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美學與人文品味

有一句古老諺語,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所謂「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這好像是一個古老的教訓,每個人把自己門前的雪掃乾淨就好了,不要多管他人屋瓦上的霜。如果我們今天不管是生活在大城市或者小市鎮,每一個人都各掃各的門前雪,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我舉一個例子,現在居住環境裡很大的一個難題就是垃圾的處理,如果按照這個諺語,我們把垃圾都掃到別人家門口去,只要自己門口乾淨就好,這個城市會變得十分可怕。所以我相信現在對於居住環境品質的認知,其實包含的不只是自己住家環境的處理而已;但是當然住家環境的處理是一個基礎,接著可以將其擴大。

所以在住的這個部分,生活美學希望能夠提升個人對自己住家環境的重視,就是你的房子不再只是一個房子,是一個家,是你願意回去的地方。裡面除了硬體空間以外,有你自己精心選擇的傢具;這個房子的空間是你特別為自己或者家人安排的,也保有公共溝通的一些地方,這樣你的房子就是有人性的空間,而不只是一個硬體。

曾經去過一個有錢人的家,那房子非常非常的大。可能是我住屋的一百倍,可是在那驚人的空間裡,卻很冷,然後你也覺得住在裡面的主人可能不快樂,因為這棟花很多錢買來的豪宅,並沒有變成人性的空間,你發現這個空間當中,人跟人不來往,人跟人也不溝通。

因為房子大,每個家人都有自己的房間,裡面配備高級的音響跟電視。我問這個朋友:

「你家怎麼沒有公共空間,屬於大家可以一起吃晚飯的地方?」

他就帶我去看那很豪華、吊著水晶燈、餐桌可以坐下二十多人的大餐廳。但是他跟我說沒有人會在這個桌子用餐,除非偶而開個Party。參加的朋友,也是匆匆來匆匆去。

我覺得他這個家,其實需要一個家人聚在一起的空間,否則家人變成這麼冷漠,就算房子再大再昂貴,最後也沒有心靈溝通的地方了。

我一再強調,房子變成家,是裡面有了人性的溫暖,那才叫做「家」,不然它就只是一個房子。一個房子就算非常昂貴,若是裡面沒有人住進去的溫暖,它就失去家的意義,我們也不會愛上它的。

【美是幸福跟快樂】

也許大家都讀過一本書叫做《小王子》,書裡面描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孩看見一個房子很漂亮,回來就跟他爸爸說,那個房子很漂亮,前面有一個小小的花園,牆上都是藤蔓,七月的時候會有很多薔薇花爬滿整個窗台上,進屋以後房間裡面有什麼樣的傢具,然後人圍坐在壁爐前面,火光非常的溫暖。他敘述了好長好長,跟他父親講這個房子多美多美,然後他父親很不耐煩的打斷他說:

「你告訴我,這個房子到底有值多少錢?」

很多人都被《小王子》這本書所感動,因為它對比出大人的價格世界跟孩子的美麗世界。

美並不是價格,你沒有辦法在美上面標示出它多昂貴,美是無價的。美也是你生命裡面的幸福跟快樂,我很難跟你解釋我的幸福能賣多少錢,如果幸福可以論兩論斤賣的話,就不是幸福了。

我相信家的溫暖也是如此,有一天如果現代人的生活已經忙碌、匆忙、冷漠到親子關係都不怎麼親密了,相信那個時候我們會覺得住進再昂貴的房子,都是巨大的遺憾,因為房子、家,應該是全家人的心靈空間。這是我們談到住的美學的第一步,可是同時我們也希望有朋友們今天已經經營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家,然後有機會邀請朋友來感覺到你們家的溫暖,也把這樣住的美學推廣出去,最後會變成一個社區的精神。

曾經有一些學建築的朋友,在多年前感受到台灣因為在工業化之後,人際關係越來越冷漠的狀況,他們就做了一個嘗試。

他們以建築工作室的名義發函給某一個都市一條街上的每一個家庭,大意是過一個月就是中秋節,你準備如何度過呢?是跟家人在一起嗎?你願不願意跟這個社區的人一起過中秋節?他們設計了活動,到警察局登記,那個晚上把這條街封起來,掛上很多工作室製作的紙燈籠,滿桌零食擺在樹底下,然後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過中秋節,把你自家的月餅、菜帶出來,跟你的社區鄰居一起來慶祝。

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活動,我在現場非常感動,我覺得雖然這件事情在今天台灣或許大家覺得還是很難推行,可是這種情況表示大家已經共同愛上這個居住環境了。也許社區中有獨居的老人,原本是落寞地獨過中秋,可是活動之後他會覺得整個社會是他的家、整個社區是他的家,這個時候我們的居住美學才會有可能真正地提升、真正地改善。

