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小鎮文化

在生活美學「住」的最後一部分,我希望能夠提醒大家不要只是關心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一個人的生活空間,絕對不應該小到只有二十坪、三十坪,只是自己的家。當你把門推開以後,門外面的世界也都是我們居住的空間。

我特別希望大家能夠開始回憶自己去過的小鎮、一些小城市小鄉村,甚至是大都會,它們到底留給我們什麼記憶。

可能很多人去過紐約、倫敦、羅馬、東京、上海,我們稱做「大都會」。大都會的人口都超過四、五百萬以上,巴黎、上海可能已經超過一千萬人。會有這麼多人密集生活在一個城市當中,絕對是工商業發達以後產生的現象。

大家聽過一句話吧,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意思是大概距離現在兩千年以前,羅馬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約有一百萬人口。為什麼條條大路都要通到羅馬,當然是要解決這個大城市的交通問題。

羅馬最有名的古代建築之一,就是競技場,約建於公元一世紀左右。我一直認為羅馬競技場是人類第一個巨蛋,因為它是圓形建築,只有圓形建築才可能讓不同的人同時從不同的門進出,有效解決建築物周邊的空間環境問題。

大家下次有機會注意一下這座競技場,不管是去現場或者看圖片:建築物有三層,最底層設計許多的拱門,約有四、五十扇。

羅馬時代這個競技場常常有很多活動,譬如說人獸搏鬥或武士間的競技,可以容納的觀眾人數是多少?我想大家知道也許會蠻驚訝的,全部可以容納五萬人。大家想想看,今天不管在台北或高雄,恐怕都還沒有一個建築物可以放進五萬人。競技場的底層之所以設計這麼多的拱門,是要讓五萬人分別從四、五十個不同的門進出,所以每一扇門平均分擔了進出場人數,不會擠在一起。表演活動開始前的十分鐘左右,我們叫做「尖峰時間」,大部分人都會在那個時刻進場;如果建築空間沒有考慮到對尖峰時間的控制跟設計的話,同時到達的人士會立刻壅塞在入口處。

最近有一個朋友去勘察一個新蓋好的表演場所,設在大樓內的十一樓。我特別強調在十一樓,表示爬樓梯很耗時,大家必須搭乘電梯。可是這個容納一千人左右的表演場所,只配備一部容量五人的小電梯。所以我的朋友勘察時便計算著,如果晚上七點開演前同時有一千人要進場,大家排隊等待電梯上樓的話,電梯要上上下下多少次?但是如果不做計算,所有人就等在那裡,無法改善情況。

所以我想這裡面就牽涉到居住的空間品質,不只是自己的居家,也包含著我們所生活在這個都市當中,是如何設計規劃一切的。剛才提到的大都會,英文所謂Metropolitan,例如今天的東京,去過的朋友一定對尖峰時間東京捷運的擁擠印象深刻。大都會必須要用空間規劃的方法紓解所有的人潮,否則這個城市一定會發生問題。

我覺得高雄和台北人口眾多,也可以稱做大都會了,可是它們周邊所有的設施、都市的規劃,有沒有配合大都會的設計?

譬如說這兩個城市過去在沒有捷運的狀況下,並未設計出便利快速的大眾交通系統,於是人、車根本沒有辦法移動,塞車苦不堪言。所以現在很多大城市非常重視都市規劃,如果沒有完善的都市規劃,即使個人的家弄得很漂亮,也還是有所缺憾。

在這個單元裡,我們第一個強調先把自己的家整理好,你願意回家,你有一個美好溫暖的家。

第二項談到,你能夠從自己的家擴大到對社區的關心,所以社區裡面垃圾不會亂倒,有比較好的自然環境,鄰里之間互動熱絡,這才是一個人性的空間。

在最後「住」的這一部分,我們希望觀點能夠擴大到一個大都市,我們跟這個都市都有息息相關的感情在裡面,並非只是把這麼多人放在一起,最後大家在這個都市裡都變得彼此陌生,甚至彼此憎恨。

我用到「憎恨」,也許有人會覺得話說「重」了一點,可是我的意思是,我發現在很多的大都市裡,人跟人是彼此害怕的。

七○年代我要去紐約前,朋友一一警告我說,傍晚四、五點以後就不要走在街上,因為一定有人會來搶劫。還沒到那個城市,我得到的所有資訊都已經是恐懼的、害怕的;結果到了紐約以後,走在任何一個地方,看到任何一個人,我都心生防範,擔心這個人會不會來搶劫。

雖然這種感覺讓我很不舒服,可是我沒有辦法,因為大都市好像已經構成了人跟人之間一種排斥現象。如果是這樣的狀況,你即使把家弄好了、社區弄好了,最後都市的居住品質也提升不起來。所以我特別希望在居住環境的品質裡,大家能夠體認到居住環境最後的目的,是為我們締造一個美好的城市。

