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澱噪音,昇華心靈

談到聽覺,希望大家不要認為聽覺指的只是美好的音樂,日常生活中,我們用語言與他人溝通,我們身體一行動就會有聲音出來,這些講話、行動的聲音,其實反而是生活裡最應該要去整頓的,可以形成聽覺之美。我們不要讓這個社會的噪音多過於順耳之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有時候我們聽到一個人的聲音覺得好美——不論是當面說話或講電話,或者自己的心情有一點低潮沮喪時,你聽到他的聲音就感覺得到很大的安慰,因為那個聲音本身從容不迫、不慌不忙;他可以利用身體發生的這個氣流,讓你感覺到一種安定,一種穩重。

可是相反的,我們也看到一個社會裡充滿著各種喧囂的聲音,那些好像很憤怒,帶著攻擊性,所以發聲的方法全部是尖銳的,聽起來甚至像指甲劃過玻璃一樣的那種……全身會起雞皮疙瘩的感覺。當這樣的聲音充斥太多的時候,我們感覺到這個社會裡人跟人在對話時,都想用聲音來壓倒對方。

可是注意一下,能夠被記憶、被感動、被人的心靈所包容那種真正美好的聲音,都不是叫囂的聲音,不會是像動物受傷時發出的嘶吼,而會是非常安靜的、沉穩的聲音。我一直感覺到在我們所處的社會當中,聲音是我最關心的一個課題,因為我覺得聲音會直接影響到人的情緒。當身處的環境嘈雜、混亂,所有的聲音沒有秩序,都變成了污辱別人的聲音、責罵別人的聲音、打擊別人的聲音的時候,只會讓人感覺到慌亂。

這個時候,我一定要趕快逃掉。我逃到哪裡去?也許我會到山上靜靜地坐下來,去感覺風吹過樹葉的聲音。

平常我們覺得風吹過樹葉,不應該會有聲音,其實有的。像棕櫚樹、芭蕉樹的樹葉很大,風吹來會聽到「嘩嘩嘩」的聲音。樟樹的葉就小很多,可是風吹時還是會發出聲音——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就聽得到。

【靜聽松風】

南宋有位畫家名叫馬麟,他的父親:馬遠,也是一位名畫家。馬麟有一幅作品陳列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我從很年輕的時候就對這幅畫很有興趣。

這張畫非常漂亮,叫做「靜聽松風」。馬麟描畫一個穿著柔軟長袍、頭上戴著帽子的人,坐在一棵松樹底下。繪畫屬於視覺,當然我們不可能聽到聲音。

可是很奇怪的,凝視這幅畫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坐在松樹之下的那個人,他的眼睛半張半閉,好像正試圖將視覺轉成聽覺;有點像人們聽到最美好聲音的時候那種陶醉,會將眼睛半閉起來,不看任何的東西。他的帽帶被風吹飄起來,衣袖也飄揚著……連松樹上掛著的一些輕盈藤蔓,也被風吹飄起來。

這是一張透過視覺來表達聽覺感動的畫,它表達出:我們要安靜到一個程度,才能夠聽到風吹過松樹的聲音。

大家知道松樹是寒帶植物,葉子細細的像針一樣,所以被稱作松針。當風吹過松葉時,那個微細的聲音很不容易聽出來,可是這幅畫告訴我們,靜聽松風,一定要到最安靜的狀況,我們才聽得到風跟松的關係,聽到風入松的聲音,這是不得了的一個境界。所以真正聽覺的修養,並不只是外在客觀存在的事實,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心靈上如何能夠把所有的噪音沉澱、再沉澱,最後昇華出屬於很內在、心靈上的聲音。

我忽然想到古代的古琴曲譜中有一首就叫「風入松」,在用古琴彈這首曲子時,表現出的是非常安靜的聲音。還有鋼琴這個字的英文「piano」,原義就是「輕」;剛開始彈奏鋼琴時,大家常覺得在琴鍵上乒乒乓乓地敲打很過癮,不過最高明的演奏者,卻是能夠輕巧控制琴鍵,好像在跟你的心靈對話,那種輕、那種慢,才是彈奏中最難控制的部分。所以我想,不管是東方或者西方,同樣都在尋找心靈裡面最深處的聲音。

很多朋友都十分喜愛音樂,常能從音樂裡得到很多的感動,很多的陶醉。那麼也不妨思考一下,「音樂」,是不是一定是指某一個範圍裡的音樂?還是我們每一天不管打電話、跟朋友說早安、道再見的時候,其實都是「音樂」,都可以對人創造出美好的聽覺。

【超越「匠」的層次】

想要成為一位出色的音樂演奏家,必須接受許多的訓練。一個最好的鋼琴演奏者、一個最好的大提琴演奏者,可能要從四、五歲就開始接受技巧上的訓練,多年之後才能夠慢慢的成熟。不過,很多人接受過同樣的訓練,最後只能夠停留在所謂「匠」的程度。

