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不等同感受

美學系統希望經由理性、科學的方法,把美當成可以分析、可以解剖的學問,希望美不要停留在感覺狀態,只是一種朦朧的、心情上的陶醉。可是我們提到:美本身是一種感覺,一旦開始嚴格理性地分析這個感覺時,是不是已經破壞到美的本身了?

一個在春天無法專心上課,被窗外盛放繁花吸引過去的年輕人,他在看花的時候,是不是從一朵一朵盛放的花朵裡,感覺到他自己也是一個青春綻放的生命?他所感動到的東西究竟是什麼?這可是一個在教美學的老師——我——有能力去理解分析的?到目前為止,我都還得不到確切的答案。

我是不是應該打擾他,告訴他說:「你可不可以專心聽我講美學?」還是,我應該鼓勵他,去沉醉在他自己的視覺與花的直接對話裡?

【比知識還高】

當我們帶著孩子去觀賞一朵花的綻放時,可能教導他很多植物的知識,例如說這朵花叫做紫薇、它是紫色的、每一個花蒂有六個像星星一樣的尖角,每一個尖角會有一片紫色的花瓣伸展出來;它幾月會開花,在植物學裡的分類是什麼什麼。

當我們這樣跟孩子談話的時候,其實是在傳遞和分析知識,在植物學上為這朵花作科學的定位。也許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只要去翻開植物辭典或花卉辭典,就能尋著相關的知識:可是當一個孩子在還沒有受到很多知識跟教育之前,就會看一朵花看到發呆的狀態,我相信當時那種發呆的狀態,的確是屬於美學的,它並不是知識。

美並不是一種知識,美可能是比知識還要高,一種心靈上的感受。

只是也許近代為了讓教育變成可供證明的東西,我們不得不加以分析整理,演變成可以傳達的知識。朋友們能夠瞭解我的矛盾了吧!事實上,美學並不等於美;美的學問並不等於美的本身,美的知識也並不等於美的本身。我用再多的分析、再多的論證、再多的邏輯,都無法感受到夏夜的那一天,你猛然看到滿天繁星時心情上的激動跟複雜的變化。

我一直相信美學有它存在的理由,它的理性、它的分析,可以使美變成一個被研究的學科。可是我們也應該認清:

美有限制,美學有限制,美學無法真正取代美的本身。

【別為美打分數】

在長時期教授美學課程的過程裡,我自己有很多的反省和調整,也得到許多領悟。過去在課堂上放一首樂曲,譬如說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我們會研究這是什麼樣的交響曲,裡面包含了多少樂曲,最後的合唱是何種對位法,貝多芬在哪一年完成,他跟浪漫主義音樂之間的關係……師生之間查索很多很多的資料,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所有相關的知識都搜尋齊了。當美學考試時,有些學生可以得到高分,甚至接近滿分,他們能夠融合所有相關知識,作出詳盡的解答。

可是還是會有奇特的狀況發生。有一位學生在考卷上並沒有寫下太多答案,得到的分數較低。

可是我記得非常非常清楚,當我在課堂裡放出這首樂曲最後一個樂章,當所有人聲的合唱達到一個豐富狀態的時候,那位學生一言不發地坐著,淚水從他的眼睛裡流出來,滿臉都是淚水,他一點也不害怕別人看到他這個時候在音樂裡面得到了感動。

我不知道為什麼他無法在自己的考卷上寫出這種感動,他也無法回答。我的意思是說,美學課堂上,有一個能考到九十分的學生,可是我不能確定他在美的感受上,是不是拿得到同樣的高分?而美學課堂上,也有一個人可能只考了六十分,甚至更低的分數,可是我記得:他曾經在音樂裡熱淚盈眶。或許他的美學分數並不高,可是他在美的感受上,卻是一個高分的學生。

也許,美,根本無法被打分數。

在我們的生命裡充滿了必須被打分數、排名次的邏輯與分析,可是只有美這個領域,也許是使我們逃開了現實世界裡所有的排名次跟打分數吧!我還是覺得,我希望有一天帶很多的青年朋友在夏天的夜晚,到海邊看滿天的繁星;或者在春天,去看滿山盛放的花朵……。

那個時候,我們都不要為美打分數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