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奇特的提醒

人類的五種感官並非完全被分開,其寶彼此之間帶有連貫的關係。像談到味覺時,嗅覺也可能同時發生。

例如我們在喝茶的時候,味覺發生了作用,但嗅覺也同樣在運作。在沒喝下茶湯前,茶的香味有很大一部分就已經在嗅覺裡發生了。喝茶的朋友都知道在喝茶的配備中,有一個比較高而窄長的杯子,叫做聞香杯。泡出的茶湯先倒在聞香杯中,接著才倒進飲用的茶杯裡;拿起清空的聞香杯湊近嗅聞一下,便能感覺到茶葉釋放出來的香味。

很明顯地,我們發現喝茶的程序及形式之所以如此建立,必定是因為泡茶所帶來的並非僅僅味覺上的快樂,同時也包含了嗅覺上的快樂。

【比視覺強烈】

嗅覺的記憶並不容易把握,因為它好像存在於空氣當中,又好像一下子飄散開來。我們發現大自然當中充滿了氣味,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都有。大家都不怎麼喜歡的氣味,可能是發臭的垃圾、排泄物、或一些患病動物身體散發出來的味道。這些氣味似乎會勾起我們久遠以來對於生病、骯髒、腐爛的恐怖回憶,所以通常走過一個地方,忽然聞到一些怪異臭味的刺激時,多半的人會趕緊掩蓋著鼻子快步走開。

嗅覺存在於大自然當中,可以飄散得非常非常的遠,所以我覺得它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提醒。其他感官中,味覺及視覺都需要靠得近才能夠觸及,但嗅覺感應的距離卻能拉得遠遠的;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遙遠地方傳來了某一種氣息,然後就可以透過嗅覺去感覺它。

我想嗅覺是一個非常敏銳的存在,而且嗅覺發生時我們會不自覺地閉起眼睛,慢慢的、單純的用嗅覺去感覺氣味。像我就發現很多人拿著聞香杯聞茶香的時候,雙眼是閉著的——這就說明嗅覺的記憶並不需要視覺來提醒,它其實比視覺更強烈。

【親子間的嗅覺記憶】

有時候我覺得嗅覺是人類非常本能的、非常久遠以前的記憶,因為我感覺到自己對母親的許多懷念,好像都停留在嗅覺。當然在視覺上,也有很多與母親相關的記憶與回憶。雖然現在她已過世了,但我腦海中留存了母親的形象,還可以翻看她生前的留影。可是我常常會在看完照片以後,閉起眼睛關掉我的視覺,在我的回憶當中,覺得母親對我來說是一種嗅覺的記憶。

因為小時候吃母奶,好像在還沒有很多理性的記憶以前,我趴伏於母親的胸脯,她給我哺乳的時候,我有好多嗅覺的記憶。這種嗅覺的記憶使我覺得即使走到天涯海角,都有一個讓我安定下來的力量。不知道為什麼,人們在面臨驚慌、災難、恐懼的時候,常會不自覺地叫出:「媽!」母親對我們而言,成為一種保護,一種最本能的保佑力量;好像再滔天的巨大災難,只要躲到母親的懷中就安全了。我相信這個行為與生命中哺乳的記憶有關,甚至動物的世界也可以見到類似的狀況。

所以嗅覺很像是非常私密的感情,私密到你會記得最親近的人他身體的氣味,你知道這個人就在身邊——他不再是一個形體,不再是一種視覺、也可能不是聽覺——可是他的氣味存在著,他是這麼深的記憶。

特別是親子之間,尤其像我剛剛提到母親與孩子的關係。

哺乳的記憶是非常長久的一種記憶,我從這個面向來思考時,常會覺得嗅覺裡存在的人類情感,應該非常值得我們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因為嗅覺會是我們心底活動內非常底層的記憶。

只是因為嗅覺不像視覺或味覺,感受到的東西很具體;氣味不容易把握住,很容易在空氣或風中就飄散了,它是非常不具體的一種存在。

可是因為它不具體,反而能無所不在。

它也許是一種領域,是「時間」的領域,也是「空間」的領域。就像現在即使我母親的身體消失了,可是她還停留在我的生命當中,變成我揮之不去的一個纏綿的情感……,我總覺得身邊的母親變成一種氣息了,變成空氣當中無所不在的一種氣味,所以她的肉體還在不在,她的形象還在不在,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希望能夠透過嗅覺的感官,與朋友們做更多一點的探討,一起恢復我們記憶當中許許多多……好像遺忘了、可是又沒有完全消失的那種深層的記憶,也許可以由此呼喚起心底好一些美好的嗅覺經驗吧!

【重新啟動感官】

西方文學中有一本知名度很高的德文小說,作者是徐四金(Patrick Suskind,1949—),書名叫做《香水》(Parfum),台灣已翻譯出版了。《香水》描繪一個嗅覺特別敏感的人,之後成為法國一位很有名的香水師。他採集各種不同的花、草、樹木,提煉出它們的香味,做成歐洲皇室貴族非常喜愛,價格高昂的香水。小說當中不斷描述這個主角用嗅覺所感受到的世界,我在閱讀整本小說的過程裡,自己已經關閉許久的嗅覺記憶也被重新開啟了。

好像忽然發現:嗅覺並沒有消失,點點滴滴,像很多很多小小的瓶子,還存留在我生命的記憶當中。我一一打開這些小瓶子上的軟木塞蓋,重新去嗅聞它們,原來所有的記憶都還在!

朋友們也試試看,藉著嗅覺將你記憶的小瓶子打開吧!

中國古書中也有與嗅覺相關的描繪。《孔子家語》中說: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我純就嗅覺的觀點來做解釋:一個人走進開滿了蘭花的房間,頃刻之間他感覺到花的香味撲面而來,心裡產生很大的激動。可是一段時間後,花香的存在變成理所當然,於是這個人可能慢慢麻木,沒有感覺了。

同樣的,剛走進賣魚市集的人,覺得魚腥味魚臭味難聞得不得了,但待久之後也就習慣了原本很難忍受的味道,並不認為有臭味了。

這種對嗅覺的文字描繪讓我們體認到,不管香味或臭味,當嗅覺的記憶累積久了以後,我們會習慣、會麻木,最後失去了新鮮感——也許所有的感官都是如此。所以感覺的記憶和感覺的經驗,需要經常地比較與替換,於是我們才發現自己是會遺忘的,可以立刻重新啟動。日復一日、每分每秒,感覺經驗都需要去經營;否則任何美好事物存在久了之後,我們就開始麻木而失去感覺。即使面對再美好的事物,最後很可能都是「無感」。

無感,可能是美的最大敵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