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較早的感官世界

在談到感覺系統時,我要特別指出古老漢字當中存在的「美」這個字。

《說文解字》分析「美」,說「羊大為美」。藉著「羊大為美」這種吃羊肉在味覺上的感受,我們找到了一個重要的系統——就是「味覺」跟「品味」之間的關係。

「品」這個字由三個口組成,的確是味覺上的一種反應;我想很多朋友也都知道,「品」還可以代表其他的意義。譬如在中國六朝時代,文學評論家鍾嶸寫了《詩品》,將詩作比較排列開來,評比陶淵明的詩為什麼好、某些人的詩境界為何更高、哪些詩作層級較低……於是採用「九品」來分等級,粗分成上品、中品、下品;上品當中再分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三品細分起來成為九品。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品」這個字,代表著一種境界、一種分類、一種選擇,也代表著一種秩序。

可是我們一直懷疑的是,為什麼要用「品」這個字?這個關於味覺相關的字,怎麼會用來形容詩的好壞?

同樣地,我們看到在東晉這段時期,有一位美學理論家謝赫,曾經寫過一本書叫《畫品》,很顯然地,他也將繪畫美術之等級,用「品」來分高下。文學,可以用「品」來分類;繪畫,也可以用「品」來分類。

在現實環境當中,人們還說:「這個人非常有人品。」「人品」這個詞,當然是道德上的分類,描述此人做人溫和善良,不會為非作歹。我們發現「品」在此處,並不是說某人吃東西特別講究,而是在道德上人品特別高。還有的形容說法,例如某某人家裡擺設的品味很好、誰誰誰穿衣服非常有品味等等,都是跟「美」有關的說法。

因此,對「品」這個字、「品味」這個詞與味覺之間的關係,我們就特別有興趣了。

我自己的思考是這樣的:在人類所有的五種感官當中,味覺會不會是萌芽得非常快,與人類文明很早就發生關係的一種感官世界?譬如說東方有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傳說有一位神叫做「神農氏」——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他可能不是神,其實只是傳說裡人類一個文明的階段。

那個階段裡,神農氏被形容成是一個人,他在曠野當中走來走去,看到很多植物在生長,他就嘗試著把各種植物都摘下來,不管是葉子、根莖、還是花的部分,都放在嘴巴裡去嘗一嘗,所以我們說「神農嘗百草」。他嘗試以後便進行各式各樣的紀錄,每一種不同的植物味道如何:辛、或者辣、或者甜、或者酸、或者苦、或者鹹,開始進行味覺的排列。

「神農嘗百草」這個故事,不管在神話裡面是不是一個準確的故事,它絕對說明了人類某一個成長的階段。

這個成長階段可能非常地漫長,可能是人類在最初期瞭解這個世界的一種方法,看到任何東西都放到嘴裡去嘗嘗看。有人可能很不幸剛好吃進有毒的植物,不幸死去了,在旁邊的人看到發生這樣不幸的事,會警惕自己和留下記憶:「這個東西是有毒的,我們不能吃。」

所以我相信人類很多的記憶,是從感官蒐集情報的過程裡,慢慢一步一步地累積,最後形成所謂的文明。

【口腔期的記憶】

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觀察過,很多幼兒在地上爬行時,常常習慣撿到什麼東西都放到嘴巴裡去。這樣的場面大家應該常見到,一個母親會非常驚惶地把孩子嘴裡的東西掏出來,說:「這個東西不能吃!」

這就說明幼兒會用味覺去嘗試很多的東西,然後形成記憶。也許在他其他的感官還沒有完全高度發展以前,味覺是蠻重要的一部分。當然我們成長為大人、或者已經文明到了一定的階段,就不會隨便把什麼東西都放到嘴裡去咬一咬,好嘗嘗它的味道了。所以其實味覺的這種記憶,味覺的這個感官,好像比較是屬於嬰兒或者兒童時期的感官。

一個長大、成熟的人,下判斷時常常運用視覺,用眼睛去看;運用觸覺,用手去捏一捏;甚至敲一敲,運用到聽覺。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買西瓜時想要知道它甜不甜、好不好吃、可是又不能夠嘗到它的時候,就會用手去拍一拍瓜,去感覺它夠不夠脆,就是用拍出來的聲音來判斷它是不是比較好吃的西瓜。在這時我們會發現,味覺跟其他的感官是不完全相同的。而當有時候無法完全直接用味覺去判斷的時候,人們會用其他的感官來代替。

同樣這也說明了:味覺有可能是人類非常早的一個感官記憶,而且曾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那個「神農嘗百草」的年代,味覺可能是比其他的感官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這個時候回顧「羊大為美」這個詞語,我們是從吃羊肉裡面感覺到味覺上一個快樂的記憶,引發出最後人類對美的判斷,也許我們就會發現兩者中間是有一個必然的邏輯。

我希望用這樣的方法,一步一步慢慢帶領大家一起進入一個非常豐富的感覺世界——其實也就是,美的世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