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從領悟得來

嗅覺,常常是在大氣當中,整個巨大的空氣裡面所包含的一種氣氛,具有感染人的力量。什麼是感染?就是不知不覺的耳濡目染。我覺得美在感官裡所發生的力量,有時候並不是直接的,所以它不應該是一種知識。我常覺得若是知識太多,譬如說讀書讀得太多讓理性思維發展得太強勢時,我們感覺的世界就會慢慢麻木,甚或消失不見——因為太久沒有運用到感覺思維了。

感覺的教育,應該不只訓練孩子們大腦的思維,也同時要發展他們心靈的感覺,我相信兩者都是教育裡非常重要的部分。可是因為感覺教育無法考試,才會在我們的知識世界中愈來愈式微。

我們很難理解一個不曾脫掉鞋子、打赤腳去感覺沙之柔軟及小草之清新的人,長大以後不論讀進多少書、有多高的政治地位,有多少數不盡的財富,他其實是一個不完全的生命。他心靈裡有一部分應該要被滿足,但卻始終空虛著。

面對一朵花,我們應該擁有的其實是一種領悟的智慧,而不是知識。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恍然大悟:不是用來考試的智慧,原來在生命中仍然那麼重要。

常聽到看到這類的孩子,他們是父母眼中的乖寶貝,老師心中的好學生:大人規定要做的事情都會做完,每一次的考試都順利通過,大人都覺得這樣的教育很成功。可是我其實接觸過這樣的孩子,他們私下的心靈寂寞、孤獨、痛苦難以言喻;有的甚至會走上絕望之途,在別人認為他功成名就之後,忽然用極端的方法傷害自己或結束了自己。所以有時候腦部的理性思維是需要強調的發展,可是不要忽略:心靈的是否滿足,也應同時被關注到。我們的教育會不會太偏重了一方,使得不少人的生命處在不平衡的狀態?

【靈魂在哪裡?】

人家都很熟悉的達文西曾經用非常理性的方法解剖三十具屍體,進行嚴密的科學分析,留下珍貴的解剖學紀錄,一般人因此尊稱他為解剖學之父。

可是我記得他在自己的筆記本裡,留下讓我非常感動的句子:

「所有的屍體都被解剖過了,我卻沒有找到一個東西,就是靈魂,到底靈魂在哪裡?」

這位科學家留下如此發人深省的一句話。

我相信我們的肉體其實不只是一個肉體的組合,還有一個今天的科學仍無法完全證明的心靈狀態,那還在等待被滿足被充滿的心靈狀態。這個心靈需要被什麼樣的東西填滿?在它空虛時又是如何的痛苦或孤獨?也許正是我們應該深刻關心的問題吧!

我覺得美的學習,有時候不是增加,反而是拿掉。

常常在各處旅行,看過一些被裝潢到俗艷不堪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麼要在牆壁上掛這麼多的東西?要在燈上弄這麼多的彩色裝飾?到最後覺得自己的視覺已經完全麻木了。我們要知道,美其實是一種單純;美其實是一種素樸;美其實是一種感官的節制,而不是感官的放縱。多,常常不美;少,往往更接近美。因為少,所以留出比較多的心靈空間來容納感受,也因此這樣的感受才可能深厚。

【心靈的荒涼】

在今天物質愈來愈豐富的時代,我們身邊物質的停留時間愈來愈短,所以我們對那些物質其實沒什麼感覺、沒什麼記憶,最後也沒有感謝了。也許有些朋友跟我一樣經歷過由農業社會進展到工商業社會的歷程,我們當然慶幸經濟上有這樣的發展,可是同時我們又會生出一種遺憾。

記得童年時候家家戶戶的垃圾量不大,在那物質缺乏的年代,很多東西都會被非常珍惜的留下來。數十年後,每一家丟出來的垃圾居然如此之多!

什麼叫做垃圾?對我們沒有用的物質就是垃圾。可是,它們真的已經沒有用處了嗎?還是經由慾望的刺激以後,我們覺得自己要擁有更多更多?我們不斷的擁有,最後手上拿不下了,只好往外丟,這個時刻的丟當然沒有任何的眷戀,沒有任何的不捨,沒有任何的回憶跟感謝。所以也許我們會發現,工商業化之後的社會裡一堆一堆垃圾的出現,構成了人類心靈上的荒涼。這樣的多,記憶來不及留下。

我所擔心的也許不只是物質吧!

一個人如果可以不斷地更新衣服,不斷地追逐新的物質,舊東西就像鞋子衣服一樣隨便丟掉並不吝惜;會不會有一天對待另外一個人時,也是同樣的態度?若是如此,我相信那會是我們心靈痛苦時刻的來臨,因為人際關係也可以透過網路之類很多快速的方法,迅速得到肉體慾望上的追逐跟滿足。

我忽然懷念起在某些年代裡,人們害羞著,一個人追求另外一個人時,可能好幾年了對方都還不一定知道……但那樣一種情感在人心裡存留的份量會是不同的,會更加被珍惜。

人把人當成垃圾——這樣道德上或倫理上的痛苦,不知道人們會不會去反省?