在生活美學裡談到跟我們息息相關的居住問題,應該如何經營一個有人性空間的家,如何與周遭環境的人產生人際之間的互動。這樣的課題可能已經不是建築專業人士的職責而已,更包含著每一個使用空間的人,怎麼去認識自己跟空間之間的相互關係。

二、三十年前台灣的經濟剛剛起飛,很多人開始從農村人口變成工業人口,從小市鎮轉移到比較大的城市居住的時候,城市的建築是非常興盛的,我想那個時候的房地產業,從世俗的角度來說大概是好好地撈了一筆。可是這句話也許蠻讓人傷心的,因為對講究居住品質的人來說,我相信土地、房屋都不應該是好好撈一筆的問題。

以前的房屋廣告除了訴求方便性之外,也會告訴你說房子的增值率會多高。

我記得那時我搬到一條河的旁邊,決定要住下來作為我以後的家、我自己的工作室時,就有朋友說:

「你這個地方是台北近郊最沒有發展的地區,增值率最低,既然房子不容易增值,為何要買下來呢?」

當然朋友是好意規勸,可是我心裡的想法是:如果我要經營一個家,我永遠要住在這裡,那麼增值或不增值有何意義?所以我想如果我們買房子時的考量,不是把它當成家,不是要經營出一個人性的空間,只是想有一天我賣掉後可以賺到錢,這樣的目的跟動機是完全不同的。

會不會在某一段時期,我們所有的居住環境都被誤導到買房子就是為了要增值、要保值,才會讓這個社會出現這麼多醜陋的社區、這麼多醜陋的房子,最後連去除都去除不掉。

許多外國友人到台灣會反映:

「你們的城市怎麼一點風格都沒有?」

我想這句話其實讓從事美學的人心中有點難過,就是我們的城市是不美的、我們的建築是不美的。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早些年台灣很多販厝的騎樓式建築,大概三到四樓高。它並沒有蓋完,水泥頂樓是平的,上面還有四根柱子,連鋼筋都露出來,表示說未來還要繼續蓋上去,所以你會覺得整個城市是沒有完成的狀態。

這幾年稍微好一點,都市規劃各方面也開始有了法規的限定,譬如建蔽率。

建蔽率就是一個房子跟另外一個房子之間留出適當的空間,建蔽率讓我們留有一點點生活空間,人不會被壓擠到心靈和生理都出現問題,因為當空間的距離不夠時,人際之間的磨擦會變得很容易,心裡的焦慮跟煩躁都隨之發生。

所以我們沒辦法解釋為什麼當一個社會富有之後,躁鬱病人反而多了很多倍,是不是這個居住環境本身根本沒有給你好的品質?我們在房子修建之初,沒考慮到周邊車子流量的問題,沒考慮到所有空間跟這個實體之間配置的問題,沒考慮到外面的高速公路或馬路的噪音該如何隔音的問題,所有視覺跟聽覺上的煩躁感,日復一日地累積,最後就要爆發出精神病了。

古人說過「飲鴆止渴」,就是你很渴想要喝水,結果別人給你的是有毒的水。

例如今天我是一個無殼蝸牛,想要草草率率趕快買一間房子。大概在七○年代以後,台灣就有很多房子是非常草率地蓋起來,大家一定還記得所謂的海砂屋、輻射鋼筋,建商使用了不適合建築的材料來蓋房子,對人體發生許多的危害。房地產業中人性道德如此淪喪,可以為了賺錢把我們的居住環境破壞到這等地步。如果在這種狀況裡,我們怎麼談美?怎麼讓自己覺得一個房子可能會跟你有一生的關係?還想在其中結婚、生子,讓下一代繼續住下去。

【希望安居樂業】

這些年來,全世界都呼籲要保護古蹟。我覺得不只是台灣,全世界的古蹟都說明了一件事:過去人類在蓋房子時的心態,是希望這個房子能夠維持好幾代安居樂業。

像桃園新屋鄉范姜家族的百年古厝,你可以看到從渡海到台灣之後,這個家族長時間居住在這間古厝裡,所以他們在建築材料的選擇、空間的經營上,都以人做最大的考量,因為他們不是為了賣房子,是為了人、為自己的家族、為自己的後代,打下百年的根基。所以這些房子如果能夠保留下來,會是建築上很好的一課,讓我們知道以前人是在什麼樣的心情下建築房子,而我們今天的草率、隨意,最後對人會產生多麼大的傷害。

我想這些部分可能是我們在談居住品質、居住美學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