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大為美?

古老的東方對「美」這個字,曾經有過比較深刻的思考,可是因為古老的文字在紀錄的時候非常地精簡,對於現代人來說,造成了一些理解上的困難。

譬如說美好的「美」,我們每個人都會寫這個漢字。《說文解字》這本書在精解漢字的定義時,常常使用將一個漢字結構拆開來的方法,點出這個字最早的來源。「羊大為美」,就是《說文解字》中對「美」這個字結構上的分析,和一個很簡短的定義。我們現在寫「美」這個字,也許不太會想到它上面是一個「羊」字,下面是一個「大」字。「羊大為美」,究竟是什麼意思?

《說文解字》解釋得這麼簡潔,使後人產生了很多的疑惑,也造成許多猜測。

近代因為美學的發展比較蓬勃,所以大家對文字學上「美」這個字的來源,也產生探討的興趣。日本一些漢學家就曾針對《說文解字》裡「羊大為美」這個字,提出一個蠻讓大家驚訝的看法,認為漢字裡面「美」這個字,是古老的人類從吃羊肉時味覺上所得到的一個感受、一種讚美,最後產生了「羊大為美」。這種說法目前在學術上當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可是有些地區研究中國美學或是漢字美學的學者,也並不完全贊成這種說法。

我們現在講到美,會說大自然很美、某一個人很美、覺得聽音樂很美、看畫很美,我們覺得這種美,跟吃羊肉的經驗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有人覺得「羊大為美」,從吃羊肉是一個美好的感覺,來做為美的起源,層次似乎有點太低了。吃羊肉的感覺,是比較低等的動物感官,好像跟聽音樂等等屬於精神層次的美的感受,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我們在這裡碰到了一個矛盾。

【美與「感官」有所連結】

我嘗試過跟關心這個問題的朋友們談一談。也許有時候我們在生活裡碰到對立的雙方,由於各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形成所謂的對立。而對立常常造成辯論,辯論常常變成各持己見,然後誰也不肯放棄自己的看法,有時候雙方就愈走愈遠。

我有一個習慣,是覺得「美」常常是一種和諧,不是「對」或「錯」,常常是在兩種相反對立面看到基本共同的東西。所以我也習慣用這樣的方法,將前面所提到看起來有一點對立的兩派學說,嘗試去做融合,或者成為彼此相輔相成的看法。

譬如我在想,「羊大為美」這個從《說文解字》得來的說法,如果確定是指:早期的人類吃羊肉,覺得羊很大羊很肥美,所以品嘗時感覺到味覺上的一種快樂,於是產生了「美」這個字。那麼說明一點有趣的事情就是:美是跟「感官」有關的。

什麼叫感官?不知道一般朋友有沒有習慣去分析自己的感官?

例如,視覺是一種感官——眼睛——透過眼睛所看到的這個視覺,是種感官。透過我們的耳朵聽到聲音,它是一個聽覺的感官;透過鼻子我們聞到不同的氣味,這個是嗅覺——嗅覺感官;當然還有剛才提過的味覺:經由口腔、舌頭、味蕾,我們嘗出各種的味道,這是味覺的感官;第五種,是遍佈皮膚內外所有對冷熱寒暖的感覺,甚至是痛——所謂的感覺,都是一種感官。

一般來說,五種感官是一起在活躍著的。而且,不只人類擁有五種感官,在動物的世界,五種感官也都是牠們蒐集外在所有訊息的五個通道。當某一個感官受傷的時候,我們會認為外在訊息的通道產生了障礙,所以會說成視障,聽障等等。

現在一般提到的美,大家都承認它跟「感覺」有關。

前面也曾經提過,美學課程在德國的原名是Esthetica,其實是指感覺學——研究感覺的學問。我們發現大部分對感覺學的研究,之所以在美學領域裡面探討最多,是因為這些感覺跟音樂、美術、藝術有關,所以動用到的感官通常是眼睛或者耳朵。

音樂,是用耳朵聽;看畫,是用眼睛看;可是接下來,有沒有一種藝術叫做嗅覺的藝術呢?我們的鼻子其實會聞到各種不同的氣味,有些人的嗅覺甚至敏銳到非常細膩的地步。有人嗅聞到某一種香水,就可以辨認出裡面加入了薰衣草或者迷迭香、或者又加入麝香等,嗅覺上的敏感幾乎像天才一樣,可是為什麼我們很少聽到嗅覺藝術?

所以也許現今關心到「羊大為美」這個名稱的來源,是不是真地跟人類的某一個感官有很大的關係——就是味覺。我們有沒有機會對自己非常敏感的味覺,做多一點的分析與整理呢?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很講究食物,在自己的料理當中,可以品嘗出非常豐富之味覺上的差異性。東方的食物也常常講究色香味俱全,味覺其實在其中佔有很大的部分;甚至所有的食物跟飲食料理,我們最後都要通過味覺來感受。

可是味覺究竟要帶給我們什麼?味覺可不可能是一種美的感受?

當我們有機會去分析味覺的時候,大概會忽然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是:為什麼在漢字當中談到跟「美」有關的字,常常會用到「品味」這個詞?我們說這個人穿衣服非常有品味……道個人家裡傢具擺設非常有品味……這個人聽音樂的時候品味極高……我們在品味裡發現「品」和「味」,的確都跟味覺有關,那麼味覺的重要性究竟在哪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