千秋」的關公。「聚泰號」也就更加對自己所養的這匹馬加意照料,不敢掉以輕心。每年到了「出巡」的時候,排出陣容整齊的樂隊,吹吹打打,那堂皇威儀,吸引來全鎮以及外縣市的無數觀眾,用虔敬的心情前來瞻仰。

如此年復一年,「赤兔馬」享受最好的餵養,卻是不必工作,只有馬僮負責按時蹓馬。所以養得肥壯無比。

這一年,元宵節已到,關公又要出巡了。全鎮都很興奮。民間一向非常崇敬關公,認為他老人家忠義雙全,是最高品德的典範,不但武功傑出,而且學養深厚,加以各類戲劇對關公的形象加意塑造,關帝廟裡的關公更是威嚴堂正,令人對他崇服膜拜。因此這每年元月的「關公出巡」就更是人們對關公表示敬畏與愛戴的最正式的時機。到了這一天,真正是萬人空巷,扶老攜幼,專程到街上來瞻仰關公的威儀。而「聚泰號」所提供的「赤兔馬」,更是鎮上人們羨慕與讚美的對象,普通一般人家焉能有這麼好、這麼不凡的馬呢?

於是,在吹吹打打聲中,關公的塑像由八人大轎抬著,堂皇莊嚴的出現了,兩旁靜觀的人們莫不屏氣凝神,肅然侍立,旁邊由馬僮牽著的赤兔馬,也亦步亦趨,另一邊是兩人扛著沉重的青龍偃月刀,步伐威武的走過來了。關公的不凡與不朽,是何等地令人景仰而激動啊!

大人們牽著或抱著他們的孩子,小聲告訴他們:「你看!你看!那是關公關老爺!那是他的大馬,赤兔馬!你看,那馬的顏色是棗紅色的呢!所以才叫赤兔哪!跑起來是最快的啦!……」

說著,隊伍走到街的盡頭,再過去就是野外了。平常,隊伍巡完了三條街,到了這裡就是回頭結束遊行的時候了,正在大家等著還可以在他們回程的途中,再仔細瞻仰一下的時候,卻冷不防只見那匹「赤兔馬」一下子掙脫了馬僮牽著的絲繮,騰起四蹄,仰頭一聲長嘶,「撲喇喇」,捨開了大道,朝著曠野飛奔而去,一時把馬僮和所有的人都嚇呆了!追呀!但是,誰有那麼快的腳程?眼見那英姿勃發的「赤兔馬」仰首嘶鳴著,絕塵而去,從此不見蹤影。

它到底到那裡去了呢?

它投奔了那一處山林呢?它是不是投奔了山林呢?還是如鎮上人們所說的「瘋了」或「成仙」了呢?

觀眾們在錯愕之中,議論紛紛,「聚泰號」就這樣失去了「赤兔馬」。再也沒人知道這匹馬的下落。

從此,鎮上留下了一句歇後語——「聚泰家的馬,肥瘋了!」這歇後語表達了人們對這匹養尊處優的「神駒」的觀感。他們一方面對它充滿艷羨;一方面好像也表示了一種批評。大家以為這匹馬是「瘋了」,而且是由於吃得太好、太過養尊處優才瘋的。

有了這句歇後語以後,凡有人飽食終日,過分享福,因而做出荒誕不經的軌外行動時,大家就說他是「聚泰家的馬,肥瘋了。」

其實,依我現在的想法,那匹良駒,被圈養在人間宅院裡,長年侷促一隅,不知何等地嚮往野外那可以自由奔馳的天地。可能它早已在心中籌謀好幾年了,才在這年突然決定「投奔自由」,不再做人間的玩物。想像那匹馬,毅然甩脫約束,抖起鬃毛,騰躍飛奔而去的鏡頭,真是為它心動不已。那一刻,對一匹好馬來說,是多麼壯麗的一刻啊!

赤兔馬走了,關老爺也從此不再出巡,靳家五爺也就在次年生病去世了,享年大約四十一歲。

算來那年清廷已被推翻,民國剛剛成立。說不定一股自由不羈之風,也吹到了這匹好馬的心中了吧。

五爺——我的祖父,給靳嚮善堂——聚泰號斗店帶來不少傳奇式的榮耀;也帶來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的先兆。他在無意之間,為家中買進了價值連城的許多骨董;但和他的揮霍玩樂也正被認為是功過相抵。他帶進家中的寶物應該是吃穿不盡的財富,但「聚泰號」在他去世之後,所過的卻是窮愁不已的困窘生活。

祖父去世時,只有四十一歲,而他那電光石火般的生命力的任性發揮,卻真是使我這做孫女的非常神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