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豐美的感官經驗

對於人身器官所發生出來官能上的快樂,我們絕對瞭解,也並不認為是不好的部分;官能不是一定要被壓抑、節制,或者需遵守很多高難度的戒律,如此並非美的一種正常發展。

相反地,我們希望一個孩子從童年到青少年,在最敏感的年齡時刻,應該給予很多很多身體感官上的引導。

譬如帶他們去爬山;讓他們傾聽風的聲音;讓他們傾聽流水的聲音;讓他們的聽覺裡有豐富的記憶。讓他們的視覺去看黎明、去看黃昏、去感覺色彩上的華麗……當孩童們的心靈整個被充滿以後,有一天他不會滿足於自己的器官及官能發展流於低等。

這裡所謂的低等,並不純然是貶抑。

【引導青少年正常發展】

動物的官能基本上具有目的性的。譬如口腹之慾,味覺就是為了吃飽;觸覺就是為了性,嗅覺也常常是為了性。在動物的世界裡,當雌性動物分泌一些氣味的時候,雄性動物就會產生生殖的慾望。動物是被官能操控著的,可是人類不是!

人被稱為靈長類,「靈」就是心靈的狀態。

人類被歸類為高等動物,雖然動物的部分還是存在,但不只是停留在「動物」的部分。如果我們永遠滿足於動物低等的、官能的刺激,人類就沒有文明可言,也沒有美可言。希望這些對於官能的探討,能夠引起大家更多的注意,特別要思考到孩子和青少年。如果沒有用美滿足他們,他們就會開始追求短暫的、官能上的快感,不是性,就是毒品。因為這兩者可以快速地讓身體發生複雜的變化,他們以為這樣就是快樂。

我們注意一下,康德認為「快感並不等於美感」的原因是說,快感一旦被不斷地刺激、重複地刺激以後,就成為了「癮」。「癮」是戒除不掉的,於是不容易升高成為心靈的狀態,因為官能操控到人——我們不再是器官的主人,我們被器官操控了。

我想如果一位老師跟正在發育的學生們比較談得來的話,學生會敘說他在性上的苦悶有多嚴重……。

我們完全瞭解那種壓抑不住的痛苦,因為那是生理狀態。這時候可以幫助他們的,也許是音樂、也許是繪畫;或者帶他去爬山、去經驗他自己身體上的很多可能。譬如一個孩子願意去跳街舞,他在這種舞蹈中發現他自己身體的高難度動作,那很好呀!一個玩滑板的孩子,可以在當中找到挑戰的快樂,他的心靈狀態就是滿足的。

【無法自拔】

我在這裡所談的,還是一個層次上的問題,不要讓孩子們一再地耽溺於官能跟器官上唯一的刺激,因為當這唯一的刺激一再重複、一再重複,會變成無以自拔。無以自拔的狀態,絕對不是一個美感的狀態。人變成了感官的奴隸,每天被這個感官驅使著,自己哪會快樂?

想要拒絕、想要逃避、想要自拔,可是「拔」不出來了。

這種狀態其實是生命的一個困境,也是自古以來所有人類的文明都試圖解決的部分。因為我們一再強調過,人之所以為人,不應該只停留在低等動物的狀態。

說起來也真是兩難:我們一方面不希望社會太過壓抑感官,應該讓年輕人去接觸、發展他們的感官文化;可是同時,我們也希望他們不是耽溺在感官上尋求過癮的不斷刺激。所以可能這一邊是清教徒似的戒律,嚴格的壓抑;另外一邊看到的是感官的氾濫——這兩種都不是美。

那麼,美到底是什麼?

美,有一點像一個走鋼索的人,兩邊都是陷阱,他必須保持在鋼索上的一種平衡。

我用到一個字——平衡——我覺得美是一種平衡。

美是感性跟理性的平衡,美是自己在快感的官能刺激、及美感經驗的心靈狀態裡的平衡。

這種說法常常會被誤會,因為好像談到了心靈,大家就覺得是和感官對立著;事實上剛好相反,我覺得美好的心靈狀態,其實開始於感官。如果你沒有視覺上豐富的經驗,沒有聽覺上美好的經驗,沒有觸覺上摸過青草、踏過柔軟海灘的美好記憶,我相信你也不會有心靈的豐富狀態。

【展放你的心靈】

感官真的是一個重要的開始,而且應該從很年輕時候,就開始培養豐富的感官——可是最後,不要只止於感官,要讓自己的生命從感官提升到更高更大的心靈狀態。我們一再強調,那種心靈狀態就是美,也是愛。美與愛,可以跟很多很多人分享,而且愈分享愈多,愈分享愈多……。

「快樂的時候要跟別人一起分享,憂傷的時候要跟別人一起分擔。」

這是我經常掛在嘴邊的兩句話。

如果生命這個個體,隱藏了自己的情緒,追求著感官的刺激時,他將又痛苦又寂寞,遲早會讓自己走到絕望之路。

所以,美應該是一個心靈的打開,美是一種心靈的展放。

你可以毫無羞怯地跟別人分享你的笑容,毫無羞怯地跟別人分擔你的淚水,這才是美真正的原始意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