【現代化的迷思】

我們提到了城市、鄉村、和小鎮,好像過去我們對於這三者之間的區別,分得蠻清楚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這幾年在台灣旅行時,會覺得好像鄉村失去了鄉村的寧靜、小鎮失去了小鎮的素樸。所有的鄉村跟小鎮都急切地向大都市學習:弄滿霓虹燈,蓋起一棟一棟的樓房,人口變得很擁擠,最後好像整個的島嶼呈現出無人關心居住品質的現象。

我相信很多朋友去過歐洲、日本。日本有大都會東京、甚至大阪,你要玩最熱鬧的東西、看最現代化的建築,東京、大阪都有;可是我們不要忘記在東京、大阪的周邊,只要大概新幹線一個小時車程內,就可以到達幽靜的小鎮。

我常常跟朋友提說很喜歡大阪,飛機場的建築有特色又現代化,方便的捷運系統可以立刻載客到京都。我也很喜歡京都,這個古都擁有非常傳統、同時是在大化革新時從中國唐代學去的日本文化,所以有時候在中國大陸已經感受不到的唐代美學,反而在日本的京都感覺得到。京都就在大阪的旁邊,卻可以完全不去學大阪的現代化。

我的意思是,「現代化」三個字,會不會變成我們的迷信?

如果我們的小鎮,像美濃或鹿港,都急切地想要現代化,我不知道美濃最後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或者鹿港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當我走在京都街頭,感受到那些古老的建築、寺廟被保護得這麼好,你可以看到一些木頭牌子上用書法寫下來的警語,告訴你已經靠近清水寺,清水寺是一個多少年的古蹟,所以在幾百公尺以外,你就不許抽煙了……保護古蹟可以仔細到這種程度。所以走在京都,永遠感覺到一種文化的品質;你也感覺到這個現代化、講究科技、速度的日本,它有一個穩定的文化力量存在著,是在京都。所以大阪跟京都,相距不到一個小時的火車車程,呈現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城市風格。

同時我也喜歡從京都再搭車到奈良,大概半小時左右就到了。奈良是一個更古老的城市,日本聖武天皇接受當時中國鑒真和尚傳律受戒,就是在奈良,所以奈良還留下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寺廟,叫做唐昭提寺,是當時的鑒真大師帶著弟子完成的寺廟,非常幽靜。

這樣一個小小的鎮,有這麼美好的古老文化在裡面。當我帶著川端康成的小說《古都》走在奈良、京都街頭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文學豐富的美,因為這些古老的小鎮沒有被破壞掉。在這樣的小鎮當中,人們被鼓勵著用非常傳統的方式生活著。

如果去過京都的朋友可能會記得一些花間小路,非常漂亮的小街。

小街上有些店舖,有賣紙雨傘的、旁邊是五金的打鐵舖、再旁邊在賣扇子、然後是賣日本草蓆掛簾的店,每一間小店都擁有傳統的手工藝。若是一家一家逛大概可以看一整天,所以那裡現在變成非常重要的觀光景點。

可是真正的觀光是對文化的認識——我們去了一個小鎮、去了一個小鎮的老街,然後在這個老街上可以看到傳統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用最傳統方式做出來的那把紙雨傘,價格可以賣到很貴,下雨時我也不會拿來使用,我會把它放在一個牆角,變成我家裡非常美的收藏品。其實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傳統手工業可以在現代工業社會裡繼續存在著,並未被淘汰。

我覺得在某一段時間,由於迷信現代化,大家把居住環境裡很多品質完好的老東西全部都破壞了。

大概在七○年代,有一次我跟朋友去鹿港,看到鹿港家家戶戶都在蓋新房子。當然這反映出經濟的富裕,所以一方面很為他們高興;可是也一則以憂,因為你看到原來蓋房子的優質老檜木木料被拆掉、被任意的糟蹋,原本的中庭、天井全部被破壞了,然後蓋起一些粗糙的三或四層樓的販厝,其實那是居住環境品質的惡質化。

同時我們也看到每一家開始流行買沙發。當時從西方學來的沙發技術不夠好,內裡塞得是不好的木料和稻草,價錢卻很貴。大家買進了沙發沒有地方放,客廳裡面就有些東西要丟掉,丟掉的是什麼?都是最好的紅木、花梨木雕花桌椅、八仙桌,就丟在街上。我一位朋友那時就常常對別人說:

「一百塊給你,你幫我運回家好不好?」

於是將這些被丟棄的桌椅全部收藏起來。現在看來他是有遠見的人,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