我相信大自然盛放的花裡,還是有許許多多的救贖存在於其間。

在一個城市的繁華裡,好像有這麼多的物質,這麼多樣複雜的人際關係。可是,我看到了更多的寂寞和孤獨,更多繁華背後那難以言說、無法滿足的心靈荒涼。這時我寧願走到山裡去,去看一個春天盛放的花朵,感覺到那些花都變成很大的祝福。

每一年春天一再重來的花朵,它們好像守著最大的信諾,從來不失信,從來不毀約,從來不說謊。在每年差不多的時間裡,將那一片山頭開得燦燦爛爛;好像將一整年的歲月做為一個慢慢成長的過程,然後把生命裡最美好的東西綻放給人間。

我不知道有什麼樣的道德比「花在春天開放」更應該接受讚美?我的意思是說,一個花季的存在其實非常的短暫,可是在花季的背後需要多麼漫長的時間慢慢醞釀、等待陽光的照耀,接受雨水的滋潤,從土壤裡取得各種的養分,最後在高高的梢頭上開放出一朵花,告訴所有的人:「我的生命完成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美麗的佈告,可是我們也許一直沒想到,如此佈告的背後,原來隱藏了一種可敬的、生存上的鼓勵和艱難。

【生命即將萌芽】

儒家文化中,孔子和孟子最喜歡談的一個字就是「仁」,什麼是仁?

現在常看到的解釋說「慈悲善良」是仁,「對別人好」是仁。就像將「仁」這個字的結構拆解為一個「人」和一個「二」,可以解讀為「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所以「善待別人」大概就是仁的本意吧。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個有趣的事情:我們嗑傳統的零食白瓜子黑瓜子時,需要先將瓜子外面的硬殼咬開,才能吃到裡面的瓜子「仁」。那麼「仁」最早的意思,應該是指種子裡面最柔軟要發芽的那個部分,也就是生命萌芽的起點。孔子將「仁」解釋成「生生」,就是生命必須生長,這一個簡單的解答其實就是指生命生長的快樂,可見儒家文化重視的是種子,是「仁」這個字;所以儒家較少談到花朵的燦爛,而是希望我們去觀察那硬殼裡所包含著的一個柔軟、即將發生生命的種子。

如果自己試著來讓種子發芽,譬如吃完西瓜,將吐出的西瓜籽放在一個容器裡,給一些水份給一些光,過沒多久就會看到嫩芽突破了硬殼,開始伸展它的生命。我一直很希望能多帶領年輕的孩子分享這種發芽的喜悅——因為年輕的孩子就像正在發芽的種子,也在努力展開自己的未來。

對種子發芽的觀察,也許是最早的教育裡談到「仁」時的解釋;可是久而久之,我們好像脫離了這個部分,把「仁」變成抽象的哲學概念,變成用來讀書考試的一個知識,它再也不是智慧了。不知道這樣的比喻大家能不能埋解?就是我們在學校讚《論語》,背誦「仁」的解釋大意,考試時能夠清楚回答,還可以寫就洋洋灑灑的作文,可是這個「仁」與我們的生命無關。

也許反而是鄉下的一位農夫,他知道如何培養稻穀發芽,他知道秧苗如何在最嫩綠最健康的時候移到田裡插下,然後靜待它抽長、茁壯。

我一再談到,我覺得知識並不等於智慧!知識如果回不到生命的本身,生命的快樂與不快樂如果與知識無關的話,那麼知識只會變成負擔,它不會變成使你在生命裡真正喜悅的原因。

因此我想,我們也許可以尋找更多的機會去看花的綻放,去培養種子發芽的過程,讓自己、或者自己下一代的年輕孩子們,再在這樣的智慧裡重新成長一次。成長的過程永遠是動人的,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裡,也許最需要體會的就是這些個部分。

他們會感受到開花時節像是生命裡的青春時期,開始戀愛,開始表達生命想要傳延跟擴大的一個渴望。花朵凋謝之後,也許我們會感傷、會覺得遺憾,可是如果能夠忍住感傷、忍住遺憾,我們注意一下,花朵凋謝之後大都會結成果實。花在傳播完花粉以後,花房的部分慢慢就變成一個果實,所以花的結束剛好是果實的開始。

你會發現果實非常飽滿,非常安靜,因為它有一點像母親在懷胎的感覺,它有一種喜悅,那裡面正孕育著一個新的生命。接著果實又用各種的方法吸引我們去取下它吃下它,吐出的種子又重新回到土地,再度開始一段生命的循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