最好的音樂家所帶給人們的感動,往往不是技術層面。有時候參加一場音樂會,我們會記得很久很久,會跟朋友一直提說,某一天我聽到某一個人演奏的大提琴,在我心裡面一直迴響不已。

孔子也說:「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他聽過一個歌聲可以繞樑三日,那個聲音是迴盪不去的,他認為這樣的聲音已經遠遠超過了匠的技術,而達到心靈的一個狀態。

藝術之所以如此艱深的原因,就是因為藝術家們必須從技術的部分提升到「美」的層次,如果沒有做到,通常就被認為是「匠」。什麼是匠?就是擁有技術的人被技術綁住了,無法真正超越,達到心靈的境界。所以在很多東方的故事當中,提到對樂教的重視、對聽覺之美的重視,並不純然講述音樂的技術,而有其他的啟發涵括在裡面。

【聆聽天籟】

有一個故事在中國古代音樂界流傳頗廣。一個人拜一位名師學習音樂,老師教導他演奏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各種不同的樂器,訓練他各式的演奏技巧。這位學生非常用功,技術也都學得非常好。三年期滿,學生覺得已經學會所有的技術,可以離開師門獨闖天地,到處去開演奏會表演了。

老師反而覺得不急,對學生說:「你再多待一點時間吧,再多學一學。」學生覺得這個老師似乎在阻礙他成名,更是不耐煩了。

有一天這個老師大概也看出了學生的心情,就跟他說:「好吧!我想你既然急著要出師,我就如你所願。可是你出師以前,應該去拜見一下我的老師。」

學生聽了很驚訝:「我跟老師在一起三年了,從來不知道你還有老師。」

這老師就笑了,跟他說:「我當然也有我的老師,我們去拜訪他之後,你就可以出師,自己開演奏會了。」

第二天,這對師徒開始爬山。學生在彎曲的山路上走得很辛苦,汗流浹背,兩腿都痠疼了,心想老師的老師怎麼住在這麼高的山上,真不容易找到。而在爬山的過程裡,老師有時候會停下來,聆聽瀑布的聲音、聆聽瀑布撞擊在石頭上那水的聲音、聆聽瀑布變成潭水迴繞的聲音,聆聽激流的聲音。他也聽到山裡草蟲的叫聲、風吹草動的聲音,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們會發現一座山裡面,有各類的聲音存在著。可是老師發現徒弟因為心中梗著一個很急迫的目的,只想趕快出師拿到文憑開演奏會,所以他聽不到這些聲音。老師一直提醒著學生:「你聽聽看瀑布的聲音,你聽聽看那草蟲的叫聲……」可是學生都聽不進去,他的心太急了!

在山路上走了好幾天,老師覺得這個學生的心還是靜不下來,他只好說:「好!你坐在這棵樹底下,我現在去向我的老師報告,說你來了,讓他準備一下,你再去拜見他。」之後老師就離開了。

這個學生坐在一棵松樹底下,左等右等,沒有任何人到來,心裡更加焦慮。整座山其實不斷地有聲音出現,可是他什麼都聽不見。等到心慌慌,他一直在問自己:「老師怎麼還不來?還不來?我是不是被老師騙了?為什麼一個人都沒出現……」

黃昏過去,夜晚降臨,滿天繁星出現,他繼續等下去;天破曉,微微的黎明光線從山頂透出亮光、朝日出現了,然後山裡面各種最細緻的聲音開始變化——然後他聽到了——他從來沒有想到山裡會有這麼豐富的聲音。

他開始很安靜的聽著聽著……他盤膝讓自己靜下來,像打坐一樣地冥想……他閉起眼睛,傾聽所有山裡面的聲音,忽然覺得好大的喜悅,甚至他覺得他能聽到一朵花每一個花瓣慢慢張開的聲音,好像別人從來聽不到的聲音他都聽到了!他感覺到一種水流花放的那種快樂,這個時候,他自己笑出來了。

然後他的老師出現,對他說:

「你終於看到我的老師了!對於一個音樂家、對於一個創作者、對於一個藝術家,我們真正的老師其實就是大自然!這種學習不是技術的學習,而是心靈的學習,只要你能夠在大自然裡,聽到無所不在的聲音。」

這個故事其實也就是最有名的哲學家莊子所說的「天籟」。他說:「人籟不如地籟,地籟不如天籟。」「籟」指的是一種原始的聲音。莊子認為人的聲音不如大地的聲音,大地的聲音又不如天的聲音。現在大家還常常將優美的歌聲比擬為天籟,我想歌唱者唯有體會到整個宇宙自然跟自己身體合而為一那種感動的時候,才能夠發出所謂的天籟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