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的來源

現代學科裡,設有一個學科被稱為「美學」。依照我的瞭解,現在大學裡可能會設立「美學」這門課程的,首先是哲學系;第二是美術系、或者跟藝術相關的某些科系;新聞或者傳播的科系裡,也有設美學課程的例子。事實上,不同科系所教授的美學課程,內容約略不同。

美學在哲學的系統裡是蠻重要的一環,因為美是一種判斷,美是研究我們生命裡面所有複雜感覺的一個學科。對於學美術學藝術的朋友來講,不論畫畫、作曲、演奏樂器、寫詩等,都很可能牽涉到審美觀,所以美學課有其必要。至於在大眾傳播或者新聞科系裡上美學課,當然是覺得傳播這個學科,負有對大眾教育的責任,所以也試圖把審美觀放進去。

我自己在大學裡開過美學課程,也剛好曾跨足哲學系、大眾傳播系、及美術系三個不同的領域,當時自己備課時,也感覺到面對不同的科系談「美」這個字的時候,會有一些不同的傾向和態度。

【整理我們的感覺】

「美學」這個名詞,其實是透過日文翻譯出來的漢字。

大概在十八世紀左右,德國哲學界有一個系統,希望能夠整理人類身體裡所有面對感覺的一種學問。因為,感覺如果一直停留在一種曖昧不清、不夠邏輯、不夠理性的狀態,就無法被納入科學。所以當時德國的哲學界,希望能夠針對「感覺」作一些研究、探討。例如最早開創美學的人物波卡頓(Alexander Baumgarten,1714—1762),以及後來知名度很高的康德(Immamuel Kant,1724—1804)等,都在哲學的領域裡做過很多「什麼是感覺」的探討。

這個學科原來的德文源自拉丁語系,稱作Esthetica,直接翻譯過來的意義應該是「感覺學」,也就是說把一種科學整理出來,用來研究我們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及觸覺到底是什麼,這樣的一門學科我們叫做「感覺學」。這門學科傳到日本以後,日本人翻譯成漢字,就定名為「美學」。

【為什麼用「美」來替代「感覺」?】

因為,不論是聽音樂、看繪畫,都是在動用我們的感官。看到一張畫覺得很美,是因為視覺上喜歡這張畫裡的色彩、線條,或者造型。由此可以大概瞭解到「美」,是我們感覺裡被人類判斷認為是舒服的、美好的,這樣的感覺我們把它保留了下來。美學所研究的範圍不只是藝術,當然也包含了在大自然當中,我們可能看到的美和醜。

例如談到所謂音樂,是說這些聲音找到了和諧、找到了秩序,我們的聽覺系統接收到時,感覺到有一種情緒上的安靜、祥和、舒暢,這個時候我們稱它為音樂,因為它是美好的聲音。可是如果我們走在街頭,聽到一些高音貝的聲音、吵架的聲音、一些衝突、沒有秩序的聲音,我們就說它是噪音,所以噪音就是不美好的、還沒有找到秩序的聲音。

我們就瞭解到,美學的研究,是希望能夠經由科學的方法,對人類的感覺、感官做非常細密的研究,也希望經過這樣細密的研究以後,人類能夠多瞭解自己的感覺世界、自己的感官世界。這樣一來,感覺,不只是停留在一種有一點神秘、有一點直覺的曖昧狀態,就像我前面提到,看到滿天繁星那種身體上的感受使你熱淚盈眶,可是你卻說不出來、說不清楚自己的感覺。

我想德國人希望在哲學裡面找到一個非常理性的思考過程,能夠把這種說不清楚的東西稍微整理出秩序,那麼這樣的學科,也就成為現在大學裡所說的「美學」這個字一個最早的來源。

【美學的難題】

美學實在還是一門年輕的學問,不過才發展幾百年的歷史。而美學,是不是真的幫助我們把感覺學整理出來?把我們的感覺,整理得清清楚楚了?我想,當然還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我自己有一個經驗。

在大學裡教授美學課程頗有些時日,我已界定了教學內容,希望一位大學生修習美學學分時,受到基本的訓練,像波卡頓、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康德這些人的理論都會涵括進去。有趣的事情發生了:當我在課堂上講述這些可能聽起來蠻理性、甚至有一點枯燥無味的美學內容時,就在教室的窗外,有一大片的繁花盛放著。

我發現學生沒有辦法專心聽我講課,他們常常轉頭過去,貪看外面從空中一朵一朵緩緩飄落下來的花朵。那時我矛盾極了,我是不是應該將沉醉中的學生叫醒,說:

「你不要看外面的落花,你應該聽我講美學。」

美學是一種分析、是一種理性,可是我相信這些學生此刻分心了,因為他的視覺陶醉在觀賞春天那一大片盛放的花朵。他們在花裡,究竟看到了什麼?春天盛放的花朵中,有哪些部分比我所談及的美學更吸引他們呢?我想,這也許就是美學的矛盾所在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